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的预期管理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发达经济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及2008年以来的前瞻性指引,是预期管理实践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的预期管理处在学习探索阶段,但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预期管理.一是宏观调控目标的多维决定了预期管理的多维;二是形成涵盖短期、中期、长期的具有前瞻性指引作用的预期管理谱系;三是通过“底线思维、区间调控、跨周期安排”实现预期管理模式创新;四是预期管理的重点是制度、规则及政府信誉.未来加强和完善预期管理需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政府有效沟通,稳定高阶预期;二是提高预测能力,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三是建立健全预期管理指标体系;四是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国际市场预期.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服务人民 群众路线 严格纪律 【中图分类号】D23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史。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建立并巩固,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与人民结合起来。没有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仅靠少数共产党员的奋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