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技术在宫颈鳞癌组织上进行Ezrin及FAK蛋白的检测,并评估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正常宫颈(normal cervix,N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HSIL)和宫颈鳞癌(SCC)组织上,利用QDs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复合物(QDs-SA)能与生物素化二抗Ig G结合的特点两种方法检测Ezrin和FAK的蛋白表达。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Ezrin和FAK的表达。结果:SP法观察到Ezrin、FAK蛋白分别着色于宫颈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呈棕黄色,且在60例宫颈鳞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0%,与以下QDs-IHC法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量子点免疫荧光法(QDs-IHC)观察到Ezrin、FAK蛋白分别定位于宫颈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定位准确,并且阳性信号分别呈现绿色、橙红色的光。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Ezrin蛋白及FAK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6%及95.00%,与HSI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HSIL组织中Ezrin和FAK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和80.00%,与LSI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LSIL组织中Ezrin和FAK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和53.33%,与正常宫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rin及FAK的阳性表达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过程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量子点免疫荧光法(QDs-IHC)能更好地检测多个指标,更具有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