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新型因子分析算法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免疫算法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新的免疫主成分分析法(IPCA), 该方法将免疫算法中抗体对抗原的消除运算应用于二维数据矩阵的正交分解, 可得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结果表明, IPCA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比较, 对HPLC-DAD模拟信号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对HPLC-DAD实验信号的解析结果表明, 将IPCA与窗口因子分析技术结合比传统的WFA具有更强的解析能力.
其他文献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是近年来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 利用具有纳米尺度的孔洞阵列模板沉积各种材料构筑纳米线的方法具有制备简便和成本较低等优点[1,2]. 常用的模板有多孔阳极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的PrGa1-xMgxO3(x=0, 0.05, 0.10, 0.15, 0.20, 0.25). 通过掺杂, 样品的电导率显著提高, 活化能降低. 所有样品均以离子导电为主, 其
无胶筛分技术用于微流控芯片分离DNA将大大提高分析的速度,并且可以进一步集成化.目前这一技术虽然已有商品仪器--Agilent Bioanalyzer 2100,但是由于仪器本身各项参数均为定
通过采用水热和溶剂热合成技术, 一系列n(Al)/n(P)≤1且结构多样的新型磷酸铝已被合成, 其中包括三维骨架化合物JDF-20[1], AlPO-HDA[2], AlPO-DETA[3]和具有不同化学计量比
以硅胶负载的Co纳米颗粒为催化剂,在低流量的减压体系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规则螺旋状的纳米碳管.通过TEM和HRTEM研究了螺旋碳管的形貌、尺度分布以及管身、曲面和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