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论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意义,并提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020020-01
1 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IT技术在制造技术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机械企业加快了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开始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缺乏自主创新技术与品牌的机械制造企业依靠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的机械制造业是难于维持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竞争环境,才有可能使我国从机械制造大国逐步发展成为制造强国。
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国际市场竞争提出的挑战,一是国际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曰益个性化,龙头企业纷纷实行“零库存管理”以降低库存风险,而这些库存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向配套厂家转嫁,二是许多机械制造企业纷纷致力于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对品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常常形式多于实质,尤其在许多细节方面做得不够科学合理。三是我国机械制造业依靠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成为制造大国,但这种优势属于相对优势和短期优势,因此,如何通过成本控制和提高生产效率建立机械制造企业持续的价格竞争优势,就成了制造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四是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领导的观念还停留在重销售产品,轻销售服务,因此必须通过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要决策新产品研制与开发,通过售后技术培训、维修服务来诊断产品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通过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诚信度。
2 信息技术在我国制造业中应用的现状
目前,把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相结合起来形成了CAD/CAPP/CAM技术,该技术从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制造模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特征,并对推动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在我国CAD/CAPP/CAM技术的普及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增值效益,CAD应用进入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多家示范企业,结合各自的特点,投入到CAD的应用中。
3 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及意义
为了实现“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追求目标,机械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差异化的企业价值定位和竞争战略,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当今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演变为快速、高品质、低成本和优质服务这四个方面。制造企业要建立和培育这些核心竞争能力,需要以产品设计能力,制造工艺技术、加工设备等工程技术为保障;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制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是通过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信息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水平。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集中管理。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和OA自动化管理系统,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以流程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能力。三是要通过协同产品开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4 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对策
由于机械制造企业所处行业、经营产品和规模差异较大,根据不同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将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分为品牌优势型、技术优势型和成本优势型的制造企业。对于同一行业领域,同样存在着品牌优势型、技术优势型和成本优势型的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应有相应的信息化对策。
4.1品牌优势型的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品牌优势型的机械制造企业的典型特点是品牌知名度很高,能够把握和引领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品种繁多的时尚产品,拥有强大的营销渠道,它们往往是同行业的领跑者和标杆企业,也是产品链的链主,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定价能力。对于品牌优势型的制造企业,其核心竞争能力在于产品的设计能力、产品的营销渠道、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产品的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加强客户需求管理和分销商的管理,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MS经营商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或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
4.2技术优势型的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技术优势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是指能够持续不断开发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拥有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可以为产品设计技术或者制造技术。对于技术优势型的制造企业,其国际化核心竞争能力在于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拥有核心的设计技术或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高级质量管理能力和优质产品服务水平,以产品研发过程的信息系统(PLM或PDM)为信息化核心,其他CRM客户管理系统、ERP工程资源计划系统、IVIES生产制造过程系统、OA系统需要与PLM或PDM系统相集成,从PLM或PDM系统获得产品数据、工艺信息,制造装配信息等。
4.3成本优势型的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对策。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多数选择成本优势的对策,通过对成本的控制,以低价的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和较低的毛利润,对于成本优势型的制造企业,其核心竞争能力在于产品制造过程的低成本控制和高生产效率,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信息化核心,其他MES、CRM、CAD/CAM、OA系统需要与ERP系统相集成,向ERP系统提供客户、订单、产品设计数据、生产制造数据,从ERP系统获取生产计划、产品库存、订单执行等信息。
总之,机械制造企业只有明确自身的产品优势类型,采取有效的竞争战略对策,实施切实可行的竞争方案,通过信息化系统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培育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020020-01
1 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IT技术在制造技术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机械企业加快了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开始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缺乏自主创新技术与品牌的机械制造企业依靠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的机械制造业是难于维持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竞争环境,才有可能使我国从机械制造大国逐步发展成为制造强国。
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国际市场竞争提出的挑战,一是国际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曰益个性化,龙头企业纷纷实行“零库存管理”以降低库存风险,而这些库存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向配套厂家转嫁,二是许多机械制造企业纷纷致力于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对品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常常形式多于实质,尤其在许多细节方面做得不够科学合理。三是我国机械制造业依靠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成为制造大国,但这种优势属于相对优势和短期优势,因此,如何通过成本控制和提高生产效率建立机械制造企业持续的价格竞争优势,就成了制造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四是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领导的观念还停留在重销售产品,轻销售服务,因此必须通过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要决策新产品研制与开发,通过售后技术培训、维修服务来诊断产品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通过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诚信度。
2 信息技术在我国制造业中应用的现状
目前,把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相结合起来形成了CAD/CAPP/CAM技术,该技术从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制造模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特征,并对推动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在我国CAD/CAPP/CAM技术的普及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增值效益,CAD应用进入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多家示范企业,结合各自的特点,投入到CAD的应用中。
3 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及意义
为了实现“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追求目标,机械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差异化的企业价值定位和竞争战略,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当今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演变为快速、高品质、低成本和优质服务这四个方面。制造企业要建立和培育这些核心竞争能力,需要以产品设计能力,制造工艺技术、加工设备等工程技术为保障;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制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是通过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信息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水平。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集中管理。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和OA自动化管理系统,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以流程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能力。三是要通过协同产品开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4 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对策
由于机械制造企业所处行业、经营产品和规模差异较大,根据不同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将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分为品牌优势型、技术优势型和成本优势型的制造企业。对于同一行业领域,同样存在着品牌优势型、技术优势型和成本优势型的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应有相应的信息化对策。
4.1品牌优势型的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品牌优势型的机械制造企业的典型特点是品牌知名度很高,能够把握和引领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品种繁多的时尚产品,拥有强大的营销渠道,它们往往是同行业的领跑者和标杆企业,也是产品链的链主,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定价能力。对于品牌优势型的制造企业,其核心竞争能力在于产品的设计能力、产品的营销渠道、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产品的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加强客户需求管理和分销商的管理,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MS经营商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或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
4.2技术优势型的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技术优势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是指能够持续不断开发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拥有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可以为产品设计技术或者制造技术。对于技术优势型的制造企业,其国际化核心竞争能力在于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拥有核心的设计技术或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高级质量管理能力和优质产品服务水平,以产品研发过程的信息系统(PLM或PDM)为信息化核心,其他CRM客户管理系统、ERP工程资源计划系统、IVIES生产制造过程系统、OA系统需要与PLM或PDM系统相集成,从PLM或PDM系统获得产品数据、工艺信息,制造装配信息等。
4.3成本优势型的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对策。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多数选择成本优势的对策,通过对成本的控制,以低价的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和较低的毛利润,对于成本优势型的制造企业,其核心竞争能力在于产品制造过程的低成本控制和高生产效率,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信息化核心,其他MES、CRM、CAD/CAM、OA系统需要与ERP系统相集成,向ERP系统提供客户、订单、产品设计数据、生产制造数据,从ERP系统获取生产计划、产品库存、订单执行等信息。
总之,机械制造企业只有明确自身的产品优势类型,采取有效的竞争战略对策,实施切实可行的竞争方案,通过信息化系统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培育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