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党史“富矿” 赓续精神血脉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zid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以不变信仰和不懈奋斗交织而成的一座精神“富矿”,蕴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凝望前行路,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当主动深挖蕴含在党史中的磅礴力量与精神财富,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不断在新征程中创造新辉煌。
  站高一层学,领悟思想真谛。重在明理。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不朽史诗,铭刻着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以此为干事创业的教科书,在深学细悟中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答案,切实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事业的开拓者。要在增信。“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从昔日的山河破碎,到如今的繁荣富强;从南湖红船的一叶孤舟,到现在举世瞩目的泱泱大国;从当年的小米步枪,到今天的枭龙航母……这些百年沉淀的奋斗故事,无不彰显共产党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定信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不断回望来时路,点亮信仰之灯,熔铸理想之魂,永远跟党走。贵在崇德。“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在党的百年征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个像方志敏、刘胡兰一样的革命英雄,他们用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实际行动给对党绝对忠诚作出了生动注脚。我们应当对标英雄模范人物,对照党章党规要求,始终做到以忠铸魂、以忠立心、以忠育德,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始终做到忠诚为党、忠心为国、忠实为民。
  靠前一步学,砥砺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牢记宗旨学党史,恪守初心学党史,守住守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涵养为民情怀。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的干部,要在党史学习中学懂弄通共产党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牢记根本宗旨,厚植为民情怀,切实关注困难群众的所需所盼,做实做细防止返贫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突出真抓实干。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扎实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苦功夫,在接續推进乡村振兴上下硬功夫,在继续补齐民生短板上下真功夫,切实把群众最急的事办实,最难的事办好,最期盼的事办到位。永葆优良作风。从党史中感悟优良传统,传承优秀品质,擦亮精神底色,自觉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磅礴力量。做深做实同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大力增进同困难群众的感情,让更多的群众相信党、拥护党,坚定不移跟党走。
  往实一些学,增强能力水平。一方面,充分发扬斗争精神。百年来,无数党员发扬勇于拼搏、敢于奋进的斗争精神,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磅礴气势、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强大自信,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娄山关”,攻克了一道又一道“腊子口”,渡过了一条又一条“金沙江”。如今,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最大的任务是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对全新的任务,必定会有全新的挑战,更需要坚定斗争意志、弘扬斗争精神,以不畏深水涉险滩的巨大勇气、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去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全面增强干事本领。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作为落脚点,不断学习党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积累下来的斗争经验,扎实提升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大局大势的斗争本领。立足本职岗位,高质高效完成工作使命,在实干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不断提升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能力水平,练就共产党人的宽肩膀,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历史是由一系列彼此关联、错综复杂而有时间连续性的事件所组成的,而决定历史发展的是人的活动。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要在宏观上把握时代潮流,分析历史大势,又要在微观上做到“见人见事”,在缅怀先辈先烈中感受光辉业绩,在回顾历史事件中探寻历史脉络。  研究了解历史回避不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而言同样是如此,党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气壮山河的群英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智慧写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也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政治判断力,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看大势、谋全局、抓关键,坚持以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深刻认识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有效抵御风险挑战。提高政
1993年,我从技校毕业加入潍柴,成为一名维修工人。28年来,我一步步从一名维修工成长为“大国工匠”,并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一路走来,有三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以奋斗精神证明中国工人的能力   我所工作的潍柴集团有75年的历史,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2004年,为提升产品品质,潍柴大批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很多精密
用“一把焊槍,一双妙手”呵护着航天器的“电五官”,从业27年来,中国电科48所军用特种传感器生产线线长、高级技工冯玉昭默默地为军用传感器发展奉献着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冯玉昭焊接的特种传感器,是实现宇航服内外温度、压力采集等功能的核心器件,堪称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线”。但这些特种传感器电路板器件小、间距小,相邻引脚之间间隙只有几毫米,焊接时极易产生桥联隐患,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保
“抗战时期,毛主席就是用个电台,嘀嗒、嘀嗒地指挥我们。‘嘀嗒、嘀嗒’就要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来监督,也没有人来批评、斗争,大家都自觉地执行延安的‘嘀嗒、嘀嗒’。”1981年,时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在《关于党风问题》一文中讲到的这个细节,鲜明地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全党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高度自觉和强有力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抗日战争时期,是我们
湖湘著名“焊将”易冉,是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她经手焊出的8万辆新型重载高速铁路货车,质量全部优良。  梅花香自苦寒来。易冉从学徒成长为一流“匠才”,离不开勤学苦练。易冉入职中车,就立志做一名优秀电焊技师。2000年8月,新入职1个月、年仅18岁的易冉,被选派参加株洲市“晨晖杯”电焊技能大赛,并脱颖而出获得气体保护焊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受到激励的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