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应用综合评估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来源 :保健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接受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2021年11月收治的3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护理模式研究,采用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甲组(15例,普通护理模式)与乙组(15例,综合评估护理模式),研究指标为生活质量、风险事件、负性心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乙组老年住院患者生活质量高于甲组老年住院患者,P<0.05;护理后,乙组老年住院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甲组老年住院患者,P<0.05;护理后,乙组老年住院患者负性心理低于甲组老年住院患者,P<0.05;护理后,乙组老年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甲组老年住院患者,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接受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后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其他文献
德育工作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其对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德育素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对镇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中,则需要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开展“四期教育”德育工作,在优化德育工作模式的前提下,则可以从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角度,调整工作模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旨在实现镇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提升。
目的:比较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修改差异,探讨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足月后接受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孕妇190例,随机分为麻黄碱组及去氧肾组各95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两组分别再采用麻黄碱及去氧肾上腺素。结果:两组剖宫产时间(57.25±6.15)vs(57.66±5.68)min无差异(t=0.477,P=0.634);去氧肾组术中MAP(91.48±7.25)mmHg、新生儿Apgar评分(9.41±0.18)分高于麻黄碱组(87.30±6.79)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兰索拉唑+抗生素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均为酒精性患者,采用区域分组随机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甲组(50例,奥美拉唑)与乙组(50例,兰索拉唑+抗生素),研究指标为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满意度、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乙组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总有效48例(96.00%)高于甲组消化性溃疡患者40例(80.00%),P<0.05;治疗后,乙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消化性溃疡患者,P<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的精益化管理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常规输血管理35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安全输血精益化管理36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指标输血开始时间、不良反应、血袋回收率、输血护理质量评价得分。结果:观察组输血开始时间(25.75±4.34)min、不良反应0.83%低于对照组的(38.66±7.63)min、3.11%(t/P=27.90/0.000,x2/P=4.845/0.028),观察组血袋回收96.69%、护理满意99.45
目的:观察对我院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调我院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开展分析,以2020年9月~2021年9月就诊的资料作为样本,予以随机分组,实验组60例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样本给予传统护理干预,概述具体的研究数据。结果: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以实验组较优,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我院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提升了整体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急诊诊疗体会。方法: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急诊内科诊治53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急诊内科接诊后,立即使用血糖仪采取患者指尖血进行血糖检测,结合患者病史、病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40~80mL,持续输入10%葡萄糖以维持患者血糖水平正常,并且积极处理并发症。结果:53例患者经血检,血糖水平0.57~3.7mmol/L,平均(1.87±0.36)mmol/L,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发病原因集中为自行加减降糖药物种类及用量30例(56.60%,30/5
目的:观察血透室在流程管理下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变化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分析对象为本院血透室2018年9月~2019年11月间收诊的患者146例,编序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讨组,各组有73例,对应常规护理管理、流程管理下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后比较分析,归纳流程管理下血透室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讨组对护理质量各维度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评价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研讨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不同护理干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录观察样本: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收录观察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09月,共计80例,按照平衡序贯法区分组别,实施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划入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的患者划入观察组,每组收录40例。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炎性因子、血脂、神经缺损的影响,并统计药物疗效。结果:(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药物治疗成效高,最大限度减少了炎性反应,改善了血脂和神经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6例,将其按照入院急救的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占48例,依次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和常规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指标(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卧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分别对两组产妇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