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在全国教育对口支援西藏暨“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会议上,广东教育援藏工作作为先进典型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并被西藏教育厅作为示范样板向全区推广。
“三年来,广东教育援藏有三项开创性的工作。”林芝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雷振鹏对广东教育援藏工作赞赏有加,他告诉记者:“第一是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带动了林芝乃至西藏教育的发展;第二是‘校地共建’的大学生令我很感动,他们不讲待遇、不讲条件,只讲奉献,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良好风范;第三是‘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有效弥补了西藏学前教育的短板。”
广东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将“两个融合”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成立援藏教师党支部,促进内部融合;积极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帮扶机制,促进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的融合。“组团式”援藏教师亲自参加或辅导本地教师参加西藏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获奖超过300項。广东省“组团式”援藏女教师林文婕与林芝本地藏族男教师索朗拉巴组成了家庭,传为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2018年,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对口支援的巴宜区中学获得“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林芝市教育体育局获得“林芝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援藏以来,广东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手抓软件建设,着力提升办学质量。
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把项目建设作为教育援藏的重要抓手。三年来,教育总投入为10186万元。
固定资产项目方面,共投入5806万元。其中,计划内教育投入4666万元,重点援建林芝广东实验学校附属设施、林芝市第三幼儿园续建等7个项目。此外,还根据实际需要,计划外增加430万元改造升级林芝一中体育馆,建设学校人车分流校环路,建设2个校园“书香亭”;投入710万元建设图书馆系统及附件、塑胶篮球场等。
非固定资产项目方面,教育投入为4380万元。其中,每年拨出200万元用于林芝市赴广东30名跟岗管理人员和教师食宿及培训经费,部分用于广东省“组团式”教师培训及教育科研经费等;每年拨出“粤藏育才基金”100万元用于师资培训、教育交流、教育精准帮扶和教育科研等;新增2120万元全面解决广东省“组团式”援藏教师和“万名援藏支教教师” 生活待遇及后勤保障问题。此外,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还按照粤藏两省区领导的要求,争取社会支持,筹措1360万元,积极开展“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工作。
这些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受援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林芝教育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年来,广东教育援藏除了有大量优秀教师进藏支教外,还非常重视培训林芝本地教师,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林芝市每年从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30人,到广东省接受为期一年的挂职学习,三年共90名;选派449名市、县教研员、教师赴广东学校培训;邀请广东优秀教育团队等进藏培训教师超过250人;将林芝市师资培训部分纳入广东省教师“强师工程”培训项目,每年为林芝培训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30~40人。
此外,“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共培训25期,累计培训西藏自治区幼儿园教师2600多人,参培教师遍及西藏七个地市,有效提升了西藏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援藏团队还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精准送教。三年来,共组织“组团式”教育人才10批78人次,分赴巴宜区、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墨脱县等各中小学开展送教下乡和交流活动。
通过系列培训活动,林芝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参与和助推林芝市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连续4年蝉联教育部部级优课和自治区省级优课全自治区第一名。
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找准突破口,积极打造“以校包专业、学科点对点”的粤藏职教合作新模式,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江门幼儿师范学校等5所院校签订共建“教师培养基地”协议,以广东最优质的职教资源帮扶职校的四大专业群与德育队伍建设,形成了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从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与学生技能集训等方面覆盖援助林芝职校。
西藏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林芝职校副校长余国栋告诉记者,学校参加普通高考与对口高职的录取率由2017年的75.3%提高到2018年的98.3%。参与顶岗实习学生从旅游酒店专业覆盖至汽修与学前教育3个专业,实现全部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人数近两年都实现了倍增。
从广东到对口支援的西藏林芝,距离3000多公里,海拔升高至3000多米。三年来,参加广东教育援藏的699名干部、教师、大学生,他们经受住高原气候的重重考验,不惧严峻,攻坚破难,奉献自我。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校地共建”支教大学生,“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援藏教师的到来,引入新思路,传播新理念,收获累累硕果,助推西藏现代教育事业向前迈进。
首先,教育质量大飞跃。2017年,巴宜区中学中考总平均分比2016年提高57.7分,2018年夺得全市藏文班第一名,内地西藏班上线人数36人,居全市之首。对口支援的林芝一中2017年高考上线率达到99.57%,2018年高考上线率达到99.88%,屡创历史新高。
其次,省级课题“零”突破。援藏教师带领巴宜区中学、米林县中学、工布江达县中学、林芝一中实现自治区省级课题“零”的突破,获得自治区省级课题立项4项;获得2018年林芝市第三批教育科研课题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其中,冯成志主持的市级重点课题“‘组团式’教育援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一等奖。
“三年来,广东教育援藏有三项开创性的工作。”林芝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雷振鹏对广东教育援藏工作赞赏有加,他告诉记者:“第一是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带动了林芝乃至西藏教育的发展;第二是‘校地共建’的大学生令我很感动,他们不讲待遇、不讲条件,只讲奉献,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良好风范;第三是‘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有效弥补了西藏学前教育的短板。”

融合援藏,加强民族团结
广东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将“两个融合”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成立援藏教师党支部,促进内部融合;积极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帮扶机制,促进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的融合。“组团式”援藏教师亲自参加或辅导本地教师参加西藏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获奖超过300項。广东省“组团式”援藏女教师林文婕与林芝本地藏族男教师索朗拉巴组成了家庭,传为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2018年,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对口支援的巴宜区中学获得“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林芝市教育体育局获得“林芝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项目援藏,注入强大动力
援藏以来,广东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手抓软件建设,着力提升办学质量。
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把项目建设作为教育援藏的重要抓手。三年来,教育总投入为10186万元。
固定资产项目方面,共投入5806万元。其中,计划内教育投入4666万元,重点援建林芝广东实验学校附属设施、林芝市第三幼儿园续建等7个项目。此外,还根据实际需要,计划外增加430万元改造升级林芝一中体育馆,建设学校人车分流校环路,建设2个校园“书香亭”;投入710万元建设图书馆系统及附件、塑胶篮球场等。
非固定资产项目方面,教育投入为4380万元。其中,每年拨出200万元用于林芝市赴广东30名跟岗管理人员和教师食宿及培训经费,部分用于广东省“组团式”教师培训及教育科研经费等;每年拨出“粤藏育才基金”100万元用于师资培训、教育交流、教育精准帮扶和教育科研等;新增2120万元全面解决广东省“组团式”援藏教师和“万名援藏支教教师” 生活待遇及后勤保障问题。此外,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还按照粤藏两省区领导的要求,争取社会支持,筹措1360万元,积极开展“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工作。
这些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受援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林芝教育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力援藏,提升教师素质
三年来,广东教育援藏除了有大量优秀教师进藏支教外,还非常重视培训林芝本地教师,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林芝市每年从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30人,到广东省接受为期一年的挂职学习,三年共90名;选派449名市、县教研员、教师赴广东学校培训;邀请广东优秀教育团队等进藏培训教师超过250人;将林芝市师资培训部分纳入广东省教师“强师工程”培训项目,每年为林芝培训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30~40人。
此外,“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共培训25期,累计培训西藏自治区幼儿园教师2600多人,参培教师遍及西藏七个地市,有效提升了西藏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援藏团队还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精准送教。三年来,共组织“组团式”教育人才10批78人次,分赴巴宜区、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墨脱县等各中小学开展送教下乡和交流活动。
通过系列培训活动,林芝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参与和助推林芝市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连续4年蝉联教育部部级优课和自治区省级优课全自治区第一名。
职教援藏,创新合作模式
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找准突破口,积极打造“以校包专业、学科点对点”的粤藏职教合作新模式,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江门幼儿师范学校等5所院校签订共建“教师培养基地”协议,以广东最优质的职教资源帮扶职校的四大专业群与德育队伍建设,形成了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从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与学生技能集训等方面覆盖援助林芝职校。
西藏自治区“最美援藏教师”、林芝职校副校长余国栋告诉记者,学校参加普通高考与对口高职的录取率由2017年的75.3%提高到2018年的98.3%。参与顶岗实习学生从旅游酒店专业覆盖至汽修与学前教育3个专业,实现全部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人数近两年都实现了倍增。
从广东到对口支援的西藏林芝,距离3000多公里,海拔升高至3000多米。三年来,参加广东教育援藏的699名干部、教师、大学生,他们经受住高原气候的重重考验,不惧严峻,攻坚破难,奉献自我。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校地共建”支教大学生,“粤藏同心幼教培训工程”……援藏教师的到来,引入新思路,传播新理念,收获累累硕果,助推西藏现代教育事业向前迈进。
首先,教育质量大飞跃。2017年,巴宜区中学中考总平均分比2016年提高57.7分,2018年夺得全市藏文班第一名,内地西藏班上线人数36人,居全市之首。对口支援的林芝一中2017年高考上线率达到99.57%,2018年高考上线率达到99.88%,屡创历史新高。
其次,省级课题“零”突破。援藏教师带领巴宜区中学、米林县中学、工布江达县中学、林芝一中实现自治区省级课题“零”的突破,获得自治区省级课题立项4项;获得2018年林芝市第三批教育科研课题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其中,冯成志主持的市级重点课题“‘组团式’教育援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