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用工拉锯战折射产业升级之难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之后,各地“用工荒”再度如期而至,东西部用工拉锯战再启。一方面是东部、南部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人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是中部、西部企业用工需求扩大,农民工开始“回流”。河南、重庆等传统劳动转移大省,不仅省内转移超过省外,而且转移就业差额进一步扩大。
  正因为争夺的是同一批劳动力,所以才出现了“用工荒”、“招聘难”。争夺同一批劳动力,又说明东部、南部的企业与中部、西部企业还处于同一竞争水平。虽然中部、西部在产业链方面还不如东部、南部完善,但中部、西部在用地成本、生活成本甚至是环境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足以抵消东部、南部的产业链优势,因此,不同地区之间的用工待遇不断拉近,而中部、西部离家更近、生活成本更低的优势,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就近择业。
  高端人才总是稀缺的,如果东西部的用工拉锯战是围绕高端人才展开,那就真的是可喜可贺,证明我国的产业升级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遗憾的是,东西部的用工拉锯战却主要是围绕“农民工”展开,这反而证明我国的产业升级还没有真正上路,承接产业转移在很大程度上也还是一句空话,只不过是中部、西部在简单重复东部、南部的发展旧路,整个社会依然在重复建设,将带来更大的产业过剩危机。
  面对“用工荒”的拉锯战,更多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他们评价并不高的90后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年轻人固然有“看世界”的愿望,但他们暂时还不需要养家糊口,所以诉求不仅限于赚钱,也会考虑工作之余的文化娱乐生活,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对工作更加“挑剔”。一方面,要满足90后的“挑剔”,用工企业必然要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能实现梦想的90后也必然会回乡,所以这种方式也不是长远之计。
  产业升级说易行难。现代生产升级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意识中比较优势的禀赋论,主张产业升级是要素相对价格变化的自然演进结果;另一种是策略性贸易理论,主张通过政策主张培育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欧美等自由贸易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基本上是自然演进的结果,而日韩等后起之秀而更多的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培育之下升级的。
  面对已经持续了近10年的“用工荒”,东部、南部的企业为何不主动选择产业升级呢?对企业来说,世界工厂的“中国模式”奠定了世界市场低端制造业的规模效应以及国内发展不均衡的梯度效应,让传统路径还有钱可赚,故没有主动升级的动力。对政府来说,由于缺乏长期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培育,而又对保持经济增长压力较大,现在“腾笼换鸟”,“腾笼”倒是比较容易,但“换鸟”却很难,故而产业升级也就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
  产业升级是产业形态的变化,也是社会配套建设及时跟进的动态适应过程,更是人才的升级换代。“钱学森之问”不能根本解决,人才的升级换代就是一句空话,创业就难以升级,产业也就升级缓慢。户籍、教育、医疗、房价、生活成本等社会要素不能跨越区域鸿沟,更多的人就只能在比较中做出短浅选择,东部、南部甚至会发生人才挤出效应。也就是说,产业升级绝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现在的趋势是,“用工荒”下的用工拉锯战在短期内还将继续。
其他文献
闵行烟草糖酒有限公司是上海烟草集团下属的商业公司,成立于1995年2月.现有职工316人,资产总值3.89亿元,拥有“海烟烟行”门店13家与2175家零售网络客户.自成立以来,通过培育
期刊
有报道称,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是近5年来第一次回归“正常”的达沃斯年会。而此次年会的主题也显示了这种乐观情绪:2014,即将“重塑世界”。乐观情绪的回归,是否意味
期刊
近期,中国银监会继续加大对信托业的监管力度,提出借鉴国际通行的银行信用评价体系--CAMELS(骆驼评级体系),对信托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并分类管理.该体系的运用将会对信托业未来
2017年6月,我们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访学,参观完奥地利最高法院后,又前往奥地利最高行政法院和奥地利宪法法院访学.rn按照奥地利的司法体制, 最高法院是普通民事刑事案件的终
期刊
文章认为,我国的信托经理具有国外信托经理和基金经理的双重功能.由于我国的国情和信托行业的特殊发展历程,信托经理制度在我国的实施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必须从整体上加强相关
周恩来一生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孕育史,就是新中国的诞生史,就是新中国的成长史。  “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这个题目,我感到很符合周恩来的特点。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可以用来指称周恩来,也可以用来指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但“总管家”不可以用来指称毛泽东,不可以用来指称刘少奇,也不可以用来指称朱德。我写过一本名为《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的书,1996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200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
“五湖四海”是毛泽东一生中在各个场合比较喜欢用到的一个字眼,但是在过去,并没有太多引起大家的重视,没有把它当成一项重要思想去论述,只是在个别文章里有人关心过。事实上,毛泽东虽然没有正式撰文论述过这样的思想,但是他的这种“五湖四海”的思想却是贯穿在他对任用人才、结成革命统一战线等各项工作的思考和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展現了一代伟人的宽阔胸襟和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一  毛泽东的“五湖四海”思想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