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平宁小鹰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兄弟的努力
  意大利波米里奥飞机制造厂位于都灵,由一对早年投身机械制造、后来转入航空业的波米里奥兄弟投资创办。最先决定转战航空业的是哥哥奥特里诺,其后弟弟阿历桑德罗也表示跟进。
  地处意大利北部的都灵得风气之先,算是全意大利最早兴起飞机制造业的地区之一,意大利航空史上最初一批出色的飞机设计师可以说都是从那个时期起步的。当然这些人志向不一,有几位只是满足于在某一家企业里找到职位,而奥特里诺·波米里奥却搞起了自己的公司。波米里奥兄弟来自一个工程师世家,奥特里诺此前曾当过兵,他告诉阿历桑德罗:在开办新工厂的同时,就要推出一种能卖得动的新式飞机。
  从那时的一般情况来看,都灵地区的飞机制造厂起初是热衷于跟进法国法尔芒公司的后推进式飞机设计,而从1916年下半年开始,又把模仿的对象换成了在欧陆上空表现出众的德国牵引式双座飞机。波米里奥公司的设计多少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不过和同地区的其他类似的飞机制造厂相比,其设计思路相对比较具有原创的精神。
  在聘用了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飞机设计师科拉迪诺·达斯卡尼诺之后,初创的波米里奥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正确发展的道路,于1916年9月就实现了自己首款飞机的试飞。波米里奥兄弟将这款新机定名为波米里奥C.1,后来也称为波米里奥PC。这就是波米里奥系列侦察机的起点。
  波米里奥PC是一种单发双座双翼机,两个敞开式座舱采用前后串列布局,其中飞行员在前,观察员在后。在为后座观察员加装了1挺机枪后,这就成了一种武装侦察机。该机的设计思想在意大利尚属新潮,而其所使用的1台菲亚特A.12型260马力(191千瓦)发动机也是当时意大利本土最出色的新型发动机之一。因此,波米里奥PC很快就得到意大利航空队的青睐,于1917年春天开始全面装备前线中队,而累计追加的订单很快就达到了670架的规模,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改型机的新机会
  虽然首次试水军用飞机市场就大获成功,数百架的订单也让波米里奥公司的运营状况良好,但是PC武装侦察机本身却很快出现了麻烦。原来,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一度号称“比所有本国同类机型都要飞得快”的波米里奥PC暴露出在空中极不稳定的缺陷,如果由新人来驾驶这种飞机,他就简直是在冒极大的风险。
  对此不敢怠慢的波米里奥兄弟立即对PC的结构进行复盘,并很快拿出了改进方案,主要内容是修正了发动机罩的外形,同时在机身后部加装一具腹鳍,以此来提高其在飞行时的稳定性。改动之后的飞机由是成为波米里奥公司的一款新产品,称作PD型武装侦察机。第一架波米里奥PD在1917年6月完成。
  颇为走运的是,由PC改进而来的PD生逢其时,它正好赶上意军的新一轮侦察机招标。首架PD试飞前不久的5月4日,意大利航空队总监刚刚向包括波米里奥在内的多家本土飞机设计厂发出邀请,希望“研发一种速度和载荷都比现装备机型上一个台阶的侦察机”。
  波米里奥兄弟立即以PD应标,其竞争对手包括安萨尔多SVA型飞机。虽然后者在飞行速度上略占上风,但波米里奥PD的好处是交付早,而且生产线是现成的可以马上批量生产。
  在6月22日的公开展示中,波米里奥公司的首席试飞员阿迪里奥·巴尔迪奥利驾驶着PD原型机从都灵飞往热那亚,然后又从那里飞返。这次折返飞行给到场观察的军方代表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不久后便拍板购买,第一步就是把尚未完成的PC合同(已完成了订单数的70%)直接转化成了PD的新订单。
  更新的型号
  受到PD入选成功的鼓舞,波米里奥兄弟再接再厉,就在PD进入批量生产的同时,又推出了一款更新的改进型,这就是PE武装侦察机。
  PE延用了此前PD型的机身整体布局,和PD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对尾部进行了重新设计。另外,PE还引进了动力提升的菲亚特A.12bis发动机,这是一款输出功率达到300马力(221千瓦)的6缸直列发动机,对波米里奥侦察机的性能自然大有帮助。
  接触过这一新型号后,军方对其也是极为肯定,于是PD和PE这两款机型便暂时进入平行量产,预计最初几个月两种机型的交付量可达到50~70架的规模,之后产能便将完全转移到后者。到一战结束时,波米里奥总共完成了545架PC和PD,至于新型号PE,它原本为波米里奥赢得了1000架的大订单,但是生产进程却不那么如意。
  本来,意军总司令部在1918年2月24日雄心勃勃地指出“很有必要组建40个侦察机中队”,这对于相关厂家来说都是重大利好。按照司令总的具体安排,特殊用途的炮兵观测机将由SIA 7B型担纲,而其他的战术任务则需要至少480架新的侦察机。另据意大利陆军估计,其一线的7个集团军应该各单独配备1个远程侦察机中队(12架)和1个侦察机分队(6架),其中远程侦察机的理想选择就是波米里奥PE,而侦察机分队则将装备安萨尔多SVA型飞机。
  可是这个预案后来未获通过,到修订案于3月17日发布时,装备的规模已有了显著的缩减。最终确定的是以3个战略侦察机中队装备安萨尔多SVA型、12个陆军侦察机中队装备波米里奥PE、24个军属侦察机中队装备SIA 7B型。这样一来,PE的千架订单显然产能过剩,于是军方在1918年8月22日将合同修改为500架,而到一战结束前夕,波米里奥总共交付了411架。
  “召回”返修
  波米里奥以很高的效率不断交付着新机型,然而前线部队在接收了PD和PE并使用一番后,却并没有产生什么太好的印象。甚至有一种说法开始在飞行员和观察员当中流传开来:“要我说,我可不会推荐这种飞机。”   关于波米里奥侦察机的不良印象始于早些时候的PC,该机最先“赢得”了难以驾驭的名声,而这个不良传统又在后续机型身上延续着。而事实上,机组的抱怨并非惯性思维使然,糟糕的是,波米里奥的新机型确实存在结构强度的问题。
  1917年11月27日,编号为6900的PE侦察机在初抵前线后的一次初飞中,居然发生一侧机翼折断的事故,导致驾驶该机的第139中队飞行员马西莫·马蒂诺当场身亡。这一事件使得已经送达前线的所有PE全部停飞,接受机翼牢固度的检查。后来,据已经接收该机的7个中队反映,他们普遍发现了机翼存在的可怕隐患,主要是机翼和机身结合部的部件有设计缺陷。
  极为恼火的意大利航空队于1918年1月17日责成波米里奥“召回”所有已交付的飞机,并做更换部件的处理。好在知道这次事关重大的波米里奥兄弟在几天前就已经完成了新部件的设计,从而在2月就展开了更换工作。这次“召回”工程相当辛苦,所有飞机均要去除机翼蒙皮、增设加强结构、重新配置机身结合部、然后再罩上新的蒙皮并上色。由于这项费劲的工作持续数月之久,也影响到了一些飞行中队的训练与作战。比如,本应于1918年年初组建完成的第25中队直到当年5月仍处在无飞机可用的状态。
  可是,在解决了机翼结构的问题后,前线的波米里奥侦察机仍然有着居高不下的事故率!据统计,1918年7月和8月,因事故导致损失的波米里奥PD/PE飞机分别有49架和41架之多。意大利飞机在这两个月总共因事故损失了223架,也就是说波米里奥居然占到了其中的四成。9月份,波米里奥飞机因事故损失了22架,这个绝对数字相对较少,但仍然占到全月事故损失总数的30%。
  针对这一情况,公司方面起初认为是新机交付过程中新人不熟悉所导致的,但后来派出技术人员仔细检查后发现,导致事故的主因是PD和PE都存有“头重尾轻”的毛病,机身整体配重不平衡,所以易在飞行中出现偏差。于是只得又来了一次“召回”,先是增加机身后部的配重以求平衡,后来还干脆对196架PE实施了双操控系统的改装,这样一来,观察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独立或辅助驾驶,以此来提高飞行稳定性。最后,还应军方要求赶制了50架PE教练机,以便人员掌握这种“难以驾驭”的机型。
  上述“召回”总计耗资22.7万里拉,在当时是相当可观的数目。波米里奥公司方面认为这笔费用应该由意大利航空队来出,但是后者予以坚决地回绝。于是波米里奥俩兄弟只好自己埋单。
  战场上的波米里奥
  各种型号的波米里奥侦察机在意大利航空队中装备了多个中队,有的是完全使用PD或PE,有的只是装备了数架而已。
  最早的使用者包括第131和第132中队,它们从1917年7月开始用新机替换掉了手里的PC。到了8月1日,第132中队就遇上了一桩罕见的事故:3803号PD侦察机在躲避两架敌方战斗机的追击中,后座机枪的可旋转支撑架突然脱落,而且连带将可怜的观察员斯卡帕拖出了座舱,结果他一头摔死在地面上。
  第131中队在和敌机交战时颇有收获,于10月26日和29日分别打下了1架奥匈的战斗机。而在此期间,该部的1架PD被多处击中后仍成功迫降,地勤人员从这架飞机身上数出了345个弹孔。
  进入1918年后,这两个中队霉运连连:先是驻帕多瓦的第131中队在1月4日遇到空袭,结果损失了全部补给品和备用部件;接着驻卡索尼的第132中队在次日遭到空袭,结果只剩下1架波米里奥PE尚能正常使用。
  和上两个中队相比,番号相连的第133中队的表现就乏善可陈了。这个中队于1917年9月投入作战,在10月4日和27日分别被敌军地面炮火各打下1架,然后在从都灵接收飞机的交付飞行中又损失了更多。截止到1918年上半年,这个中队总共才出击了68架次,因为如此懒散的表现而被勒令解散。
  于1917年10月开始行动的第134中队的表现就要积极得多,该部在两个月内就出动了44架次,而且还有几次客串轻型轰炸机的经历,该中队的PD和PE在投完弹后又和敌机交战,并且不落下风。到了1918年9月,该部分为A小队和B小队分别作战,其中B小队移驻贡贝托城以支援当地的英军作战。但就在这个月的17日,该小队的指挥官阿德里亚诺·巴龙上校被奥匈飞行员弗朗茨·彼得击落身亡。
  除了一批陆军航空队的单位,意大利海军也使用过PE侦察机。为了填补新型水上战斗机交付前的空缺,意海军意图组建3个波米里奥小队,对奥匈的水上飞机作战。其中第1小队以格拉多为基地,于1917年8月开始参战,到月底成功地护卫着来自威尼斯的L.3型水上飞机对的里雅斯特港实施了空中打击。10月18日,第2小队也编成参战。不过在那之后,海军方面决定不再使用第3小队,而是耐心等待专用的水上战斗机,看起来海军对波米里奥飞机并不十分满意。
  被海军“遣返”的第1和第2小队很快回归陆军航空队序列,编成为第139中队,到1918年初时补齐了第三个小队。当年6月,这个中队积极出战,在一次持续数日的出击中投下了175枚炸弹,打出4400发机枪子弹,因为有力配合了地面部队作战而获得了第8集团军司令部的高度肯定。
  美利坚飞行“秀”
  除了转战本土战场,波米里奥飞机还曾跨越重洋,在美国上空飞过一回。
  1917年8月1日,意大利货轮“杜卡·德格利·阿布卢西”号徐徐驶往美国,在船上载着的36箱货物之中,包括几种美军航空队有购买意向的意大利飞机,其中就有波米里奥PE和PD各一架。
  这批特殊的货物在21日运抵美国的兰利机场,在此行的带队者阿历桑德罗·波米里奥的亲自监督下,随船而来的意大利技术人员装配完成了两架波米里奥侦察机,接着开始向美国飞机生产委员会和军方代表做飞行展示。展示飞行持续了数日,几天下来,波米里奥的试飞员巴尔迪奥利先后带着多位美国官员剩机升空,令他们大感满足,觉得“波米里奥飞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令人赞叹”。   9月22日,巴尔迪奥利驾机离开兰利,安全飞抵220千米开外的美国首都华盛顿,用时1小时32分钟。他在降落时受到已经在场等候多时的多国大使及其随从们的欢迎。下午16点,他载着意大利大使起飞,飞越白宫上空并且向美国第一夫人威尔逊夫人投下一束鲜花致意,然后于17点10分安全飞返兰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这架明星飞机继续四处飞行,包括向纽约公众投下战争国债的宣传单页。美国报纸宣称这些飞行是“真正的创纪录的时刻”。然而令波米里奥公司方面失望的是,这次美利坚飞行“秀”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他们想要推销这种飞机的意图却未能达成。由于美国航空队一直持续地追求英国的德哈维兰DH.4,因此对于PE这样的侦察机并未产生太大的兴趣,这就使得波米里奥的这番美利坚展示也就是赔本赚了个吆喝罢了。
  不过这次飞行“秀”对于波米里奥兄弟来说是有另外的收获的,正是通过此行,他们决定离开意大利、赴这个国家定居。1918年4月,两兄弟将自己经营多年的波米里奥飞机制造厂以1350万里拉的价格卖给了竞争对手安萨尔多公司,自己则于8月2日抵达纽约开始了异乡生活。
  此时在意大利国内,原本打算用更多PE组建更多侦察机中队的构想也受到了影响,一批新出厂的飞机多用于补充已经成军的各中队,而能够在此期间新建的单位就只有第136中队而已,该部于1918年4月投入作战。这个中队似乎比其他任务中队都更多受到事故的困扰,部队的士气也随之变得低落,不过机组成员们依旧坚持到了最后一刻:1918年11月3日,已经有6架PE在停机坪上预热发动机准备升空,这时突然传来了一战停战的消息,人们这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
  停战时,波米里奥PD/PE是意军中装备最广泛的侦察机,而经过“召回”和改进,这些飞机的性能已经赢得了使用者的肯定。许多中队都认为PD和PE的飞行性能优于另一种同类侦察机SAML型,而机身强度又要好于安萨尔多的SIA型。曾经的那些批评和挖苦已经不复存在,前线使用者现在对波米里奥飞机充满了好感。曾经是最早一批波米里奥飞行员之一、在一战结束时担任第1大队上校大队长的路易吉·塞拉说:“波米里奥PE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它赢得了飞行员和观察员们的信赖。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厂方不断根据使用者的反馈及时做出改进,这让大家很满意。”
  不过,这些并不足以让这些飞机服役得更长久。由于波米里奥兄弟出售了公司,新东家安萨尔多的营销重心自然转向了由其自己推出的新设计,至于波米里奥PD和PE的改进当然也就无从说起,于是这些侦察机在一战结束后便很快地消失了。大部分装备波米里奥侦察机的中队陆续裁编,不过至少还有一个第39中队保留PE到了最后,直到1920年7月才实施换装。
  编辑:石坚
其他文献
A-4是原道格拉斯公司(后并入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轻型单座舰载攻击机,主要用于对海上和沿岸目标进行核/常规轰炸,执行近距和浅纵深遮断攻击任务。  A-4是原道格拉斯公司(后并入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轻型单座舰载攻击机,主要用于对海上和沿岸目标进行核/常规轰炸,执行近距和浅纵深遮断攻击任务。1952年6月开始设计,1953年9月开始试制2架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X
日前,美國空军宣布:即将接收一种战术防御激光武器原型的第一个主要部件。该原型设计为挂载在战斗机的外部。波音公司最近完成了定向能武器吊舱的组装工作,激光和光束控制系统将被安装在吊舱内。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AFRL)宣布,这种吊舱已于2021年2月交付,作为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的自防御高能激光演示项目(self-protect hl
设想中的太空飞镖技术是将距离地球数百千米太空轨道上运行的一对卫星作为武器系统。其中一颗充当定位和通信平台,另一颗携带无数根长约6米、直径0.3米的钨棒,这些钨棒可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投向目标。当定位卫星接收到地面发来的指令时,指挥同伴投掷飞镖。这些有热覆层保护的制导钨棒进入大气层,以11千米/秒的速度飞行,与流星速度不相上下,然后彻底摧毁目标,即使是目标深埋地下。双平台配置使武器系统能够重新装载
[文章编码1003]    中国VT1A是我国科技人员在以前外贸坦克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战争要求特点研制的新一代外贸主战坦克。与基型坦克相比,VT1A在机动、火力、防护、人机环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VT1A坦克曾多次进行实车试验展示,通过机动性、实弹射击等一系列展示及整车功能介绍,赢得了一致好评。      高质量 凝聚高技术    在基型坦克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对VT1A主战坦克的很多部件进行了全新设
美国空军C-5M“银河”在夜间静态展开始前做准备工作安-22  原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安-22运输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涡轮螺旋桨运输机。安-22于1965年2月27日首次试飞,1967年末开始交付使用,1974年停产,共生产了85架,其中50架交付苏联空军,35架交付民航。至1992年,仍有45架安-22在俄罗斯空军和民航服役。  安-22装有4台库兹涅佐夫HK-12MA涡轮螺桨发动机,单台功率11
随着12架P-3C正式入役台军,台湾地区反潜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能否满足台当局预期,前景并不乐观。“神鸥专案”采购反潜机  在台湾主政者看来,大陆潜艇部队近年来快速更新换代,柴电动力与核动力潜艇实力大幅增长,连美国海军也颇感威胁,台海军既有的S-2T反潜机无法满足作战需求。有鉴于P-3C反潜机在美国及其盟友中广泛使用,性能远优于S-2T,台当局从1997年开始积极向美国争取采购,按照作战需求提出采
影片中还出现了一架非常奇特的飞机:它体型巨大,有9片飞行翼,8台发动机,既可以在水上行驶,也可以在空中飞行,就好像一座“空中楼阁”。这架飞机,便是著名的卡普罗尼Ca.60水上飞机。其设计者,便是影片中主人公的精神导师,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  乔瓦尼·巴蒂斯塔·卡普罗尼,意大利乃至世界早期航空史上最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之一,也是航空史上著名的企业家。由他创办的卡普罗尼公司,从一间工作室开始,至二战
日前,在第15屆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发言人称,已收到外国客户对苏-57E多用途战斗机的大量订单。  “我们收到了有关苏-57E飞机的订单,但其中不包括中东国家。不过,该地区的客户对这架飞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早在2017年8月,美国通过了《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作为对俄罗斯涉嫌干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和吞并克里米亚的回应。该法案规定对俄能源领域和国防工业综合体,以及
他机制导的含义就是空空导弹的发射和制导由不同飞机完成,亦即攻击目标T时,由战机A发射导弹,战机B进行制导。他机制导的概念很简单,但为什么经历如此长时间却仍未彻底实现?本次就讨论这个问题。  穆:在空空导弹领域,首先出现的是红外导弹。然后出现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它依靠目标反射的载机雷达信号来跟踪目标。其后出现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可以靠自身雷达跟踪并锁定目标。  红外空空导弹是近距武器,只有它的导
“三叉戟”ⅡD5导弹是美国和英国目前唯一的海基战略导弹武器,是美英战略核力量的主体。为了确保这一力量的有效性,美国在该型导弹服役的同时,不断对其进行系统改进。改进计划不但反映了核禁试条件下美国战略核武器发展的特点,而且将对美国战略核力量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三叉戟”ⅡD5导弹改进的动因  2005年10月,美国“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阿拉巴马”号卸载了最后24枚运行的C4导弹,至此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