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全力,开教育援藏之花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在全国教育对口支援西藏暨“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会议上,广东教育援藏工作作为先进典型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并被西藏教育厅作为示范样板向全区推广。
  “三年来,广东教育援藏有三项开创性的工作。”林芝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雷振鹏对广东教育援藏工作赞赏有加,他告诉记者:“第一是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带动了林芝乃至西藏教育的发展;第二是‘校地共建’的大学生令我很感动,他们不讲待遇、不讲条件,只讲奉献,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良好风范;第三是‘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有效弥补了西藏学前教育的短板。”

融合援藏,加强民族团结


  广东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将“两个融合”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成立援藏教师党支部,促进内部融合;积极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帮扶机制,促进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的融合。“组团式”援藏教师亲自参加或辅导本地教师参加西藏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获奖超过300項。广东省“组团式”援藏女教师林文婕与林芝本地藏族男教师索朗拉巴组成了家庭,传为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2018年,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对口支援的巴宜区中学获得“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林芝市教育体育局获得“林芝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项目援藏,注入强大动力


  援藏以来,广东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手抓软件建设,着力提升办学质量。
  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把项目建设作为教育援藏的重要抓手。三年来,教育总投入为10186万元。
  固定资产项目方面,共投入5806万元。其中,计划内教育投入4666万元,重点援建林芝广东实验学校附属设施、林芝市第三幼儿园续建等7个项目。此外,还根据实际需要,计划外增加430万元改造升级林芝一中体育馆,建设学校人车分流校环路,建设2个校园“书香亭”;投入710万元建设图书馆系统及附件、塑胶篮球场等。
  非固定资产项目方面,教育投入为4380万元。其中,每年拨出200万元用于林芝市赴广东30名跟岗管理人员和教师食宿及培训经费,部分用于广东省“组团式”教师培训及教育科研经费等;每年拨出“粤藏育才基金”100万元用于师资培训、教育交流、教育精准帮扶和教育科研等;新增2120万元全面解决广东省“组团式”援藏教师和“万名援藏支教教师” 生活待遇及后勤保障问题。此外,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还按照粤藏两省区领导的要求,争取社会支持,筹措1360万元,积极开展“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工作。
  这些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受援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林芝教育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力援藏,提升教师素质


  三年来,广东教育援藏除了有大量优秀教师进藏支教外,还非常重视培训林芝本地教师,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林芝市每年从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30人,到广东省接受为期一年的挂职学习,三年共90名;选派449名市、县教研员、教师赴广东学校培训;邀请广东优秀教育团队等进藏培训教师超过250人;将林芝市师资培训部分纳入广东省教师“强师工程”培训项目,每年为林芝培训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30~40人。
  此外,“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共培训25期,累计培训西藏自治区幼儿园教师2600多人,参培教师遍及西藏七个地市,有效提升了西藏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援藏团队还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精准送教。三年来,共组织“组团式”教育人才10批78人次,分赴巴宜区、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墨脱县等各中小学开展送教下乡和交流活动。
  通过系列培训活动,林芝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参与和助推林芝市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连续4年蝉联教育部部级优课和自治区省级优课全自治区第一名。

职教援藏,创新合作模式


  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找准突破口,积极打造“以校包专业、学科点对点”的粤藏职教合作新模式,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江门幼儿师范学校等5所院校签订共建“教师培养基地”协议,以广东最优质的职教资源帮扶职校的四大专业群与德育队伍建设,形成了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从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与学生技能集训等方面覆盖援助林芝职校。
  西藏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林芝职校副校长余国栋告诉记者,学校参加普通高考与对口高职的录取率由2017年的75.3%提高到2018年的98.3%。参与顶岗实习学生从旅游酒店专业覆盖至汽修与学前教育3个专业,实现全部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人数近两年都实现了倍增。
  从广东到对口支援的西藏林芝,距离3000多公里,海拔升高至3000多米。三年来,参加广东教育援藏的699名干部、教师、大学生,他们经受住高原气候的重重考验,不惧严峻,攻坚破难,奉献自我。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校地共建”支教大学生,“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援藏教师的到来,引入新思路,传播新理念,收获累累硕果,助推西藏现代教育事业向前迈进。
  首先,教育质量大飞跃。2017年,巴宜区中学中考总平均分比2016年提高57.7分,2018年夺得全市藏文班第一名,内地西藏班上线人数36人,居全市之首。对口支援的林芝一中2017年高考上线率达到99.57%,2018年高考上线率达到99.88%,屡创历史新高。
  其次,省级课题“零”突破。援藏教师带领巴宜区中学、米林县中学、工布江达县中学、林芝一中实现自治区省级课题“零”的突破,获得自治区省级课题立项4项;获得2018年林芝市第三批教育科研课题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其中,冯成志主持的市级重点课题“‘组团式’教育援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一等奖。
其他文献
推进教育现代化,这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关键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既是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向深水区进发,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亟需通过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厚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人员跨境交流为主的传统教育国际化受到影响,教育国际化几乎按下了“暂停键”,很多留学生因为疫情无法返回校园,开始了在线教育。教育国际化出现了新变化,在地国际化思想获得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极大关注。  在地国际化教育的深圳优势  在深圳,在地国际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因为这里有着众多的国际化资源。区域内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就是一种回应社会发展实际与人民群众需要的积极
7月7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与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惠州万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举行合作办学协议签约活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左丹、校长廖伟群、副校长黄慕雄,仲恺高新区党委书记吴献民、区委常委王云波、程矛,惠州万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朱子军出席签约仪式。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德华主持签约仪式。  据介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仲恺学校(暂定名)作为仲恺高新区高端民办基础教育项目的代表
万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女孩。由于我性格内向,至今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虽然我有时去找别人说话,可别人总是一副不愿理睬的样子。我以前最知心的朋友也弃我而去,对我很冷淡了。所以我每天都很伤心。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其实,我也曾经尽力使自己的性格开朗起来,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没多久又我行我素。就这样,新朋友一个没有,老朋友也离我而去。万老师,我承受不了了,我真的非常非常需要朋友。我现在
策划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礎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广东率先提出“新师范”建设。  2018年1月,省教育厅出台《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建设广东特色“新师范”。如今,“新师范”建设已经成为广东人才培养工作的品牌
(接上期)  89 我当时很累了,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  误:I was so tired that I could hardly keep my eyes opening  正:I was so tired that I could hardly keep my eyes open  析:此句要注意 open 的两个不同用法:(1)open 用作动词,表示“开”“睁开”,是非延续性动词,所
2017年10月13日早上8点,在茂名市文东街小学的校园里,鲜艳的少先队队旗正迎着清爽的晨风飘展,伴随着鼓号齐鸣,“新丝路,新畅想——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主题队会拉开了帷幕。出队旗,敬队礼,唱队歌……整个校园瞬间沸腾起来。  “习爷爷您好,我是四( 2 )中队的任永幸,我想对您说,我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公益的事情争着做,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教育是使人作为人而成其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是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人的人化的过程。  ——冯友兰  2017年12月22日,南海区高效课堂示范学校深化提升研讨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举行:盐步中心小学向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室和大沥镇教育局的领导、专家,以及南海区各学科名师,开放展示了涵盖12个学科的高效课堂和学校特色课程73节;学校校长彭戈菲汇报了学校“立人教育”课程体系建
近日,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首场现场观摩研讨活动在东莞举行。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将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推进师资队伍配备、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成立劳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打造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和品牌项目;将在全省高职和中职院校建立若干所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并以劳动教育基地为中心构建区域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协作共同体。在全省遴选100~200所劳动教育工作突出、成效显
教师是立教之本。新时代如何更好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培养,从而在更广泛意义上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是各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应该积极思考并勇于开拓的。  2019年以来,肇庆市为了解决当地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市域内教师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创新性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城乡联动,双向提升”试点工作,为全省基础教育领域创新教师交流培养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2019年底,本刊记者走进肇庆市首批试点的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