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眉弓锁孔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外伤性单侧额叶血肿的效果

来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外伤性单侧额叶血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经眉弓锁孔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1例外伤性单侧额叶血肿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神经内镜潜水技术清除血肿,应用PROLENE线皮内连续缝合切开.结果 所有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操作时间0.5~1h,平均45min.术后1 d,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率>90%有19例,70%~90%有2例.术后无术区继发再出血,无继发严重脑水肿.术后5~10d出院,平均7.6 d.眉弓切口缝合线拆除后,无线结反应、无切口愈合不佳及切口明显瘢痕形成.结论 对于外伤性单侧额叶血肿,锁孔技术、神经内镜潜水技术联合PROLENE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能达到最大的血肿清除效果和最佳的术后美容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侧裂区病变周围水肿对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9月手术治疗的68例侧裂区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中,无-轻度周围水肿25例,中-重度周围水肿43例.中-重度周围水肿术中脑膨出发生率(60.5%,26/43)明显高于无-轻度周围水肿(24.0%,6/2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重度水肿是侧裂区病变发生术中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7;95%CI 1.06~14.52;P=0.040).结论 周围周水肿是引起侧裂区病
目的:探讨真空成型的压膜保持器(VFR)对改善种植修复体邻接触丧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省中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接受后牙种植单冠修复(均采用Straumann种植体)患者58例.根据临床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分为2组,每组29例,合计116个种植单冠邻接面.实验组白天不配戴压膜保持器,夜间配戴;对照组白天夜间均不配戴.分别在冠修复后即刻,1、3、6与12个月检查种植牙及天然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D)、松动度(M)、牙龈出血指数(BI),半定量测量牙邻面接触松紧度与金属纸层数,计算近中、远中邻接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风险Nomogram模型的建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274例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纳入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80岁(OR=2.387,95%CI:1.272~4.480)、意识昏
目的 探讨垂体相关转录因子在无功能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2019年手术切除的无功能垂体腺瘤组织151例,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5个垂体相关转录因子(Pit-1、SF-1、GATA2、Tpit、ERα)的表达.结果 5个转录因子均阴性36例,Pit-1阳性91例,SF-1阳性11例,GATA2阳性9例,ERα阳性4例;生长激素(GH)细胞腺瘤53例,多激素细胞腺瘤42例,零细胞腺瘤36例,促性腺激素(GnH)细胞腺瘤11例,促甲状腺激素(TSH)细胞腺瘤9例,各类无功能垂体腺瘤
目的 研究体外土槿皮甲酸(PAA)与氟康唑(FLC)联合应用对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和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PAA与FLC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于对临床分离的22株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两药联合抑菌效应,以CAR3和CA10为目标菌株,采用时间-杀菌曲线动态监测两药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PAA单独作用于白念珠菌时,无论是对FLC耐药菌株还是对FLC敏感菌株,均呈现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位MIC范围为4~16μg/mL.当PAA与FLC联用对抗耐药白念珠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苍白球或丘脑毁损术后帕金森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毁损术后复发或出现新症状而行DBS治疗的33例帕金森病的临床资料.DBS后6个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运动功能(UPDRS Ⅲ)评分和生活能力(UPDRS Ⅱ)评分、H-Y分期、简明精神量表评分(MMSE)以及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LEDD)评估疗效以及用药情况;记录刺激频率、脉宽、电压、阻抗,并计算刺激能量.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8.25年,未出现言语障碍、眼球活动
目的 探讨胶质瘤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方法 应用生信分析方法,首先检索CGGA和自噬基因列表来自人类自噬数据库(HADb),构建自噬相关lncRNA共表达网络;第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胶质瘤预后相关的自噬相关ln-cRNA,并根据预后lncRNA计算风险评分,将胶质瘤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采用生存曲线分析风险评分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最后,应用TCGA数据库进一步验证.结果 CGGA数据库筛选出879个lncRNA,HADb数据库筛选出216个自噬基因,构建出含402个lncRNA自噬相
目的 分析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及术后抗感染药物的选择,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合VITEK Ⅱ仪器法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202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率为11.33%,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居首位,其次是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前3位构成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联合抗生素综合性治疗多发脑脓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5例多发性脑脓肿的临床资料.急性脑炎期应给予广谱、足量抗感染治疗;脓肿包膜形成时,采取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术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病原菌,并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结果 5例中,3例进行两次引流术,2例进行单次引流术.术后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致病菌,经充足疗程的抗感染治疗,脓肿灶逐步消失,未发生脑疝,全部治愈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除1例遗留肢体轻瘫外,其余4例无肢体活动障碍.结论 对于多发性
目的 探讨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的手术疗效、操作要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的20例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CTA或DSA复查颈眼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无瘤颈残留,无明显载瘤动脉狭窄.出院时,GOS评分5分16例,4分4例.结论 经Dolenc入路夹闭术治疗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