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和数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现代科学却证明它们在均衡性、协调性和创造性 等方面,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莫扎特效应”
所谓“莫扎特效应”,是指音乐对人类大脑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先提出“莫扎特 效应”的坎贝尔认为音乐使儿童更愉快、健康。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莫扎特效 应”是客观存在。1997年,一些英国科学家发表论文表明,在加护病房里听古典音乐的早产 儿,比没有音乐陪伴的婴儿体重长得更快,出院时间提早,而且存活的几率更高。1998年, 全 英大专院校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唱歌或演奏某种乐器的中学生,比没有这些爱好同学的 平均成绩要高52分。音乐对成年人同样有神奇的魔力。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对90名编辑进行的 跟踪实验发现,当他们听古典音乐时,工作的准确性提高了21%。
当然,莫扎特本人和其它出类拔萃的音乐家一样,并不知道自己的大脑得天独厚,比大 多数人更高明。
天才的大脑
科学家有对大脑所做的实验,也证实“莫扎特效应”确实存在。德国神经病学家戈特弗 里 德-施劳格,通过对15名幼年时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的音乐家进行研究,发现学习音乐和数 学可以使大脑“灰质”增加。施劳格获得的核磁共振技术图像显示,和未经过音乐训练的人 相比,这15名音乐家大脑中感觉区和运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他们左脑和右脑中运动区 的灰质相对较多,而且负责运动协调的小脑等其它部位也有明显的不同。施劳格认为,惟一 可能的解释是,大脑中这些改变早就存在,正是这些改变使他们有了学习音乐的倾向。戈特 弗里德-施劳格指出,大脑有倾向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是适应学习音乐的要求。
教育领域的其它实验也证实,音乐教育有助于使幼儿大脑得到完全的发育。能影响大脑 激素的释放量,包括可的松(与激励和紧张有关)、睾丸素(与攻击和激励有关)、催产素(影 响生育行为)和天然鸦片剂:内啡呔。研究人员根据正电子发射X射线断层照相技术,证实接 受试验者听音乐时,大脑中参与处理情感的某些部分变得活跃起来。
爱因斯坦的大脑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天才。他的卓越理论——“相对论” ,不仅动摇了世人对经典物理学的基石——时间、空间及质量的认识;甚至改变了人们对物 理学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和莫扎特一样,爱因斯坦生前从不认为自己是天生之才!而且,他 发表的“天才”见解:“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一直被后人当作座右 铭!
1955年,爱因斯坦逝世后,他的大脑被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 里保存了下来,供后人研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觉得重量仅1400克爱因斯坦大 脑,比正常人的平均值还低12%,与正常人并无多少差异。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研究爱因斯 坦大脑的最大发现,就是与常人没有两样!
峰回路转
1999年后突然峰回路转,科学界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爱氏大脑有发育不全的特征:西耳维厄氏 裂纹,其外顶骨叶比普通人宽15%。神经病学家认为,西耳维厄裂纹或许使爱氏大脑不同区 域的联络更通畅,而顶骨叶与视觉空间能力相关联。这一特征使爱因斯坦的思维能力高于绝 大多数的人。不仅如此,科学家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中,负责数学学习部分十分发达,比一 般人高15%;爱氏大脑中为神经元系统提供营养的细胞浓度很高;爱氏大脑中,从两侧到下 部的沟回比一般人多得多;爱氏大脑中脑神 经胶质细胞数量相对较多,这种细胞被证明能 为思维神经元提供营养。
科学家认为,爱因斯坦大脑的这些特点,可能为神经元之是的联系创造了更优越的环境 ,从而为神经元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
天才的根源在大脑
各种新发现均表明,音乐和数学都能够刺激大脑中最不易开发的区域,加强大脑内部神 经元的相互联系,使大脑内细胞更活跃,更容易迸发出富有创造性、带着标新立异的激情火 花,同时为天才大脑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归根结底一句话:天才的根源在大脑。
“莫扎特效应”
所谓“莫扎特效应”,是指音乐对人类大脑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先提出“莫扎特 效应”的坎贝尔认为音乐使儿童更愉快、健康。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莫扎特效 应”是客观存在。1997年,一些英国科学家发表论文表明,在加护病房里听古典音乐的早产 儿,比没有音乐陪伴的婴儿体重长得更快,出院时间提早,而且存活的几率更高。1998年, 全 英大专院校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唱歌或演奏某种乐器的中学生,比没有这些爱好同学的 平均成绩要高52分。音乐对成年人同样有神奇的魔力。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对90名编辑进行的 跟踪实验发现,当他们听古典音乐时,工作的准确性提高了21%。
当然,莫扎特本人和其它出类拔萃的音乐家一样,并不知道自己的大脑得天独厚,比大 多数人更高明。
天才的大脑
科学家有对大脑所做的实验,也证实“莫扎特效应”确实存在。德国神经病学家戈特弗 里 德-施劳格,通过对15名幼年时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的音乐家进行研究,发现学习音乐和数 学可以使大脑“灰质”增加。施劳格获得的核磁共振技术图像显示,和未经过音乐训练的人 相比,这15名音乐家大脑中感觉区和运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他们左脑和右脑中运动区 的灰质相对较多,而且负责运动协调的小脑等其它部位也有明显的不同。施劳格认为,惟一 可能的解释是,大脑中这些改变早就存在,正是这些改变使他们有了学习音乐的倾向。戈特 弗里德-施劳格指出,大脑有倾向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是适应学习音乐的要求。
教育领域的其它实验也证实,音乐教育有助于使幼儿大脑得到完全的发育。能影响大脑 激素的释放量,包括可的松(与激励和紧张有关)、睾丸素(与攻击和激励有关)、催产素(影 响生育行为)和天然鸦片剂:内啡呔。研究人员根据正电子发射X射线断层照相技术,证实接 受试验者听音乐时,大脑中参与处理情感的某些部分变得活跃起来。
爱因斯坦的大脑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天才。他的卓越理论——“相对论” ,不仅动摇了世人对经典物理学的基石——时间、空间及质量的认识;甚至改变了人们对物 理学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和莫扎特一样,爱因斯坦生前从不认为自己是天生之才!而且,他 发表的“天才”见解:“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一直被后人当作座右 铭!
1955年,爱因斯坦逝世后,他的大脑被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 里保存了下来,供后人研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觉得重量仅1400克爱因斯坦大 脑,比正常人的平均值还低12%,与正常人并无多少差异。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研究爱因斯 坦大脑的最大发现,就是与常人没有两样!
峰回路转
1999年后突然峰回路转,科学界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爱氏大脑有发育不全的特征:西耳维厄氏 裂纹,其外顶骨叶比普通人宽15%。神经病学家认为,西耳维厄裂纹或许使爱氏大脑不同区 域的联络更通畅,而顶骨叶与视觉空间能力相关联。这一特征使爱因斯坦的思维能力高于绝 大多数的人。不仅如此,科学家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中,负责数学学习部分十分发达,比一 般人高15%;爱氏大脑中为神经元系统提供营养的细胞浓度很高;爱氏大脑中,从两侧到下 部的沟回比一般人多得多;爱氏大脑中脑神 经胶质细胞数量相对较多,这种细胞被证明能 为思维神经元提供营养。
科学家认为,爱因斯坦大脑的这些特点,可能为神经元之是的联系创造了更优越的环境 ,从而为神经元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
天才的根源在大脑
各种新发现均表明,音乐和数学都能够刺激大脑中最不易开发的区域,加强大脑内部神 经元的相互联系,使大脑内细胞更活跃,更容易迸发出富有创造性、带着标新立异的激情火 花,同时为天才大脑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归根结底一句话:天才的根源在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