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堵心”话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rti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和我坐对桌的王老师把一名学生揪了进来,因为他不认真学习,又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学生低头站着,老师气愤地坐着,开始了长达一节课加课间十分钟的训话。期间,王老师既有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也有拍桌的激动和严厉的斥责,可谓训斥与道理交替,批评与沉默对峙。上课的铃声又响了,无可奈何,王老师只好匆忙先去上课,留下这名学生好好反省。
  我有些坐不住了,停下手中的笔问道:“刚才班主任老师和你谈了那么多,你难道连一点认识想法都没有?”他仍是赌气不语。我又试探着说:“老师管你,是为了你好,你应该听……”“我就是不听!他说我顽固不化,朽木不可雕也!反正我就这样了!”说完,气冲冲地将头扭向一边。
  面对这名学生的激烈回应,我不禁一怔,无言以对,陷入了沉思。教师情急之下的一句讽刺挖苦,极大地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他心里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产生了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造成如此后果。我由此想到美国教育家多布森谈过的教训,“我的数学试卷和读书报告从没及格过,任课老师说我笨,我也不争辩。我确信教师是对的,因此,我什么事都做不好,十岁的我曾对学习丧失信心。”
  学生的自尊心就像幼芽那样稚嫩,教师的疏远、冷落或嫌弃,都会损伤他们,要么引发他们的敌对情绪,要么促使他们破罐子破摔。像王老师,所有的努力付出全被一句不冷静的话抵消了。学生心里装的全是那句话引起的愤怒,哪里还容得下一点点道理呢!
  教育学生时,恨铁不成钢的气话最好不要说。它不仅没有教育作用,而且还会激起学生的反感,堵死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心路,丧失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要春风化雨,潜心育人,用爱心感化他们童稚的心灵,用理解温暖他们脆弱的情感,用适当的方法去扭转他们似是而非的观念。老师们,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请先冷静下来再开口好吗?
其他文献
束新水个人简介    1970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南陵县。199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0年考入南艺中国画研究生,师从周京新教授。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2001年黄宾虹奖·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黄宾虹·金信奖”  2001年“学院前后——八人中国画作品展”南京  2001年王嘉廉奖学金  2004年“现代·都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