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赠地学院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来源 :当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赠地学院是1862年美国联邦教育法案《莫雷尔法案》成功付诸实施的成果,对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美国赠地学院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建立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学院支持者们坚定办学立场,积极回应外界抵制;通过立法保障拨款,解决办学经费短缺困难;运用灵活策略,应对生源短缺困难;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加大建设力度,丰富课程与教学内容等措施,使得美国赠地学院最终建立并茁壮发展。借鉴其发展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加强立法保障,多方筹措经费;加强政策引导,坚定办学信念;保证稳定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服务产业在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和作用。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语言服务产业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方向。然而因缺乏国家扶持、人才匮乏及产业发展等层面上的问题,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在国际发展上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限制。对此,本文结合文化语言学的内涵,探究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问题,提出语言服务产业“走出去”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语言服务产业;“走出去
随着国家对职业启蒙教育的空前重视,加强开展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但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仍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黄金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职业启蒙教育发展薄弱、教师渗透职业启蒙意识淡薄、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缺乏资源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社会资源共享意识低、学校本身重视程度低。为破解小学阶段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的现实困境,需要通过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强化基于课程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元素渗透,拓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阵地,开展综合实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亦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与乡村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是开发乡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形式,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调查发现,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办学条件、管理体制和乡村人才供需矛盾问题亟待破解,具体表现为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布局不均衡、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生态相脱嵌等多维困境。为此,针对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及管理体制问题,需要启动中等职业教
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会福利特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力量、以规模式推进为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具有“补缺”旨向。为深入了解当前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模式与老年教育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对广州市11个区的居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福利性设计逻辑难以满足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的应然需求,“科层性”执行逻辑难以满足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的实然需求,政府供给和市场力量难以实现有机整合。从市场、政府和社会等层面,对我国现有老年教育服务供给模式进行重构,通过规划老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应从“为了乡村振兴”和“为了职业人才培养”两个视角思考其价值定位,据此确立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应从市场导向的“需求逻辑”和资源导向的“教育逻辑”向关注“人才发展逻辑”的转变,让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蕴含着“需求逻辑”和“教育逻辑”叠加的“人才发展”的双重逻辑。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和乡村形成合力,需要有制度保障和文化氛围,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推动,以这五方面的合力共同支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