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控输注技术对全麻病人术中知晓的预防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全麻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90例,采用随机设计方法均分成2组,即A组(TCI组),B组(常规组),A组在手术开始即利用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给药,术后24—48小时随访患者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有4例病人能回忆起术毕时缝针引起的不适感觉,而B组有13例病人能回忆起诱导时、术中及术毕时各时段的不适感觉;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能有效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知晓。
  【关键词】靶控输注;全麻;术中知晓;预防
  【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03-1
  
  全麻的广泛应用,使得麻醉可控性大大提高。然而术中知晓以及对术中情况的记忆可对患者造成长久的精神和心理伤害,此问题一直受到麻醉医生和患者的关注。为了降低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本文通过使用全麻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来评价TCI对全麻病人术中知晓预防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全麻择期手术患者90例,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18~50岁,体重40~80kg,ASAⅠ或Ⅱ级,均无精神异常,记忆力障碍等病史。根據麻醉过程中是否应用TCI,随机分为A组(TCI组),B组(常规组),每组45例(男30例,女15例)。所有病人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阿托品0.5㎎。A组在手术开始即利用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技术给药,消除手术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在无知晓中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术中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呼气末二氧化碳、体动、大脑意识状态指数(CSI)等情况判断麻醉深度,调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手术历时2~4h,术毕当病人清醒,符合拔管条件后拔除气管导管。术后24~48h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中感知和记忆情况。
  1.2随访方法和内容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术后让病人回答下列问题:①入睡之前所记忆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②在你醒来时所记忆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③你能记起在这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吗?④在手术中你是否做梦?⑤对你而言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计数形式记录,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有4例病人能回忆起术毕时缝针引起的不适感觉,而B组有13例病人能回忆起诱导时、术中及术毕时各时段的不适感觉;2组比较P=0.02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注:P<0.05
  3讨论
  麻醉中知晓是指对手术事件包括手术过程、麻醉诱导和苏醒期有意识的回忆(外显记忆)。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1%~0.2%。术中知晓是一项非常严重的全身麻醉并发症,对病人与麻醉医师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就病人而言,这些不良刺激造成病人自身权益的损害,导致精神及工作、生活上的障碍;就医师而言,术中知晓极易形成医疗事故隐患,会引起医疗诉讼的增多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1]。尤其在国外,这方面的诉讼案近几年持续增多,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我国已报道的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较国外高[2]。
  尽管现代麻醉药物在不断改善和优化,麻醉方式在不断改进,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进一步加强,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和手段,如脑电图(EEG)、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 dex,BIS)、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evokedpotential,AEP)、熵指数(Entropy)、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
  -bility,HRV)等的出现、应用和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改进,使得在麻醉过程中判断患者脑活动及其意识、记忆有了一定的方法和措施。[3]
  长期以来,静脉麻醉的可控性及如何保证有效和恒定的血药浓度一直困扰着静脉麻醉的发展,因此联合TCI技术应运而生,TCI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相结合的一种输注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的帮助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目标浓度,从而更加容易控制麻醉深度,对患者来说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本身的负担。此外,瑞芬太尼、丙泊酚药物代谢特点非常适于联合靶控输注,这更有利于此技术的广泛应用。
  虽然丙泊酚不良反应很小,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兴奋、多语言,仍然无法实现平静地苏醒。通过本组观察,我们认为在进行全身麻醉时利用TCI技术联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观察全麻术中知晓发生的情况,结果显示,前者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要比后者少,起到了良好的镇静、麻醉效果。
  总之,TCI技术加上CSI监测的应用,便于掌控给药浓度,合理指导全麻患者的镇静。
  参考文献
  [1] 张伟.浅析术中知晓及其理性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28(6):55-56.
  [2] 王云,岳云,吴安石,等.现代全身麻醉下术中知晓发生率的调查及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637-638.
  [3] 王焱林.避免麻醉中知晓的策略[J].广东医学,2005,26(6):726-727.
其他文献
记者:目前,市场上的玉米收获机技术大同小异,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占领市场,各企业都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玉米收获机的技术性能。您作为我国收获机械行业的专家,请您从技
把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是农机推广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也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
2008年9月17日,全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情况,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质量工作重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部首次以
根据装备战场损伤评估与修复理论研究的特点和要求,以预制破片式战斗部的反辐射导弹(ARM)为假想威胁,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了近似计算ARM攻击条件下的制导站部件损伤概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