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放存取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放存取是一种新的学术交流与出版模式,就目前学术界的发展状况而言,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培养社会高端人才学术研究的主要基地,开放存取在高校图书馆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以,开放存取的检索效率是高校学生用户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高校学生用户开放存取知识需求特征出发,从用户知识需求的角度为国内高校开放存取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开放存取;高等院校;图书馆
  所谓开放存取,主要是指通过公共网络可以免费获得所需要的文献,允许任何用户进行相关联的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检索以及获取在线全文信息,对论文全文进行链接并且进行检索活动。其用做原件的输入数据或者其他相关具有法律保护的途径,不受经济、法律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论文的作者有权利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以及作品被正确接受与引用。开放存取促进了学术信息的广泛交流。
  一、开放存取在我国大学图书馆应用的挑战
  首先,开放存取对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具有冲击性。开放存取在图书馆应用之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一直是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图书馆的日常发展之中,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理念。
  其次,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实行开放存取还没有得到全体读者的认可。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认识是以阅读、借阅图书为基础的,对于电子阅览、查阅资料以及进行学术研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贯彻。
  再次,我国高校图书馆对于开放资源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一般来说,大学图书馆的读者为大学生以及学校的教职员工。开放存取功能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阅读与检索资料的方式与方法,他们对于该功能的接触相对较少。
  最后,我国高校图书馆缺乏对开放存取的技术性研究。在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科研能力,也缺乏实现开放资源与馆藏资源的整合和加强开放资源的搜集与揭示的能力。而开放存取对于科研以及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较高,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
  二、开放存取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首先,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树立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思想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相关的管理。设立针对开放存取观念的管理方式,强化思想观念,以开放的资源共享为目标,建立全面的发展方向。
  其次,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宣传力度。随着认识的加深,大学师生会越来越认识到开放存取功能的便利,从而更好地使用图书馆的开放存取功能。
  再次,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提高对开放资源的认知程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应该加强对于开放资源的认识程度,对高校图书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增加数字化图书的数量和质量,完善检索功能,使借阅者能够通过图书检索功能较为容易地找到自己想要借阅和下载的资料。更加人性化地设置图书管理系统,让使用者在使用图书管理系统时不会出现陌生感,更不会因为对图书管理系统的陌生而阻碍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应该全面加强与周围邻近大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高校单一图书馆文献资源贫乏、重复资源过多的现象。通过与商业组织(图书商、出版社以及网络数据库等)的合作,完善图书馆馆藏图书内容,选精品、重质量,不断提高图书的质量,不仅仅在内容和形式上“百家齐放、百花争鸣”,还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足够的藏书,丰富书籍资源,打造图书馆知名度,加深师生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
  此外,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开放存取的技术研究,最终实现图书馆开放资源与馆藏资源的整合。要加强开放资源的搜集,建设具有特色的科学门户和知识库,全面强化高校作为学术机构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咨询互补体系。
  三、结论
  开放存取的概念是在网络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术信息资源共享的思想和机制。学术图书馆是学术交流和融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开放存取功能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学术互动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开放存取功能允许在网络条件下学术交流形式的转变,为师生提供了较为新颖的学习、授课以及学术交流的新型平台,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必将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夏南强,张耀坤.基于开放存取的学术信息服务体系初探[J].情报科学,2008(3).
  [2]王就元,吴漂生,邹佑云.我国开放存取发展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8(1).
  [3]李红春.开放存取与图书馆发展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08(3).
  [4]张云瑾.学术信息开放存取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
其他文献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典型样本和宝贵财富。本文从六个方面对焦裕禄精神在做好群众工作中体现出的内在规律进行梳理和论述,力求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