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体雄健力量的写照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sd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一种视觉享受,也是一种心灵感悟。原始人正是从客体存在物对感官的刺激引发的快乐情绪中,感受到了美的力量。汉字“美”字本身就是华夏民族对美的感受的形象产物。
  “美”是一个象形字,有人认为“美”是大羊,把它定位在口味美;有人认为是“大”(表示成人)和图腾形象(羊)的集合,体现了图腾美(见右下图)。我们比较赞成后一看法。从甲骨文字形体看,美字的下部是孔武有力的成熟男子,上部是以兽角为主体的图腾物。显然可见,人们对“美”的最初观念正产生于对雄健力量的崇拜。
  从生命运动角度看,美是物质运动和客观世界和谐匹配的感觉标志;从精神的基本属性看,美是超越于感性表象的一种心灵享受。因此,只有人类,只有人类精神,才存在美的特性。所谓“美感”,动物没有这种高级形式的“感”。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美”的古文字形态也可见一斑:
  “美”是一个非常具有对称美的会意字,从羊从大,“大”是指成熟的男子,“羊”是原始图腾物,完全是一幅狩猎勇士的英雄美形象。这是从视觉上可以感受到的形体美,引申指对他者的美的感知,如美女、美色和美好;进而引申指味觉上感受到的甜美、甘美;又引申指心灵上的感知,如赞美、美观、优美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方式发生变化,信息内容也开始朝着片段式碎片化的方向发展,讲究知识信息的微小化,由此创造了基于互联网的微时代。笔者结合高职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过程中,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习作本
利用人工静态模拟试验,研究基质级配方式对自主设计的生态介质箱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其对水生植物的N、P积累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组对污染
磨炼——磨练  “磨炼”与“磨练”读音相同。动词。指(在艰苦的环境或完成繁难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如:年轻球员不经过国际大赛的~,是难以成才的。它们是同音同义异形词。  “炼”本义为冶炼,锤炼,引申指“通过实际工作或其他活动,提高品质、技能、身体素质等”;“练”本义为将生丝煮成熟丝,使其洁白柔软,引申指“反复学习,以求纯熟”。  二者的共点是,通过一定手段除去杂质获取纯度,故“炼”与“练”相通。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