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d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新英语课程标准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它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从根本上摇撼了传统旧有的课程与教学方式。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的习惯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但在很多农村学校,却因种种原因,课程改革却不容乐观,进展缓慢,似乎是在“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的理念无法渗透到教学当中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改推进的步伐。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英语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
  尽管这几年来各种形式的英语培训一直在进行,教师的素质较以前有了提高。但是,新课程的高要求仍然使教师普遍面临新的挑战。因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受过英语专业培训,他们原来是教其他学科的,这部分教师现在也任教班级偏多,跨级现象普遍,如今要面临这种挑战就会感到吃力。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很明显,这支实施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知识结构陈旧的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他们在课改中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这样,不仅会制约阻碍课改的进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入门时语音语调就没能得到正确的规范引导,这样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丧失兴趣和信心。
  二、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理解不深透
  采用PEP教材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听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的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会学不会用。现在的学生在听说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还会把学到的语言与别人交流。但是,由于这套教材比较强调语用功能,而在语法方面,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同时,语音作为一条暗线编排在Part C(即选读)部分,给师生造成错觉,认为此部分内容不一定得掌握,可教也可不教。因此,学生在语音语法知识学习方面极其薄弱,而这给高年级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一定障碍。拼读能力欠佳,主要表现在写作和阅读这两方面。
  三、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造成课堂游戏、活动有趣,但课堂效率不高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强调操作与探究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个性化经验和学习乐趣很有意义。但实践中,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将课改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为活动而活动,为感性和兴趣而活动。课堂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一个,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是玩得很开心,实质上忽略了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并没有真正掌握应学的知识,明显弱化了教学目标。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中这种情况出现很多,课堂上非常热闹,但学生收益很少,情绪高度兴奋,浪费了很有效的学习时间。
  四、课时量安排少,英语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巩固
  按照省、市关于课程课时安排规定,高年级每周只上3课时英语,一、二年级每周有2课时英语,虽然大部分学校自行对高年级增加到4课时,而作为一门外语,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时间保障是很难成为熟悉的语言的。大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主动复习巩固的良好习惯,仅凭这几课时教学任务完成起来效果并不太好,质量没有一定的保障,不利于学生强化记忆,容易让学生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五、在农村,学校、社会、家长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认识有偏差
  小学英语教学在农村实施几年来,学校师资明显不足。学校班额多,而任课教师又少,大部分教学活动难以收到实效。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与城市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确有着很多方面的差异,例如:家长素质、家庭环境和学校条件、语言的应用环境等许多客观因素都是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教师布置学生要巩固的英语单词却完全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却对英语有些恐惧感,在家庭中孩子的父母没法能协助老师共同督促其子女完成所学的内容。在学校课程安排中,我们英语科课时少,任务重,跨级和跨班太多,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效果难度较大。
  农村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常规教学,并继续以教研科研为载体,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要求教师加深对教材的认识,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最终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积极推动学校定期开展英语学科的听课、评课、校本教研、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定期学习探讨英语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活动,定期开展英语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进教学改革。
  (二)、加强理论学习,加大教师特别是转岗、外聘教师的培训力度,优化教师队伍
  争取政府支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尽量系统地培训相关教师。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小学英语教学。鼓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分析当前英语教学形势,引起学校行政领导重视。
  (三)、必须加强对家庭、社会各界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为英语课改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课改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与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家长对子女学习的评价,影响到学校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家长、社会明白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明白新课改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引导和激发他们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情感,与学校相互配合,为子女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鼓励和引导子女全面地、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
  新课改已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农村小学的新课改尤其是英语学科步履艰难,任重道远,只要全体教师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师资安排和设施配备向农村小学倾斜,农村小学的教育也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灵活就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规模日益扩大,逐步成为促进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这个庞大的就业群体是
【摘要】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既继承了本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又兼容了部分的楚文化蜀文化以及明清以来的汉文化,形成了丰富的土家文化。他们的古代歌谣、神话故事、口头散文、诗歌,摆手舞、打溜子、花锣鼓、哭嫁歌、是土家族有代表性的艺术之花。研究土家族民歌分类,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家;民歌;分类;探究  一、土家族民歌的特点  “土家人爱唱歌,
近年来,建筑行业整治频繁,从建筑行业两年质量行动的开展,到“四库一平台”上线,从营改增的强势推行到全国劳务用工平台上线,行业整治由面到点持续深入,不断倒逼行业企业走向
期刊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像深圳这样的沿海开放地区或内陆的大、中城市,到劳动密集型企业谋生。但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营日渐艰难,加之新一代外来务工
【摘要】课堂提问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并引导学生的思路。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实施,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填鸭式灌输,而是转变为由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结束过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中所处的相对被动地位,以凸显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这一层面上而言,课堂提问作为组织教学、启
【摘要】当今社会现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而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等优势。选择和使用现代媒体省时、有效并且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把现代教学传媒技术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谈谈本人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以及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整合;实践;问题  信息时代(即e时代)的到来,以强大的冲击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高中英语教学也受到
多年的农村初中教学,使我在实践的生活中我学有所得。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以经济为主流的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尤感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有很多弊端,有效教学也势在必行。  一、三大弊端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1)班额过大  每班平均人数在50—60之间。班级过大,成员过多,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就减少了,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就会使少数学生感到被老师与班级冷落,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于抵触情绪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兴趣十分重要,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英语学习,学校效果往往会更好。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良好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果。本文论述了英语教学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关键字】课堂;英语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英语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融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