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5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3436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1982-2015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982-1998年和1999-2015年2个时期,内蒙古草地实际NPP(ANPP)增长速率分别为1.08和1.36g C? m-2 ? a-1,草地以恢复为主,2个时期草地恢复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1.6%和76.3%;草地退化面积有增加趋势,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草地的影响不同.2个时期气候变化对草地恢复贡献率分别为79.3%和94.1%,气候变化是草地恢复的主要因素,其中,ANPP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表明降水是影响草地恢复的主要气候因子.2个时期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3.3%和87.8%,说明人类活动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地恢复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活动诸如放牧数量、耕地面积和造林面积的增加,加速了草地退化.
其他文献
干旱是影响荒漠区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以多年生强旱生半灌木华北驼绒藜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0、100、200、300和400g·L-1PEG6000)下,种子大小及苞片有
研究糙隐子草株高、丛幅等11个性状指标对不同强度放牧(不放牧;5、7月两次放牧;全生长季5次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以不放牧为对照,经过连续5年的放牧处理,糙隐子草的生殖枝数
草地利用移动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退化,是草地放牧生态学领域兴起的主导性学说.在我国,草地利用移动性的丧失不仅是政策变化导致的,更是众多自然和社会因素叠加演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