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人群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因启动子区-390C/A/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冠心病组(111例)和对照组(101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相应目的条带,然后运用序列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多态性。结果-390C/A/T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中C为64.4%(143/222),A为22.1%(49/222),T为13.5%(30/222);在对照组中,C为77.7%(157/202),A为14.9%(30/202),T为7.4%(15/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30,P〈0.01)。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中CC为37.8%(42/111),CT为24.3%(27/111),CA为28.8%(32/111),TA为o.9%(1/111),TT为0.9%(1/111),AA为7.2%(8/111);在对照组中CC为60.4%(60/101),CT为11.9%(12/101),CA为22.8%(23/101),TA为1.0%(1/101),TT为1.o%(1/101),AA为3.0%(3/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7,P〈0.01)。运用多元对数回归分析冠心病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体质指数、年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糖尿病、吸烟、饮酒和高血压),排除其对CRP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影响,发现该位点依然与冠心病相关,那些带有T等位基因个体患冠心病的概率是不带T等位基因个体的2.66倍(OR=2.66,95%CI1.05~6.75,P〈0.05)。结论-390C/A/T与冠心病相关,其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位点可能是潜在的冠心病基因诊断标记。
C反应蛋白基因-39OC/A/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摘 要】
: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人群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因启动子区-390C/A/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冠心病组(111例)和对照组(101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相应目的条带,然后运用序列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多态性。结果-390C/A/T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中C为64.4%(143/222),A为22.1%(49/222)
【机 构】
:
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100730,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0年29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混合痔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混合痔患者多因病史长和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而痔核突出外翻严重.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病,因其操作简单、肛门功能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已得到广泛应用.但PPH术主要针对的是内痔或伴有轻度外痔的患者,对于混合痔术后往往痔核消失不理想,多数混合痔患者术后肛缘仍有痔核突出.我们自2001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PPH术联合套管针电凝术治疗老年人重度混合痔,
目的 评价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老年人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 通过腰穿放液试验和腰大池外引流试验,选择29例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利用MMSE评分和10米行走试验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短期内患者步态及认知改善明显,中期随访发现症状改善率下降,3例患者分流管堵塞,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2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于心脏疾病.结论 腰穿放液试验和腰大池外引流试验对预测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防止房颤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558例房颤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分组,分析老年人房颤的特点.结果 558例房颤患者中,男298例(53.4%),女260例(46.6%);年龄21~97岁,平均(72.8±10.1)岁,其中21~59岁57例(10.2%),60~97岁501例(89.8 %);同期全院住院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挑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拟定于2011年5月6日至8月在杭州召开第四届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研讨会,探讨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工作。本次会议将围绕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老年期痴呆、帕金森病等防治,人口老龄化的评价、百岁老年人概况、衰老因素的探讨等内容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