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民间借贷信贷配给:来自600农户融资的实证考察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利用600农户的融资数据,分析了民间借贷的信贷配给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农村民间借贷市场上信贷配给现象非常普遍;民间借贷信贷配给可以分为供给信贷配给和需求信贷配给。样本数据显示:供给信贷配给占比77.2%,需求信贷配给占比22.8%。信贷配给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合理解决民间借贷信贷配给问题,破除民间借贷资金瓶颈和消除以社会关系为纽带的信贷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汉江兴隆水利枢纽防渗墙工程为例,突破固定水泥用量或膨润土用量的设计方法,采用固定水胶比及胶材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设计方法,重点研究塑性混凝土的水胶比与强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3种灸法(温和灸、直接灸和隔姜灸)对实验性RA模型的抗炎效应,比较研究不同灸法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RA模型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如何探索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的重点之一。意识形态福利视角重在从制度结构层面关注社会福利与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我国东北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90年代国内外关于该地区近现代城市发展研究方兴未艾。本文拟对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简单评述,以期能对推动东北近现代
期刊
"三礼"中的男尊女卑、父母高于子女的思想只是其社会伦理思想的一个方面,其实,"三礼"中有相当多的内容表现出对女性和子女的尊重,有时,"三礼"甚至把这种尊重上升到其伦理思想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学习管理制度从刚性管理逐步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过渡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探析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学校制度
关于司马相如《上林赋》与《大人赋》的作年,学术界众说纷纭。通过对《史记》、《汉书》及司马相如赋作等文本进行考辨,认为《上林赋》作于建元六年五月到元光元年五月之间,
<正> 荀子(约公元前三一三年—前二三八年),名况,又名荀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之一。荀况的著作《荀子》,现存三十二篇,保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从不同的视角,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发展主要指智力、体力和个性等的发展,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由于旧式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