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沦陷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xqfe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吴晨的小说《乐天地》通过骆、洪两个家族的变迁史展示了鞍山人民解放前的生活状态。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那个年代下微妙的中日关系以及代表人物骆禾的性格和爱情发展,揭示日本人对东北同胞民族意识的摧残。
  关键词:鞍山 叙事 文化侵略 民族意识
  “一部老鞍山的发展史,日寇铁蹄之下各色人物的生存实录。”《乐天地》的扉页这样写道。吴晨女士的长篇小说《乐天地》的问世,依托于那段惨痛的集体记忆,同时又凝聚了个人深刻的历史感悟。小说通过骆、洪两个家族的变迁史为我们细致入微地展示了鞍山解放前的历史画卷,对于那群挣扎在战争阴影下的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颇富新意的剖析。与一般的抗日题材小说有别,在吴晨女士为我们呈现的1905—1945年的社会风貌中,中国人、日本人并不似原初印象里那样是水火不相容的状态,在这表面繁华的“乐天地”里,他们不但可以一起共事,还产生了超越国界的爱情,中国男子可以爱日本女子,日本女子也产生了对中国男子的倾心爱慕之情。操控局面的黑手伊藤弥助爱上了洪小乐,伊藤弥助的女儿伊藤音羽不可救药地爱上了骆禾,音羽的所作所为中和了伊藤弥助阴险毒辣的负面形象,日本商人的女儿田山景子爱上了骆青才,馥儿的哥哥陈琳爱上了伊藤弥助的夫人美惠子,吉野爱上了馥儿。在这么一个小圈子里出现了如此复杂的情感,以至于给人们一种印象:在广阔的平民生活中,中日之间没有绝对的仇恨和剥离。但这只是表象,这种现象背后的历史仇恨却是深深隐藏其中,伊藤弥助苦心孤诣培养自己的棋子——伊藤塑造(洪振海)十几年,目的就是为了策划一出鞍山同胞自相残杀、手足相残、生母杀儿的人间悲剧,日本高官的阴险毒辣令人发指,他编造了一个大同世界的梦粉饰自己的狼子野心,他将自己的渗透理论说得冠冕堂皇,“我是想用和平的方式达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大同,就是说将日本的民族精神渗透于落后国家,而不是用武力征服”{1}。伊藤深知,温水煮青蛙的杀伤力显然是更大更彻底的,他高高在上地俯瞰他眼里的乌合之众,炫耀着本民族的优越和先进,并强施于人。由此可见,《乐天地》与其他类似题材的小说之区别,就在于它书写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这种残酷性,这种软刀子杀人的残酷。
  综观全篇,《乐天地》采取了全知视角和内视角并行的方式向读者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上下纵横自由灵动,使整篇小说增加了玄幻色彩,使得整个作品更加丰满,同时也增加了洪小乐这个“尤物”的神秘感。叙述中,“我”的出现一开始可能令读者颇为疑惑,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不难发现,“我”即是“洪小乐”,这似电视剧中的一人分饰两角,在相同的时空中带给观众不同的体验角度。“我”仿佛在一个凝固的时空中腾空出世的灵动人物,演绎自己生活的同时又切入历史。“我”贯穿全篇小说中,从襁褓中讨喜的小女孩到长大成人之后人人追捧的魅力女郎,文中的“我”时不时会跳出来做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演说”。
  “我总算从小被包里探出头来,那种冲破了阻力和压力后的兴奋的笑声随即发出,乐得‘格格格格’的。”{2}这是“我”(洪小乐)的第一次露面。“我离了娘的怀抱,飘飘乎乎地栽进了一个男孩的怀里。我天生就喜欢悬乎的事,不但没怕,反而笑起来。”{3}“我”生理上是在襁褓中的小女孩,心理上确是已能预知后来之事的成人,或者说是能将“未来”带到“现在”面前展示给读者看的人。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洪小乐以后的异于常人的生活状态。“我”俨然一个入侵者的角色,扫荡着故事原有的平静色彩,着墨不多,但每次出现都像小乐本人一样惊艳。这种叙述视角的突转切换在正统小说创作中颇为鲜见,也是本小说的一次突破和创新。
  李世琦在《一位青年作家眼中的鞍山变迁——读吴晨〈乐天地〉》一文中提道:“这(骆禾)是现代文学中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4}笔者认为,与其说骆禾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不如说他是一位尚存英雄游丝的小人物。当自己目前的能力追赶不上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时,他选择了抽大烟:“咱觉得咱跟你没指望了,咱实在受不住这一连串的打击,咱跟爹一一开始抽大烟……有了它,咱有了生活的奔头,咱会在每一次抽烟时想咱的馥儿,它比梦中的相见真实,它是咱的生活的寄托。”试问,“一连串的打击”究竟是一些什么事情,无非是想娶馥儿不成,工作无着,衣食堪忧,这些困难都承受不住,怎配得上“英雄”头衔?留学归来的身份似乎也没有使他的层次更加提升,只不过是增加了炫耀的资本而已。
  面对家庭,他没有担当,选择逃避,理不清婚后的责任与婚外所爱之人的关系,甚至在成立家庭之初就是草率而非理性的;面对孩子,他空有一肚子知识却没有尽到教养之责,甚至在拥有这个孩子之初他就是不负责任的,大烟鬼的父亲带出了天然需要抽大烟的骆天明;面对所爱之人馥儿,他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在正确时机表达爱意,他还故意把自己与别人的婚礼放在馥儿的眼皮底下,让馥儿委屈受辱,最终也不能和馥儿携手;面对自己的事业和目标,他似乎从来没有清楚地思考过,逮着什么做什么:思庵道长、车夫、掏粪工、把头、调车场主任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许是他的人生态度吧。“热时能烤死你,冷时又能冻死!凡事没个准度,想干啥干啥,说翻脸就翻脸”{5},这是馥儿对骆禾的评价,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感触,骆禾的性格确是矛盾的、嬗变的,没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和道德标准。
  他是中层的小人物,碰到脆弱的女人会施救:从日本人吉野的淫威中救下了馥儿、在火中救出了日本女子音羽,同情弱者乃人之常情,而以此冠之“高尚”“英雄”等名词未免太过。说他“尚存英雄游丝”体现在他用自己的方式对日本人阳奉阴违,达到抗日和掩护同胞的目的。在争取到去炉顶挂日本旗的机会之时,他怂恿日本人古江代他去挂,想尽一切办法搞破坏;他利用众人皆知自己抽大烟犯烟瘾的疯癫拒绝与日本人的正常交流;他借用自己调车场主任的职位之便制造脱轨事故;他帮助王三好对付日本人,他“厚脸皮”的个性起到了作用,缓和了他们之间的对抗态度,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其他文献
但是,我从不示人。与有没有秘密无关  月亮圆一百次也不能打动我。月亮引起的笛鸣  被我捂着  但是有人上车,有人下去,有人从窗户里丢果皮  和手帕。有人说这是与春天相关的事物  它的目的地不是停驻,是经过  是那个小小的平原,露水在清風里发呆  茅草屋很低,炊烟摇摇晃晃的  那个小男孩低头,逆光而坐,泪水未干  手里的一朵花瞪大眼睛  看着他  我身体里的火车,油漆已经斑驳  它不慌不忙,允许醉鬼
摘 要:徐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学者,在关于地理地域研究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当代学者研究古代地理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据。徐松由于受到当时乾嘉学风的影响,在地理考证方面力求精益求精,坚持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的融合,使得作品研究有理有据,留下了宝贵的研究材料。《西域水道记》是徐松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本文在对《西域水道记》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学术特点。  关
摘 要:在《生命册》《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篡改的命》中,农村知识青年“进城”这一主题得到了放大,相较于以往的历史经验,新时代条件下的“进城”又有着特殊的情境。通过文学图景的呈现,贫穷的万般无奈、女性的命途多舛、危险的接二连三,这些层出不穷的苦难使“进城”者由希望走向了绝望。李佩甫、方方、东西在他们的写作中表达着自己的思想,这对于理解当下的城乡关系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当下 农村知识青年
推介语  20世纪文学中,乡土文学一直是文学发展的主潮,这个由鲁迅的《故乡》《祝福》等为起点的文学潮流,整整流淌了一个世纪,到新世纪,其潮流越来越汹涌,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硕。近期由贾平凹创作的《老生》和关仁山创作的《日头》的这两部力作,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创作手法都很有研究的价值。李群芳的文章着重探讨《老生》融合传统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用独特的视角展现生活的叙事技巧。罗思琪的文章以民间记忆为切入口,
【考点综述】   近年来,中考小说文体考查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讴歌社会正能量,赞颂真、善、美的特点。二是立足于小说文体,考查的关键词是内容和情节的概括、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主题、写作技法、文体拓展等。   【内容概括】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技法点拨]   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小说阅读题中最常见的
摘 要:金岳清的《呼愁》在2015年底出版了,销量不错。这是一部长篇日记体散文,记录了四十余天为父亲求医的实况和作者的心路历程。既记录了为父亲求医时辗转于台州—上海而遭遇的困窘,又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及对生命及存在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哲学思考,把对世道人心、人情冷暖的细微体察通过当下热门话题“看病难”加以直接告白。作者对情感的放纵宽容,对文字的大胆直率,表达了他对于人的精神与情感等“形而上”领域的某
外婆生了母亲兄妹五人,老舅排行老五,是最受外公宠爱的一个。  母亲说老舅被宠得不成样子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让老舅吃个够,然后才能轮到哥哥姐姐们,大概是被呵护惯了,所以老舅自小就不思上进,也不屑动脑子,哥哥姐姐们经过努力进城工作生活后,老舅还是和外公外婆住在乡下的老屋里,并不富裕的外公外婆倾其所有为老舅娶了个老婆,又让他学了一门谋生的手艺——做木匠。可老舅真的很不争气,没有学多少,做木匠的手
摘 要:在男权社会中艰难生存的女性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既定规则时,因其自身境况、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的不同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与选择。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塑造了尹小跳、尹小帆、章妩、唐菲等个性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对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的态度具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尹小跳这个形象的意义在于她在经历了情感的挣扎与内心的纠结之后能够开始清醒地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能够打破男权社会中的男权文化带给她的枷锁,
摘 要:蔡熙教授的著作《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5)》系统梳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美的狄更斯批评史。该著史料翔实可靠,逻辑建构合理,视野开阔,阐释深微,不少地方闪烁着作者思想的光华,是一部有史料、有思想、有学术价值,前瞻、丰赡、立体的学术史研究专著,彰显了作者融汇中西的学识与功力。  关键词:《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5)》 蔡熙  葛桂录先生认为,学术史研究
摘 要:海碰子是邓刚“海味”小说中塑造的重要艺术形象,寄寓着作家独特的生命观、英雄观和价值观,在标示着辽南人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的同时,也成为内蕴深厚的辽宁地域文化符号。邓刚笔下的海碰子形象,在对自然的融入与抗争中,不但将人与自然的冲突升华为强劲的生命力,而且实现了对尊严的追寻。这是邓刚作品的重要价值所在。  关键词:“海味”小说 海碰子 生命观 英雄观 价值观  当代著名作家邓刚的作品,主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