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警务英语是公安院校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也是培养警务复合型人才的关键。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警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小班化教学就是我国教育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针对目前我院警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小班化背景下警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型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警务英语;教学模式;转型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公安院校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在涉外警务及国际警务交流中所必需的外语知识及其实际应用技能。培养符合公安工作一线实战需要,具有参与国际警务事务能力的公安专业人才成为公安院校的当务之急,这对警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就必须对警务英语教学进行深入改革,而小班化教学是警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一、小班化教育概念的界定
小班化教学是当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不同的学生,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班集体。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目前,有许多学者和教育专家对小班化教学做了许多研究,指出小班化教学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酝酿阶段、实验研究和推广阶段、深入发展和理性反思阶段。他们认为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建议逐步实行个别化教学。小班化教学缩小了师生人数比例,综合了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的优势,使学生的个体意识和能力得到更好地培育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师生交往和互动。
二、小班化教学是警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警务英语教学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如教材、师资、课程安排、学生水平等,但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许多公安院校中,警务英语普遍采用集中授课制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规定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学期末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班级集中授课对警务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无法满足全班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学习效果不佳。在集中授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不同需求,不能同时兼顾英语基础好和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统一授课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水平较差的学生“难消化”的现象。因此,在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然而,小班化教学能帮助教师解决所面临的窘境。警务英语教学若采用小班化授课模式,就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小班化教学是警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小班化背景下对警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转型的途径和方法
1.教学方法的转型
目前,警务英语课堂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或语法翻译法,偶尔采用情境式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然而警务英语教学不能像大学英语教学一样,注重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也不能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或语法翻译法,而是要采用更为先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警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实现对英语的灵活应用。但是目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出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发言机会少,这就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匹配,即学生的理论、语法掌握得很好,擅长应试,但是实际交际能力非常弱,口语很差,这就违背了警务英语实战性的要求。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教学方法,多采用情境式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很好地应用这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教师能够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课文情境中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要点,还能充分锻炼其口语交际能力。
2.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掌控着整个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运行,但是教学成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警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涉外警务和国际警务中所需的外语知识和应用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评价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以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或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这样比较容易限制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不能主动积极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不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所有问题,这就是集中授课的弊端。小班化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有力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主动确立学习目标,及时进行自我诊断,以自我评价的结果来指导和改进学习活动,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偏差,最终提高学习目标的实现水平。
3.教学模式的转型
在小班化背景下,警务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则需要向师生互动模式和合作教学模式进行转型。虽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但由于班级人数及课程性质的限制,不能充分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而小班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教师队伍的转型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警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有的警务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本身就很薄弱。目前,许多公安院校的警务英语教师多是从事公共外语教学的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虽然英语基础扎实,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实践能力,但在警务知识、公安知识这一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由于要兼顾公共英语繁重的教学任务,令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很好地填补这一空白,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小班化教学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公安专业知识要求很高,挑战也会更大。因此,教师也要转变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系统地学习公安知识和涉外警务知识,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专业知识和公安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总之,将小班化教育引入警务英语课堂中,不仅可以解决当前警务英语课堂上出现的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应用能力低等问题,也能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警务英语的教学质量。因此,小班化背景下的警务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警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苏竞.论大学警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9(2).
[2]林若铭.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教学浅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警务英语;教学模式;转型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公安院校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在涉外警务及国际警务交流中所必需的外语知识及其实际应用技能。培养符合公安工作一线实战需要,具有参与国际警务事务能力的公安专业人才成为公安院校的当务之急,这对警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就必须对警务英语教学进行深入改革,而小班化教学是警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一、小班化教育概念的界定
小班化教学是当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不同的学生,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班集体。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目前,有许多学者和教育专家对小班化教学做了许多研究,指出小班化教学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酝酿阶段、实验研究和推广阶段、深入发展和理性反思阶段。他们认为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建议逐步实行个别化教学。小班化教学缩小了师生人数比例,综合了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的优势,使学生的个体意识和能力得到更好地培育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师生交往和互动。
二、小班化教学是警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警务英语教学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如教材、师资、课程安排、学生水平等,但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许多公安院校中,警务英语普遍采用集中授课制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规定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学期末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班级集中授课对警务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无法满足全班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学习效果不佳。在集中授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不同需求,不能同时兼顾英语基础好和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统一授课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水平较差的学生“难消化”的现象。因此,在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然而,小班化教学能帮助教师解决所面临的窘境。警务英语教学若采用小班化授课模式,就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小班化教学是警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小班化背景下对警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转型的途径和方法
1.教学方法的转型
目前,警务英语课堂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或语法翻译法,偶尔采用情境式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然而警务英语教学不能像大学英语教学一样,注重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也不能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或语法翻译法,而是要采用更为先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警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实现对英语的灵活应用。但是目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出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发言机会少,这就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匹配,即学生的理论、语法掌握得很好,擅长应试,但是实际交际能力非常弱,口语很差,这就违背了警务英语实战性的要求。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教学方法,多采用情境式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很好地应用这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教师能够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课文情境中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要点,还能充分锻炼其口语交际能力。
2.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掌控着整个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运行,但是教学成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警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涉外警务和国际警务中所需的外语知识和应用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评价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以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或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这样比较容易限制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不能主动积极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不能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所有问题,这就是集中授课的弊端。小班化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有力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主动确立学习目标,及时进行自我诊断,以自我评价的结果来指导和改进学习活动,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偏差,最终提高学习目标的实现水平。
3.教学模式的转型
在小班化背景下,警务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则需要向师生互动模式和合作教学模式进行转型。虽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但由于班级人数及课程性质的限制,不能充分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而小班化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教师队伍的转型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警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有的警务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本身就很薄弱。目前,许多公安院校的警务英语教师多是从事公共外语教学的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虽然英语基础扎实,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实践能力,但在警务知识、公安知识这一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由于要兼顾公共英语繁重的教学任务,令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很好地填补这一空白,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小班化教学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公安专业知识要求很高,挑战也会更大。因此,教师也要转变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系统地学习公安知识和涉外警务知识,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专业知识和公安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总之,将小班化教育引入警务英语课堂中,不仅可以解决当前警务英语课堂上出现的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应用能力低等问题,也能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警务英语的教学质量。因此,小班化背景下的警务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警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苏竞.论大学警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9(2).
[2]林若铭.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教学浅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