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渐入佳境

来源 :中国电子商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医疗信息化状况到底如何?在“非典”之前,恐怕没有多少人关心这个问题。就是在“非典”之后的2003年年中,本刊曾想邀请专家对这个问题发表演讲,但也遭到婉拒,后来专家盛情难却,就说“中国的医疗信息化现状实在是没什么可讲的!”但在10月份以后,有关医疗信息化的研讨会多了起来,虽然研讨会的现场不能与其它热门研讨会的现场相提并论,但至少说明,医疗信息化建设已渐入佳境。12月1日-2日,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委托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制定的中国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项目正式启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围绕着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医疗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卫生部信息中心曾对对全国各地6921家医院进行过调查,结果已有2179家医院建立了HIS系统,占被调查总数的31%。该项调查分析显示,华东地区80%被调查医院已经在应用HIS,西北地区只有20%;省级以上被调查医院80%建立了HIS,而县地级医院只有35%。由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医疗信息化的成绩是可喜的,但也暴露出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
  不久前,卫生部信息化中心主任饶克勤指出,我国医疗信息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的HIS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二是HIS系统模型构建和整合存在技术障碍,应用系统彼此独立和封闭;三是医院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人才奇缺;四是可能一家公司承担一个医院所有软件的开发,缺少竞争可能导致实施的质量不高。他认为我国现今医疗信息化主要主要集中在HIS系统建设上,影响医院HIS建设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资金缺乏、尚不需要、怕系统太难、没有时间、领导不重视等。概括起来可归纳为资金不足和对信息系统的认识不足两类。
  
  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说起来,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相比其它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并不晚。
  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关注信息化建设。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作出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指示。"863"计划中,把信息技术列为重点开发的高技术领域。199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以统一领导我国信息化建设,1996年联席会议改组为负有更多职能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近期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要点。1998年3月,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同意在原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入信息产业部。以后将由信息产业部统一领导、部署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自1993年国家明确提出信息化建设以来,我国政府为建设国家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和推进国家信息化进程首先提出了"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接下来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金"字号工程,如"金税"、"金农"、"金企"、"金智"和"金宏",1995年卫生部提出"金卫工程",1998年10月,"金贸工程"正式启动。这些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江总书记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医药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信息化建设。
  
  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具体在三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如下:
  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我国于70年代后期开始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是我国最早开发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医院。80年代,我国医院计算机应用已很广泛。这一时期我国医院计算机应用基本分三种情况:一是单机应用,主要从事事务管理,项目间相互独立,数据不共享。二是子系统应用,在子系统内的数据共享,如药品、财务、住院等管理系统。三是计算机网络和应用,有些条件较好的医院对HIS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前期性的工作。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医药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 MI)的发展,HIS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1993年初,"中国医院信息系统(CHIS)"被国家计委列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系统经过四年多的建设,然后投放到了市场。CHIS是一个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医院海量数据快速处理;具有模块化结构,可扩充、可剪裁、可伸缩,界面友好,易学易用,适应不同医院的发展需求。
  二、远程医疗。远程医疗会诊咨询系统是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金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学基金会受国际医学互联网络协会和国内外企业单位的委托,组建了中国远程医疗会诊骨干网。骨干网联通了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40家部属、省属重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省属重点医院,基层网联通约50家地、市、县级医院。解放军总后勤部在远程医疗会诊方面,进行了多种技术方案的论证和试验,还有些医院利用ISDN专线的电视会议系统和可视电话系统,开展与国内外有关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疑难病例讨论及远程医疗会诊等试验。
  三、医药信息网络。医药信息网的建设是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据1995年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共同开展的全国信息资源调查统计,全国大约有3000个数据库,医药行业有38个,数据在10万条以上的库全国有100个,医药行业占3个。其中"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的库容量已达15万条以上,居科技文献库的前列。该数据库已于1996年接入"中国医药信息网",并于1996年7月开始上网服务。1996年上半年建成的"中国医药信息网"是一个综合性的医药信息服务网,主要提供医药信息发布和联机检索服务,于199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1997年1月正式运行。目前,"中国医药信息网"在网上发布最新医药综合信息和医药商情信息,开展多项联机检索与咨询服务,用户可以检索"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医药发明专利数据库"、"医药科技成果库"、"全国药品、药用化工、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库"、"全国医疗器械商品数据库"等信息。随之,中国中医药信息网、中国医药信息专业网、中国医药网、国讯医药信息网、中国医学信息网、中国医院信息网等也陆续投入运行,此外还建设了一批地方医药信息网络,至此初步构建成我国医药信息网络的雏形。
  
  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据饶克勤主任介绍,鉴于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下阶段我国将采取以下策略和步骤:
  一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策支持;二是逐步完善HIS系统结构的规范和标准;三是建设重点逐步由MIS向CIS、PACS和OA转移;四是立足国情,技术方法和标准与国际接轨;五是做好医院信息网络规划和建设;六是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
  要发挥卫生行政部门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医疗卫生信息化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制定功能规范和信息标准;进行市场引导和实施准入(许可证)制度;做好产品质量监督的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包罗教授提出,现阶段我国应把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列为重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完善SARS等疫情专报和分析预警系统;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由于医院掌握着我国最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始终参与突发事件处理与医疗救治的全过程,是突发事件中病人个案最详尽的临床数据的拥有者。因此,扩大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建设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和互连互通,使之成为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实施医疗救治的真实可靠的情报来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最具优先权和最具可行性的实事之一。
  
  医疗信息化的商机
  
  李包罗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工作包括: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委托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发展与实现框架标准;国家科委启动中国实施PACS标准项目;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在实施疫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中,涉及到大量疫情报告、传染病个案、传染病、重大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集与报告工作流程的标准制定工作;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建立了管理与临床融为一体的综合医院信息系统;北京宣武医院在北京市属医院中率先实现门诊病人持卡就医;天津泰达心血管医院实现了新医院、新流程、新系统,全院信息化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广州军区总医院在电子病历的开发与实施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珠海市正在探索建立以中医医院信息系统为中心节点的区域卫生信息与医疗服务的新路子;PACS的开发与应用方兴未艾,上海瑞金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一大批医院的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已经在临床应用,并获得良好效果;清华智方的LIS系统已经在超过2500家医院使用。
  国外的一些公司,如微软、GE、思科、西门子、飞利浦等均十分看好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市场前景,在各种各样IT展览会和研讨会上,经常能看到他们的展台上与医疗信息化相关的产品。现在,这些产品已经走入国内市场,有的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比如,GE的Centricity PACS和Centrinity Dragon RIS已经在不止一家医院使用,LG的Infinitt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据称也已获得内地的首家订单。美国的InterSystem在上海成立了独资公司,试图增加中国Cashe的应用比例;3M正在寻求DRGs在中国应用的突破口;奥迪玛(Advanced Medinfo System)价格不菲的手术室、ICD等临床应用系统的销售业绩也备受关注;德国Norcom的高效、高可靠性平台、Holistic Hospital System和Mylius的图形化诊断编码系统均在千方百计试图打入中国市场;新加坡SCS的基于Unix、Oracle、J2EE、Web Sphere和IE Browser平台的HIS受到高端客户的青睐。
  另外,已经出台了一批信息标准,如ICD-10、药品、手术、设备、检查、收费项目、医疗机构等分类与编码,中国疾病名称、中医诊断等信息标准逐步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翻译了HL-7、DICOM3、SNOMED等,成立了中国卫生信息标准工作委员会,并开始开展一系列工作。
  
  HIS是2004年的重点
  
  李包罗教授指出,总结过去十年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历程,可以说放手鼓励市场竞争的方针是成功的,导致了今天HIS系统快速增长、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但缺少集中规划和协调统一又成为今天HIS市场混乱、高失败率、信息交换困难的根源。医院信息化的推动有些方面可以依赖于市场的竞争,像平台的选择、功能的扩展和完善、质量和服务的提高与完善、性能价格比的优化等。而有些则不是靠市场竞争可以实现的,像竞争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信息表达和交换的标准化、管理和诊疗流程的规范化和统一、医院IT专业队伍的配置与培育、信息服务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合法化、机内信息的法律认可与安全性要求等。SARS过后,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行业主管在标准的问题、规范的问题、统一的问题、合法性的问题上应该负起的责任。
  他说,市场机制与集中统一是HIS腾飞的二个翅膀,缺一不可。现阶段,在我们面临医院信息系统的大发展和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大规模建设的时候,更应该强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组织、规划、规范和协调责任。
  
   2003年医疗信息化大事记
  
  ●SARS期间小汤山系统的成功建设与运行;
  ●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起步;
  ●CIO峰会首次设立医疗卫生信息化论坛;
  ●中国信息化会议举办医疗卫生论坛;
  ●2003年8月,中国医院网络大会在北京召开,有400多人参会,论文质量、学术氛围、展览规模均可称国内一流;
  ●2003年9月,卫生部举办"2003年卫生与健康医院信息化论坛";
  ●2003年12月1日~2日,中国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项目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
其他文献
为了运架一体机具有最佳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其主梁设计采用变截面形式无疑为一种可取的方法。为求得变截面主梁的挠度,本文以虚功原理为基础,应用求结构一点位移的单位载荷法推导
海淀新区开发战略可以概括为"五新"、"四化"、"三高"、"两家".其中:"五新"即"五新"特点:观念新(以人为本);体制新(开发区+社区);结构新(弹性、轻型);功能新(可持续发展);形象
当今社会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语言,在交流和交往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英语学科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应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英语应用能力意义入
今年12月,我国将正式开放外资银行的人民币零售业务.网点作为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最重要的渠道,如何改善网点环境、优化业务流程和系统、提升客户体验以应对竞争,成为中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