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责任与经营判断法则的运用——从我国台湾地区“司法”判决看经营判断法则的发展

来源 :证券法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shucheng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营判断法则发轫于英美国家,目前已流行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之审判实务,我国台清地区亦不例外.经营判断法则的功能何在?适用要件如何?原告或被告谁应负举证责任?我国台湾地区法院判决是否具有预测可能性?另外,刑事责任案件的被告或行政责任案件的“行政义务违反人”可否也以经营判断法则作为抗辩?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营判断法则的立法趋势如何?我国台湾地区政策如何选择?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研究之所见,以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新《证券法》实施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表决代理权征集制度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当前立法工作的重心应是建立和完善非对抗性征集和表决代理权竞争两个层次的制度体系.前者
德国《有价证券交易法》第44条规定了违反权益变动披露义务的股东失权制度,对该项制裁措施的要件构成和效力范围、效果作出了明确规制.然而,股东失权制度在德国广受不符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