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简要叙述沧州本地网智能优化总体思路和方案的基础上,针对DMS交换机在沧州本地网中的位置和需要进行的局数据调整要求,提出了DMS交换机在本地网智能优化过程中局数据的实现方案。
关键词:本地网 优化 DMS交换机 局数据
1 本地网优化概况
1.1 总体思路 为了适应目前电信市场的竞争需求,提高本地网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增强本地网的可运营可管理性,进一步满足市场对固化业务和服务的需求,提升固话业务的竞争力。省公司统一部署了本次本地网优化工程。其总体思路是:用TM/SSP(带SSP功能的汇接局)汇接局替换原有TM汇接局,取消端局与端局之间的网状网连接,所有端局只和汇接局连接成为单纯的星状网络结构。
1.2 现网及目标网结构 原沧州本地网/智能网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1所示。
本地网由1个长途局TOLL、两个关口局(GW1/GW2)、2个汇接局(DMS200和华为汇接)、一个SSP和34个端局组成(9个DMS100),本地网的网络组织结构是混合网形式,汇接局之间网状相连,汇接区内星状相连,部分端局之间有直达中继相连。2个汇接局对全网各端局全覆盖。其中DMS交换机包括1个汇接局和9个市话端局。
长途局、汇一、华为汇接到各局的中继全部割接到MS/SSP。端局间直达路由撤销。
沧州本地网智能优化目标网络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2所示。
其与原网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沧州本地网新建两个具有SSP功能的汇接局(MS1、MS2),用于全区各交换机话务汇接。同时把现有两个关口局GW1、GW2升级为SSP。在沧州本地网,两个MS/SSP汇接局为本地网内话务转接中心,GW1、GW2为本地异网话务转接中心。负责汇接包括市话、网话、特服、智能业务、长途、网间互联在内的所有呼叫,并向省级SCP触发新开智能业务,实现本地电话网智能化覆盖。
1.3本地网智能优化实现的功能及业务
1.3.1 固话实时、详单计费功能 通过调整现网网络组织结构,使所有话务全部通过新建汇接局和关口局计详单,从而实现所有固话(包括市话、区话、长话、智能业务等)的详单计费功能;通过计费帐务系统的扩容,计费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话单,帐务系统实时计费,实现固话的准实时计费功能。
1.3.2 智能业务 智能业务由新建汇接局、关口局触发,可以向全本地网用户提供广域Centrex、一号通、悦铃、号码携带、语音拨号等智能业务。
2 局数据调整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和新业务,根据本地网优化总体方案,DMS市话端局局数据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出局话务:
2.1.1 指向原华为SSP为第一路由的路由保持不变,如有第二路由应改为指向新汇接局(MS1,MS2)。
2.1.2 指向关口局的路由不变。
2.1.3 其它路由分析修改分为两个阶段完成:①割接期间将原路由表的具体路由按照第一路由MS1,第二路由MS2或第一路由MS2,第二路由MS1修改。*(注意负荷分担)。②割接成功后,选择时间将各字冠的路由号统一为两个(一个首选MS1,一个首选MS2),分为两个阶段的原因是避免在割接时修改大量的字冠分析,可争取时间,避免混乱。
2.2 端局内部话务:
2.2.1 本局用户拨打本局用户出局需路由到汇接局,分析数据和出局呼叫路由制作相同。汇接局来话中继上送来的本局需作落地处理,在OFCHEAD表中新增一分析名,此分析名包含的字冠用于来话落地分析,其最终要索引到DNCODE表。
2.2.2 虚拟网用户:内部呼叫维持原数据不变。出局用户呼叫和非虚拟网用户数据相同。
汇接局来话落地到虚拟网用户的呼叫同非虚拟网用户数据。
3 实现方案
3.1 出局呼叫 对于出局呼叫,局数据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是话务路由进行了调整,将指向原汇接局和端局间直达路由调整为指向新建汇接局,并采用负荷分担方式。
3.1.1 修改国际长途话务路由相关表格,指向MS局。
3.1.2 修改国内长途话务路由相关表格,指向MS局。
3.1.3 修改本地话务路由相关表格,指向MS局。
3.2 本局呼叫
3.2.1 增加新汇接局中继来话落地分析名,以保证MS来话落地,避免造成话务循环。
3.2.2 需要将本局用户拨打本局用户指向新汇接局:
4 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局数据的根本性变化就在于本局呼叫经汇接局转接后回本局落地,因此重点对这部分呼叫进行了测试观察。信令跟踪结果如下:
由跟踪测试结果可见,呼叫接续及信令过程正常。
5 总结
经过本次本地网的优化,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实现了智能新业务、市话详单、统一电子工单等功能,提升了固话业务的市场适应性。本文所提出的DMS交换机局数据实现方案在本地网优化过程中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希望本文对同行业维护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本地网 优化 DMS交换机 局数据
1 本地网优化概况
1.1 总体思路 为了适应目前电信市场的竞争需求,提高本地网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增强本地网的可运营可管理性,进一步满足市场对固化业务和服务的需求,提升固话业务的竞争力。省公司统一部署了本次本地网优化工程。其总体思路是:用TM/SSP(带SSP功能的汇接局)汇接局替换原有TM汇接局,取消端局与端局之间的网状网连接,所有端局只和汇接局连接成为单纯的星状网络结构。
1.2 现网及目标网结构 原沧州本地网/智能网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1所示。
本地网由1个长途局TOLL、两个关口局(GW1/GW2)、2个汇接局(DMS200和华为汇接)、一个SSP和34个端局组成(9个DMS100),本地网的网络组织结构是混合网形式,汇接局之间网状相连,汇接区内星状相连,部分端局之间有直达中继相连。2个汇接局对全网各端局全覆盖。其中DMS交换机包括1个汇接局和9个市话端局。
长途局、汇一、华为汇接到各局的中继全部割接到MS/SSP。端局间直达路由撤销。
沧州本地网智能优化目标网络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2所示。
其与原网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沧州本地网新建两个具有SSP功能的汇接局(MS1、MS2),用于全区各交换机话务汇接。同时把现有两个关口局GW1、GW2升级为SSP。在沧州本地网,两个MS/SSP汇接局为本地网内话务转接中心,GW1、GW2为本地异网话务转接中心。负责汇接包括市话、网话、特服、智能业务、长途、网间互联在内的所有呼叫,并向省级SCP触发新开智能业务,实现本地电话网智能化覆盖。
1.3本地网智能优化实现的功能及业务
1.3.1 固话实时、详单计费功能 通过调整现网网络组织结构,使所有话务全部通过新建汇接局和关口局计详单,从而实现所有固话(包括市话、区话、长话、智能业务等)的详单计费功能;通过计费帐务系统的扩容,计费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话单,帐务系统实时计费,实现固话的准实时计费功能。
1.3.2 智能业务 智能业务由新建汇接局、关口局触发,可以向全本地网用户提供广域Centrex、一号通、悦铃、号码携带、语音拨号等智能业务。
2 局数据调整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和新业务,根据本地网优化总体方案,DMS市话端局局数据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出局话务:
2.1.1 指向原华为SSP为第一路由的路由保持不变,如有第二路由应改为指向新汇接局(MS1,MS2)。
2.1.2 指向关口局的路由不变。
2.1.3 其它路由分析修改分为两个阶段完成:①割接期间将原路由表的具体路由按照第一路由MS1,第二路由MS2或第一路由MS2,第二路由MS1修改。*(注意负荷分担)。②割接成功后,选择时间将各字冠的路由号统一为两个(一个首选MS1,一个首选MS2),分为两个阶段的原因是避免在割接时修改大量的字冠分析,可争取时间,避免混乱。
2.2 端局内部话务:
2.2.1 本局用户拨打本局用户出局需路由到汇接局,分析数据和出局呼叫路由制作相同。汇接局来话中继上送来的本局需作落地处理,在OFCHEAD表中新增一分析名,此分析名包含的字冠用于来话落地分析,其最终要索引到DNCODE表。
2.2.2 虚拟网用户:内部呼叫维持原数据不变。出局用户呼叫和非虚拟网用户数据相同。
汇接局来话落地到虚拟网用户的呼叫同非虚拟网用户数据。
3 实现方案
3.1 出局呼叫 对于出局呼叫,局数据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是话务路由进行了调整,将指向原汇接局和端局间直达路由调整为指向新建汇接局,并采用负荷分担方式。
3.1.1 修改国际长途话务路由相关表格,指向MS局。
3.1.2 修改国内长途话务路由相关表格,指向MS局。
3.1.3 修改本地话务路由相关表格,指向MS局。
3.2 本局呼叫
3.2.1 增加新汇接局中继来话落地分析名,以保证MS来话落地,避免造成话务循环。
3.2.2 需要将本局用户拨打本局用户指向新汇接局:
4 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局数据的根本性变化就在于本局呼叫经汇接局转接后回本局落地,因此重点对这部分呼叫进行了测试观察。信令跟踪结果如下:
由跟踪测试结果可见,呼叫接续及信令过程正常。
5 总结
经过本次本地网的优化,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实现了智能新业务、市话详单、统一电子工单等功能,提升了固话业务的市场适应性。本文所提出的DMS交换机局数据实现方案在本地网优化过程中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希望本文对同行业维护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