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乡玉米灰斑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玉米灰斑病,总结了其在马鸣乡的发生情况、症状、规律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进而推进玉米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病因;症状;原因;防治措施;马龙县马鸣乡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马龙县马鸣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乡镇,有耕地面积1305hm2,其中旱地94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2.6%,人均耕地0.1hm2,人均有粮438.3kg。玉米是马鸣乡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乡玉米播种面积占旱地面积的63.4%。近年来,马龙县植保站在病虫害调查过程中发现,马鸣乡于2010年初次传入发生玉米灰斑病,在咨卡、挪地等村委会部分地块,2011年有所减轻;2012年,面积有所扩大,且发生程度也扩大,全乡8%以上地块见病,发病轻的点损失达8%~10%,发病重的地块病株率达80%以上,几近绝收,因此防治玉米灰斑病已成为马鸣乡玉米可持续增产的关键环节。
  1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
  1.1 发病症状
  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会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产生淡褐色椭圆形病斑,逐渐扩展为灰褐色条斑,并与叶脉平行延伸呈矩形。以后发展成中央灰色,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导致叶片枯死。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会产生灰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叶背产生较多。病菌多从下部叶片侵染,气候条件适宜可开展至整株叶片,导致过早枯死。
  1.2 病原
  玉米灰斑病属半知菌亚门,玉蜀黍尾孢菌,病菌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不严格,在10~35℃之间均可生长,适温为20~25℃;适宜pH值为5~10,其中6~8最适;相对湿度(RH)高于85%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1.3 发生规律
  玉米灰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潮湿和多雾的地区发生,且玉米重茬连作、密植、种植易感品种等也有利于发病。在田间,该病于6月下旬初发,开始从下部叶片发病;7月上旬发展缓慢,危害至中部叶片;7月中下旬、8月上旬发病加快加重危害;8月中下旬、由于高温高湿,迅速爆发流行。甚至在7d内能使整株叶片干枯,形成农民俗称的“秋风病”。
  2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原因
  2.1 气候因素
  马鸣乡地处山区,最高海拔2038m,最低海拔1773m,生态环境复杂,6~8月是该乡的主汛期,气候温暖,雨水集中,降水充沛、连日阴雨,光照差,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侵入。
  2.2 品种抗性差
  品种会单4号、曲辰3号、麒单7号、宣黄单2号等主栽品种在马鸣乡已种植多年,老化、退化严重,抗性差。
  2.3 侵染源处理不彻底
  不栽种小春作物,使上年的带病病株滞留田间未及时处理,为玉米灰斑病病原菌提供了越冬场所。同时多数农户以收割的带病植株喂养牲畜,又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使病原株所带的病菌再次循环到田间。
  2.4 农民防治意识差
  马鸣乡是贫困山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玉米种植管理粗放,在病虫害防治上存在輕视思想,加之对玉米灰斑病的危害认识不够,农民更易忽视防治的最佳时机,往往在病害发生流行后才施药防治,导致防治不及时,造成爆发流行。
  3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3.1.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和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的有效途径。目前在马鸣乡生产中推广应用抗病性好、适应性广、丰产性高、综合农艺性状相对好的品种有:路单8号、宣黄单4号、云瑞88、云瑞47等。
  3.1.2 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等残体,集中烧毁,并深耕翻埋,减少翌年田间初侵染源。对用玉米秸秆堆沤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杀死病菌。牲畜粪便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3.1.3 适时播种,合理轮(间)作
  提前播种,在马鸣乡力争在4月下旬开始播种,同时采用地膜覆盖措施,缩短玉米生育期,错开7~8月高温多雨多湿季节,以降低灰斑病高发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实施轮作既有利益玉米生长发育,又能减少菌量积累;采用间(套)作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相对湿度,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1.4 测土配方施肥,增加抗病性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合理施用微肥。根据马龙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施肥建议:产量水平500kg/667m2以下: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30kg/667m2;产量水平500~600kg/667m2: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35kg/667m2;产量水平650~800kg/667m2: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4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40kg/667m2;产量水平800kg/667m2以上:底肥施“云田牌”玉米配方肥50kg/667m2,农家肥1500kg/667m2;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尿素50kg/667m2。
  3.1.5 加强病情调查监测及时防治
  根据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农科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掌握发生动态,以便及时提出防治意见。
  3.2 化学防治
  针对玉米灰斑病的发病规律,在马鸣乡主要采用以下药物防治:在玉米长至喇叭口期进行第一次预防,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于晴天下午叶面喷雾,玉米抽雄结束,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晴天下午叶面喷雾,隔7d再进行一次防治,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杨国仙.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99.
  [2]袁盛敏,李平松,肖华兰,等.昭阳区玉米灰斑病病因及防治技术,云南农业,2012(10):10.
  [3]马龙县农业局土肥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16-17.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蝎毒多肽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设立空白组和5个不同质量浓度(蝎毒多肽5,10,20,40,80μg·m L~(-1))实验组。以噻唑蓝法检测蝎毒多肽对细胞活性和
电子测漏作为新一代卷材无损测试方法,正逐渐成为全球生产厂商、方案设计人员、咨询顾问和承包商的首选。它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为防水层提供更加快捷、安全和准确的漏点定位和
目前,报警器在金融机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其基本功能区分,主要有防盗窃、防火灾、防抢劫、防诈骗报警.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有时只要求具有其中的某项功能,有时则要求同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迅速上升,化工工业的发展被带动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在社会经济和我们生活中挥发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是一项十分要紧的
初秋的骄阳,高悬在湛蓝广阔的天空.rn阳光下,你逐渐强大的身姿是山一样的誓言.rn那日——大阅兵整齐的步伐,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响亮地踏过天安门广场,巍巍方阵,猎猎战旗;海陆
期刊
“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行业企事业单位产品数据库”是中央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支持的公益型数据库,由公安部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研制开发.公安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
本文简要探讨了建筑设计风格的含义及特点、复杂性、研究意义等,分析了建筑设计风格,从而提供了探索当代建筑设计风格与古今中外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合的新视角。建筑设计应创造
化工行业是我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化工产业的发展中,由于一些企业不注重环境保护,其生产过程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