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滚压加工表面微织构的研究

来源 :制造技术与机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超声滚压加工表面微织构工艺,选用45钢试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艺参数包括滚压球直径、步距、静压力和进给速度对织构形貌及深度的影响,并对织构化后工件的表面性能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结果 表明,超声滚压工艺可以在表面制备稳定的织构,滚压球直径与步距对表面形貌影响较大,采用8 mm滚压球与0.2 m步距参数,能获得较为明显的织构形貌.静压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表面硬度及晶粒细化程度,而进给速度对表面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
其他文献
机匣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在机加工后机匣棱边区域会存在明显毛刺,从而严重影响二次定位及装配精度,进而影响机匣质量.针对目前工厂采用人工磨抛去毛刺方式存在的稳定性较差,过、欠抛现象频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硬磨料弹性工具的机器人抛光自动去毛刺方法.首先,搭建机匣棱边去毛刺工艺系统,然后基于该系统实现超硬磨料工具的选择和在线编程.最后开展抛光去毛刺工艺参数优化实验,并在典型航空后机匣零件上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抛光后棱边倒角半径约0.1 mm,相邻区域过渡较为顺滑,加工工时约为3 min,抛光轮使用寿命稳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因其是编织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强度高等特点,其加工难度大,加工质量较差.针对这一现状,采用电镀金刚石套料钻,对CFRP开展了超声辅助钻削与普通钻削对比实验,通过出入口质量、内壁形貌分析,研究了超声振动作用对孔出入口、内壁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相比于普通钻削,超声辅助钻削时,孔出口处毛刺,分层等缺陷形式明显减少,孔内壁上的加工缺陷也得到改善.
大型液体静压转台的底部支承布局对于静压导轨平面度误差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研究如何减小转台在承载工况下静压导轨的平面度误差,在分析了转台底部支承布局相关参数对静压导轨平面度误差影响规律之后,提出一种转台底部支承布局重构方法.首先建立转台底部支承布局的参数化模型,然后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额定负载下不同转台底部支承布局下的静压导轨平面度误差大小.提取静压导轨平面度误差值,利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研究转台底部支承布局对静压导轨平面度误差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转台底部支承布局进行重构,重构结果表明静压导轨的平面度
由于SiCp/Ai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耐磨性好、耐高温和导热导电性能良好等优异性能,使其在工程应用中成为了传统金属的精良替代品.针对体积分数为45%的SiCp/Al颗粒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切削研究,建立切削仿真模型,从应力场的分布情况、颗粒的断裂与破碎机理以及切屑表面的裂纹扩展等方面对切削机理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铣削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 表明,颗粒的断裂与破碎主要发生在剪切区和工件与切屑的分离面,同时由于颗粒的存在会使切屑表面产生微裂纹,微裂纹的扩展是影响切屑表面形态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