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困局”——宿哲作品中的精神世界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zhu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宿哲的作品普遍传递出一种困惑、迷茫的气息。这种气息既是个人青春体验的显现,也源子自身对时代文化气息的敏感;既是对一个英雄时代的质疑,也源于自我对周遭社会现实生存状态的诘问。艺术家的思考穿行在理想与现实的中间地带,游弋在英雄时代的坍塌与自我世界的迷失之间,尽管精神与肉身的边界似乎已被消解,但作品内在的文化诉求仍能穿透作品那些表层的图像,希望在相对具体的时间线索中,对自我世界所呈现出的变化进行言说。于是,这个自我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多少具有精神现象学的意味,不过,最终困惑、迷茫成为了它的肌理,而“困局”则是其底色。
  宿哲是一位对青春记忆保持着自省的艺术家。但是,他对自我的体察不是从形而下的生活层面,而是从自身的文化记忆入手的。在2006年创作的《英雄与梦想》、《也许从来就没有过什么英雄》等作品中,宿哲表达了对那个曾被赋予太多理想价值观的时代的质疑与不信任。在一个由意识形态所统辖的社会里,“英雄”形象往往表征着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但是,“英雄”实质是被塑造出来的,这种塑造不仅受制于意识形态话语的支配,而且还以一套严密、规范的图像与视觉系统呈现出来,譬如形象上的“高大全”、色彩表达亡的“红光亮”。1976年,“文革”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极左的时代走向了死亡,同时也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英雄时代的终结。不过,由于文化思维惯性的存在,“英雄”叙事仍然会对更年轻一代的青年产生着影响。正呈源于对自我青春体验的审视,对宿哲来说,“英雄”叙事原本就是一种话语权力,它不但会遮蔽真实的现实,还会对具有独立价值的自我世界产生吞噬作用。于是,在《这是一个冻结的英雄主义梦想》、《在一个英雄的烦恼》中,宿哲将创作的注意力集中放在了消解作品题材的崇高感,以及视觉观看经验的仪式性上。在这个过程中,“英雄”形象的缺席具有多重的意义指涉,既让画面的场景失去典型性的意义,也让作品丧失掉由“高大全”所带来的仪式感,而藍灰的色调则是对“红光亮”的颠覆。很显然,鉴于“英雄”的缺席,艺术家巧妙地讨论了一个理想价值观坍塌后,自我世界所呈现出的迷茫与困惑。
  在2008年的作品中,宿哲的创作曾出现过一些转变,艺术家希望用一种微观叙事的方法,从日常的生活入手,表达个人独特的现实生存体验。即便如此,宿哲仍延续了此前质疑“英雄”叙事的创作思路,只不过,此时作品中关于青春意义的追问变得更为的强烈,这在《我把青春献给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2010年的作品进一步深化了艺术家关于自我世界的拷问,其中,一些变化值得注意。首先是作品的现实语境围绕都市化与都市生存展开。从图像的表达上看,艺术家对都市场景的使用并不是要真正去表现都市,而是让作品在意义生效时起到提示性的作用。事实上,真正体现自我“困局”内涵的还是那些女性形象。尽管它们和早期作品中“英雄”的缺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这些女性形象在视觉呈现的方式与意义的指涉上仍具有某种”英雄”的品质。它们仍然是被塑造的,仍然裹挟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只不过,前者是理想主义、集体主义时代的“英雄”,后者是流行文化、商业社会包装的明星:前者是政治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后者是商业时代欲望消费的载体。虽然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区别,但是,一旦当它们成为一个历史时期主导性的价值观的时候,真正个体化的自我世界反而会沦落为一个“他者”。弓此同时,都市化的图像所蕴涵的时间意识开始显现出来了,如果将”英雄”看作是“文革”时代的产物的话,我们就下难发现,宿哲对自我世界的讨论实质是将其放在了从文单到改革开放、再到20世纪90年代消费社会形成的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予以讨论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家强调作品背后的时间维度,不仅能为其建构一种上下文关系,也会对“自我”与“自我世界”的讨论賦予些社会学的意义。然而,不管是早期的“英雄”系列,还是近期的《第六号》、《第八号》等作品,宿哲对青春体验的言说均较为完整的保持了贯的迷茫与困惑的情绪。事实上,在《第三号》、《第五号》等作品中,艺术家的自我反思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而且,在那些困惑的情绪中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伤害感。对于宿哲来说,从反思——自省——迷茫——困惑,再走向伤害,这正是潜藏在表层化的图像背后思想观念前行的内在轨迹。借助对“英雄”的讨论,宿哲表达了一个理想价值观坍塌后,自我世界出现的精神荒芜:借助对“明星”的表现,呈现出的则是商业时代对人所产生的异化,虽然二者在图像呈现方式上略有不同,但自我世界的”困局”仍然是其作品的内核。
其他文献
当他的同龄人正吃着学校餐厅的食物为期中考试闷头苦读的时候,大卫·卡普正在忙着在他母亲位于纽约的公寓里创建Tumblr,当时他才21岁。Tumblr被人们戏称为Twitter、YouTube与WordPress的三者结合,可供用户发布照片、视频、引言以及链接等。而“投其所好”式的广告策略将成为Tumblr华丽转身的下一站。  炙手可热的Tumblr  现在的卡普年满26岁,掌管着互联网领域发展最为迅
连日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和严正交涉,极力欲将中国神圣领土钓鱼岛“国有化”,已将中日关系推向了可能爆发战争的危险边缘。毫无疑问,日本肯定误读了中国政府保卫钓鱼岛的决心。日本政府执意推进“购岛”进程,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是二战结束以来对中国主权最为赤裸裸的挑战。实际上,日本政府企图借此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权,单方面背弃了4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搁置争议”的共识,单方面改变了中日两国维持
从大学开始,我就一直被“吃什么”困扰,直到现在成为上班族,每天问的最多和被问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夜宵吃什么”?……  “吃什么”俨然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世纪难题。  《孤独的美食家》里说,上帝让人必须吃饭才能生存。因此他用食欲促使人们开饭,并用吃饭带来的快乐作为给人类的奖赏。  食物的目的不仅是好吃,它融入了生活的血脉,成为记忆的一部分,将你的味蕾和情感连接起来。  每
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党支部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纪律建设作为支部建设的关键抓手,着力打造一支纪律强、作风硬、富有斗争精神的外汇检查队伍,为严格外汇管理执法提供坚强保证。  以制度建设强纪律。管检司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不断强化内控管理,系统梳理廉政风险点,推进制度建设。目前,已形成包含外汇行政处罚办法、外汇案件集体审议在内等30余项内控制度体系,对外汇案件线索挖掘、
目前,苹果App Store中国区最热门的游戏非“找你妹”莫属了。据官方透露,这款发布不久的游戏已经在全球获得了数千万用户!这是其团队云中游在做这款游戏时就预料到的,但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这款游戏会那么火。云中游CEO张帆向媒体透露,目前《找你妹》的下载量已经达到5500万次。  极具屌丝气质的“找你妹”  “找你妹”,很屌丝的名字,游戏的标识是一位头戴瓜皮帽、手拿放大镜、吐着长舌头的小孩。点击进去之
曹国东想逃离微信朋友圈,他在想各种办法退出一些无聊的微信群。  “大多被好友拉入,直接退也伤面子。”曹国东上网找各种“攻略”,最后将自己的群昵称改成了“有人”,“退群显示‘有人退出群聊’,谁知道‘有人’是谁呢,就这样蒙混过关!”  曹国东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学老师,带了一届届学生,也参加过一些学术会议、采风等活动,朋友圈好友近千人。这两年,他越来越觉得,“沦陷在各种杂乱细碎的信息中,简直有些吃
各地公积金贷款政策在不断收紧。继北京宣布使用公积金或商贷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都由原来的六成提高至七成后,苏州市区、昆山也收紧了公积金政策。两地均规定,贷款额度调整为账户余额的10倍。  这两项政策,我认为北京的做法是错误的,而苏州、昆山的做法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需要什么房地产政策的话,那这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降低人们的购房成本,让人们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购房资格。但提高购房首付比例的做法正好以此背道而
法律上有“伤害罪”,是指那些给人造成有形伤害的罪行,但这世上还有一种伤害远远比对胳膊、腿,甚至比对大脑的伤害更严重,那就是对人的心的伤害。却从未有人提起过讼诉,“伤心”仿佛是一种永不能构成罪名的罪行。  这世上令人心受伤害的事有很多,如兄弟相煎,骨肉相残,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等等。但如果有人仔细作过研究和统计,那肯定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天下使用“伤心”这个词频率最高的是父母,而伤害父母最严重的竟然
杨丽君,21岁,青春韶华,即将大学毕业,从北京回长沙找工作。  3月22日晚长沙突降暴雨,刚为前男友做完晚饭的她,  在回家路上不慎落入一个无盖窨井……  在暴雨中的长沙,跌入无盖下水道,  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看似 天灾  首先要追问的,是窨井盖为何会消失。22日至23日10时,湖南省气象台已连续拉响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其中暴雨预警5个、大风预警3个、雷电预警1个,并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注意
3月6日晚,韩国SBS新闻节目首度公开张紫妍的遗书细节。揭开了她自杀的真相,也带来了一个爆炸性新闻——张紫妍生前被迫以陪睡换取工作,曾经被迫向31人提供100多次性服务。在她的遗书内,张紫妍表示即使离开人世也会向恶魔报复。    为求工作,深陷“性交易”    2009年3月8日,KBS电视台人气韩剧《花样男子》中的新人演员张紫妍,于下午4点30分被发现在京畿道盆唐家中上吊自杀身亡,终年26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