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扭动运动阶段)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早期预测价值的进一步探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扭动运动阶段)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治,并完善GMs质量评估且随访至12月龄的高危儿,应用临床对脑瘫患儿的诊断标准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评定12月龄高危儿的运动发育结局,进而评价GMs扭动运动阶段异常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196例高危儿中,扭动运动阶段[痉挛-同步性GMs(cramped synchronized,CS)+单调性GMs(poor repertoire,PR)]对运动发育迟缓、脑瘫的预测效度分别为敏感度94.44%、特异度23.03%、阳性预测值11.04%、阴性预测值97.62%;敏感度100%、特异度21.88%、阳性预测值2.60%、阴性预测值100%。其中扭动运动(PR)对运动发育迟缓和脑瘫的预测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92.31%、100%和98.18%、100%;扭动运动(CS)对运动发育迟缓和脑瘫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100%、95.81%、100%和100%、95.31%、100%。

结论

GMs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具有较高可信度,尤其痉挛-同步性GMs对运动发育迟缓及脑瘫患儿的早期筛查具有较显著价值。

其他文献
腺病毒肺炎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常见的肺炎类型,其预后较差。抗病毒治疗是腺病毒感染的病因治疗,但目前手段有限,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及其衍生物、西多福韦及其衍生物、利巴韦林等。其中西多福韦及其脂质衍生物在体内外对腺病毒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但仍需要更进一步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支持。因此,腺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仍任重道远。
目的探讨山豆根中毒致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5例山豆根中毒致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头颅MRI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15例山豆根中毒患儿,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12岁,8例以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起病,7例以神经系统症状(头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最严重的肺部疾病之一,也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BP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对于该疾病预防性及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也十分有限,但目前已经在血液、肺泡灌洗液、呼出气体冷凝物、尿液等体液中发现多种生物标记物用于早期识别BPD的高风险患儿,以及预测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目的分析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方法总结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NICU 2012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80例ELBWI的病例资料,包括孕母情况、新生儿诊疗过程及其预后。结果ELBWI 80例,存活35例(43.7%),死亡45例(56.3%),死亡组中35例为放弃治疗后死亡,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诊断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儿的临床表现、预后及基因突变表型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确诊为HLH的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8例家族性HLH(familial HLH,FHL)患儿的基因资料进行汇总,分析HLH患儿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及FHL患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在pH值<7.20时,诊断窒息的相应的乳酸(Lac)及碱剩余(BE)值的界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北京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2 518例产妇,对其围生期一般状况、生产方式进行统计。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声啼哭前采集脐带动脉血,测定血气,研究影响脐动脉血气的围生期因素及pH值<7.2时,脐动脉血气中Lac及BE的界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脐动脉血气中La
目的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TcpCO2)监测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撤机后的应用,进一步指导VLBW和ELBW拔管撤机后的呼吸管理。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
期刊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建立规律、有效的呼吸,导致其出现缺氧现象,进而引发低氧血症、酸中毒以及高碳酸血症的一种临床疾病,严重者可造成患儿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智力障碍、脑瘫,甚至死亡。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是一项简便、无创,且易于实施的用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技术。虽然,目前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窒息复苏后患儿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估,但有关其发病机制、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结合超声检查,为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早期选择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早产儿预后。方法选取哈尔滨市儿童医院NICU 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