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探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f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作者基于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本内涵的解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际,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基本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实践性教学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坚持用实践的观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指导我们研究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内涵的解读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思想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展于《神圣家族》,最终形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1]但由于马克思从未对“实践”进行概念性的界定,学界对马克思实践观就有不同类型的解读。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要突出了两个维度,即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有的认为实践是指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是认识论和技术意义上的实践,还是本体论和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有的认为实践是人的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代用语’,确立一种现实性思维,用现实的人或人的现实生活取代想象出来的人”;还有的强调“实践概念所表征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自觉对象化这种类属性”。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考察问题,人的实践活动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能动的双向的对象化过程,“它既不应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恩格斯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中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2]可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于认识的,而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原则应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要坚持实践性,实践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又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核心和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为改变现实人类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也正是在这个整体性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以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实践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塑造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外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二)实践性教学是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平台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人的主体性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重要平台得以体现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改造,又不是受教育者被动、僵化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活动对象,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能动的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它既不能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实践系统内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发展,就要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这样才可能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性功能,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实践性教学正是通过凸显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了自身发展,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可见,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变。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更多的知识、经验的获得来自于社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就要置身于社会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获得理论知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提升,不断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在思政教育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社会生存、适应、发展在内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的若干基本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一方面,根据理论有关内容确定实践教学方案,以实现对理论掌握与深化的教学目标。如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就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结合自身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经历,谈及马克思主义对人生转折上的影响和作用,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又以具体案例对学生言传身教。另一方面,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直面现实、接触社会,会发现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公平缺失、利益失衡、道德失范、腐败滋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与分析,使学生在调研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发展、辩证、实事求是等基本原理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结合,是一种渗透性、融合性的结合,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与专业院系沟通掌握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其内容和要求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题并同时部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过程之中,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由学生在其专业实践范围内自主选题并制订调查方案和提纲,无论学生采用哪种形式调研,都要求围绕所设主题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研究论文等形式均可。最后由教师评定成绩并按对应课程要求记入其总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找准学生需求,让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奉献社会,提升自我。
  (三)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即合班教学人数较多,课时有限,经费紧张,集中组织社会实践难度较大。因此,在安排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把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寒暑假期间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校团委、学院团总支等组织几个较大的实践团队,选择典型基地进行集中考察调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小组,自己确定社会调查课题、联系实践基地并进行调研考察,或在假期返乡期间,利用对家乡情况熟悉的优势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一般情况下,分散活动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难度不大,操作相对简单易实施,依靠个体的力量基本能够完成。而操作相对复杂难度稍大的实践活动则宜采取集中组织方式。这样既抓住了点又覆盖了面,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校内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形成并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系统。如组织读书活动、开辟网上论坛等形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指导学生成立各种马克思主义兴趣小组、研究会等社团,利用校园网设立各类专栏,让学生自主选择兴趣议题自由讨论,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另一方面,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重要平台。应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尤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即各个地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资源。“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及教育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学生亲临现场会获得非同寻常的感受,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区情,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累“材料”来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新疆财经大学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此在"是海德格尔思想的根本范畴,这一概念是他在对形而上学迷雾的认识上提出来的,他指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混淆存在和存在者,提出了自己的观念.本文通过对"此在"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是语言交流的基础。英语听力培养在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听是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里充当着愈来愈显著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工作室,学习,消费和沟通方面。 它还改变了人们进行这些活动的传统方式。 这些计算机设备的管理是本文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本文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环节为着眼点,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及其制度建设的目标,从创新求实、强化实践、规范管理、导师队伍建设、制度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就文化程度较高,学习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加强引导,创新工作,把握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动向,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关键词: 现代信息网络 高
孔老夫子曾提出过“因材施教”的观点,但眼观当下的教育制度,已不允许因材施教的方法存在了。所以老师应该追求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在语文写作方面更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所
采用FFT矩阵为变换核设计实现了压缩感知随机测量方案,自由分布式假设检验阈值策略(CFAR)确定最佳图像重建阈值,分段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实现了低采样率下的图像重建算法.仿真实验证明:方案比以Hadamard矩阵为变换核的压缩感知随机测量方案图像重建效果提高4.6 dB,并可以较好地避免图像重建时的"孤岛"噪声,是一种实用、快速,具有较好效果的图像重建算法.
造林规划设计是一个离散的约束优化问题.改写了造林规划设计问题目标函数的表达形式,并应用蚁群算法优化了造林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蚁群算法用于优化造林规划设计方案是可
高校思政传播传播在和谐社会人才培养中具有先导性与基础性的地位价值。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传播要思考如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在"和谐"语境中发展整体效能。
利用MS培养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进行银中杨微体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银中杨带芽枝条为外植体可以实现微体繁殖,适宜的表面消毒时间为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