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汇在外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重中之重。双重编码理论强调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的关联,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强化词汇记忆。本论文将双重代码理论应用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之中,探讨双重代码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双重编码;词汇教学;非语言因素
一、引言
词汇与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密切相关。语言学家Wilkis(1972)指出,如果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表达,但是如果没有单词,那么就什么也表达不了。可见,词汇在外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初中阶段是学生奠定英语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语法、词汇、语音、话题、功能等知识。在这五方面来讲,词汇学习是最为基础的。因此,初中应该更加重视词汇教学,双重编码理论对词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强化词汇记忆。
二、双重编码理论
基于认知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最早是由Allan Paivio(1971)提出的。Paivio指出人的认知系统包括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语言系统是以语言作为代码,用来记忆和存储语言信息。非语言系统是把意象系统作为代码,信息的存储以整体形式存在的。双重代码理论认为,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既可以单独发挥作用,又可以相互产生影响。
語言学习过程需要一定的信息处理,双重代码理论认为信息处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心理表征的激活和联系过程。Paivio指出了三种不同的信息加工类型:①表征过程:直接激活言语的或非言语的表征。②参照过程:一种间接过程,因为它是两个系统的互相激活作用。也就是利用言语系统激活非言语系统或利用非言语系统激活言语系统。例如,当学生看到apple这个单词立马回想起实际生活中的苹果。③联想过程:在同一个语言或者是非语言系统的内部其他相关信息的扩散激活。比如,当看到apple这个词时,就会联想到orange、strawberry等其他水果的词。在信息处理中,这三种加工类型可能只需要其中一种、两种或者三种。
三、双重编码与词汇学习
双重编码理论表示,信息的呈现应该在非语言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呈现。根据双重编码理论,在教授词汇的时候,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代价注意非语言因素。然而,大多数老师只是专注于言语因素。在教单词期间,教师可以将单词与不同的形象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或剧集,而对于抽象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它们与给定的场景连接起来。然后语言学习者学习将这些单词与特定场景相结合。教师将言语因素与非语言因素结合起来,这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基于双重编码理论词汇教学新模式的课堂运用
1.准备阶段
在课前,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课堂上所需要的图片、插画、音频或视频。依据双重代码理论,老师同时使用言语刺激和非言语刺激,尤其重点使用非言语指示和关联处理。针对新学词汇,老师可以直接使用图片或实物。老同时,老师也可以从一些受欢迎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新单词的材料。例如,如果教师要讲关于magic的单词,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从《哈利波特》一系列电影中节选的片段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们就会对这些单词有更深的印象。
2.训练阶段
首先,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新单词的一些图像,并将这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单词的一种习惯。对于不同类型的单词,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当呈现一些具体的单词时,如plane,train,老师可以直接给学生呈现相关图片。当学生看到呈现出的图片立马就能想到相应的意思。结合着图片,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些词汇,同时也更容易记住这些词汇。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词,如stomachache,headache,老师可以结合相关短语,把这些单词放到具体情境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图像,同时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情境的图片,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单词有了更深的印象,也更容易将它记下来。
此外,非言语的意象表征除了视觉效果,还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所以这种联想是无所不在的。如学习与smell相关的词汇时。老师可以带来一些实物道具,如香水、醋等,让学生借助各种器官真实感受到不同单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这样对于促进学生长时记忆单词也更有效果。
3.巩固阶段
当学生学习了新的词汇后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双重编码理论强调关联。老师要跟学生讲明白如何利用非言语系统激活语言系统,以及言语系统或非言语系统内部的激活表征。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情境记忆词汇,让学生自己在脑中表征相关词汇。老师还应该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短语和句子,让学生学会在情境中运用词汇。
五、结论
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词汇教学方法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改善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运用图像等非语言因素的东西来帮助他们记忆单词。同时,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词汇教学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这种方法让词汇教学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丽敏.基于双重代码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新模式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1).
[2]Buzan,T.
关键词:双重编码;词汇教学;非语言因素
一、引言
词汇与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密切相关。语言学家Wilkis(1972)指出,如果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表达,但是如果没有单词,那么就什么也表达不了。可见,词汇在外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初中阶段是学生奠定英语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语法、词汇、语音、话题、功能等知识。在这五方面来讲,词汇学习是最为基础的。因此,初中应该更加重视词汇教学,双重编码理论对词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强化词汇记忆。
二、双重编码理论
基于认知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最早是由Allan Paivio(1971)提出的。Paivio指出人的认知系统包括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语言系统是以语言作为代码,用来记忆和存储语言信息。非语言系统是把意象系统作为代码,信息的存储以整体形式存在的。双重代码理论认为,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既可以单独发挥作用,又可以相互产生影响。
語言学习过程需要一定的信息处理,双重代码理论认为信息处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心理表征的激活和联系过程。Paivio指出了三种不同的信息加工类型:①表征过程:直接激活言语的或非言语的表征。②参照过程:一种间接过程,因为它是两个系统的互相激活作用。也就是利用言语系统激活非言语系统或利用非言语系统激活言语系统。例如,当学生看到apple这个单词立马回想起实际生活中的苹果。③联想过程:在同一个语言或者是非语言系统的内部其他相关信息的扩散激活。比如,当看到apple这个词时,就会联想到orange、strawberry等其他水果的词。在信息处理中,这三种加工类型可能只需要其中一种、两种或者三种。
三、双重编码与词汇学习
双重编码理论表示,信息的呈现应该在非语言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呈现。根据双重编码理论,在教授词汇的时候,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代价注意非语言因素。然而,大多数老师只是专注于言语因素。在教单词期间,教师可以将单词与不同的形象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或剧集,而对于抽象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它们与给定的场景连接起来。然后语言学习者学习将这些单词与特定场景相结合。教师将言语因素与非语言因素结合起来,这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基于双重编码理论词汇教学新模式的课堂运用
1.准备阶段
在课前,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课堂上所需要的图片、插画、音频或视频。依据双重代码理论,老师同时使用言语刺激和非言语刺激,尤其重点使用非言语指示和关联处理。针对新学词汇,老师可以直接使用图片或实物。老同时,老师也可以从一些受欢迎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新单词的材料。例如,如果教师要讲关于magic的单词,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从《哈利波特》一系列电影中节选的片段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们就会对这些单词有更深的印象。
2.训练阶段
首先,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新单词的一些图像,并将这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单词的一种习惯。对于不同类型的单词,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当呈现一些具体的单词时,如plane,train,老师可以直接给学生呈现相关图片。当学生看到呈现出的图片立马就能想到相应的意思。结合着图片,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些词汇,同时也更容易记住这些词汇。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词,如stomachache,headache,老师可以结合相关短语,把这些单词放到具体情境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图像,同时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情境的图片,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单词有了更深的印象,也更容易将它记下来。
此外,非言语的意象表征除了视觉效果,还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所以这种联想是无所不在的。如学习与smell相关的词汇时。老师可以带来一些实物道具,如香水、醋等,让学生借助各种器官真实感受到不同单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这样对于促进学生长时记忆单词也更有效果。
3.巩固阶段
当学生学习了新的词汇后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双重编码理论强调关联。老师要跟学生讲明白如何利用非言语系统激活语言系统,以及言语系统或非言语系统内部的激活表征。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情境记忆词汇,让学生自己在脑中表征相关词汇。老师还应该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短语和句子,让学生学会在情境中运用词汇。
五、结论
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词汇教学方法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改善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运用图像等非语言因素的东西来帮助他们记忆单词。同时,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词汇教学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这种方法让词汇教学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丽敏.基于双重代码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新模式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1).
[2]Buz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