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生成逻辑:基于政策供给的视界

来源 :学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zsx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政策后台的多元非均衡博弈、前后台不协调的互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构成公共政策负排斥生成的基本逻辑。在政策前台,话语失衡的宪法秩序、功利主义决策价值取向、精英主导型决策模式、锦标赛式政治晋升机制等要素共同构成官僚体系推动政策负排斥的制度环境;在政策后台,各方行动者政治资源和行动能力等的差异构成公共政策负排斥生成的政治社会基础;前后台互动结构的不协调则可能导致政策更容易走向满足体制内或强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而大多数弱势群体的诉求却受到不公正的排斥。
其他文献
百年汉语诗歌的发展,有不少艺术思想、美学旨归,曾一度影响了写作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对百年汉语诗歌拥有相对稳定的美学认知,具有示范工具意义。这些艺术思想、美学旨归是承载了历
目的探讨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酶Ⅱ(EMAP-Ⅱ)及TNF-α炎症通路在无菌性脑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2014年我院确诊为无菌性脑炎的43例患者血清标本,用ELISA的方法半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