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的学习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就需要我们做好总结。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策略
  一、做一个错题本
  我给同学们一个公式:少错=多对。如果做错了题目,不管发现什么错误,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错误,都收录进来;我相信,一旦你真的做起来,你就会吃惊地发现,你的错误并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有很多错误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犯了,甚至更多次!看着自己的错体集,哎呀,太触目惊心了。这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好地方,更是一个提高成绩的好方法。复习越往后,在知识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小,而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增长空间。如果你还没有这个习惯,那么,就去准备一个吧,收集自己的错误,分门别类,然后没事的时候就翻一翻,看一看,自警一番,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准备一本合适的参考书
  不要迷信参考书,参考书不要很多,有一本主要的就足够了。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市场上很多参考书卖得很好,都挂着某某名校名师的牌子,鼓吹的有多么多么好,结果,不少同学在眼花缭乱中拿了一本又一本。其实,我们在学习、复习中时间很有限,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更有限,在这些有限的时间,朝三暮四,一会儿看这一本参考书,一会儿看那一本参考书,还不如不看。把课本的知识结构、知识要点烂熟于心,能够在很少的时间里把一科知识全部回顾一遍。能做到这点,要比看一些参考书要重要得多。总之,一句话,抓住最根本、最主要的,不要盲目地看参考书,特别是不要看很多参考书。
  三、正确对待遇到的疑难问题
  首先是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也要弄明白自己不会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决不奢望不遇到难题,但是,也决不允许自己不明白难题难在哪里。
  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可以采取讨论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最终解决那些难题;解决绝不是你原来不会做的通过别人的幫助会作了,而是,在会作之后,回过头来比较一下原来不会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否则,就失去了一次提高的机会,做题也失去了意义。
  四、力争做到“跳出题海”
  大家一定非常关心这个题目,因为物理难懂,化学难记,数学有做不完的题。但题目是数学的心脏,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题目太多了,好像永远也做不完。试试下面的方法,第一,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分析一下每道题目都是怎么考查的,考查了什么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第二,继续做题时,完全不必要每道题目都详细地解出来了,只要看过之后,可以归入我们上面分析过的题型,知道解题思路就可以跳过去了!这样,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把握其考试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提高。
  五、学习考场制胜的法宝
  首先是要摆脱心理上的恐惧,可以这样提醒自己,“害怕什么呢,不管有多难,大家都和我一样。”这样自我心理暗示一段时间之后,心里就坦然平静多了。其实学习和考试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学或考得怎么怎么样,而是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这也是超水平发挥的前提。其次,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和考试策略,做到“宠辱不惊”,特别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紧张。考试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旦遇到一个题目,做了好长时间还无法解决,就焦躁不安,严重影响后面的做题,进而也影响考试的成绩。
  六、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他文献
摘要:过去的课堂是教师“一言堂”,只是一味的压迫与灌输,没有关注学生的感受,没有从内心去激励学生爱学习、参与学习。因此,只有改变这种方式,改革学习评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在生物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能动性 科学精神 素质教育 核心  第一设计新奇的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以感知认识为基础的,所以,利用新奇的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的历史课从传统的满堂灌输转向启发疏导,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思维素质,课堂提问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效果如何,提问的设计与提问的运用是关键。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要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心理  现代的高中生有以下三方面学习历史的认知心理。一是他们已有的学识。一般来说他们在初中阶段多多少少学习了一些历史知识。现在电视等媒体也通过各种形式向大众进行历史教育,如央视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学生是学习是主人,是具体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主体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动地构建起关于客体的认知。教师“教”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学”。因此在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尽可能的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空间  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有
“老师,我的铅笔不知被谁偷走了?”“老师,他又打我了。”“老师,他又骂人了。”这是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开学一周内发生的事情。唉!为什么我对他们讲了很多道理,却还接二连三的发生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反复查阅资料,总结自己以前的工作得失,使我认识到单从教学中干巴巴的说教,学生前学后忘,即使是金玉良言,也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让学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从而将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而现在高中有些语文教师对语文诵读不够重视,这种轻诵读的做法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关键词:语文 诵读 影响 作用  1.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要实现这个目标,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诵读教学是可达到的。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
摘要: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任务,也是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但是有些数学教师却错误地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政教处、团委、班主任的事,与数学教师无关。也有些教师虽然也曾尝试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由于缺乏研究,又急于求成,往往稿成政治口号加数学概念或公式,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不但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感。所以,研究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首先要弄清楚数学与德育的关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知道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然而,长期以来,学生作业的批改方式千篇一律,遇到对就打“√”,遇到错就打“×”,批上Good, Better, Best,然后签
摘要:每个人从出生他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如果幼儿时期没有得到好的教育,他的善良本性也许就会丧失。所以说,幼儿的德育教育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培养我们幼儿良好的品质、爱国情感,不仅能让孩子的自身素质提高,对孩子的未来工作以及生活都是有着很好的作用。大方面讲,更能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对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起着巨大的点击作用。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孩子虽小,但他们是具有可塑性的,在孩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