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供血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病毒RNA分子杂交的检测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于1991年应用美国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C100-3)及日本抗HCV(AR-14)酶联免疫试剂对160名职业供血员进行双重检测;阳性者再用我国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cDNA探针作斑点杂交检测HCVRN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分析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伴急性右室梗塞23例患者的临床、血流动力学。常规(Wilson's)及头胸(H-C)导联右胸心电图(ECG)显示:急性下后壁梗塞15例,急性下壁梗塞8例。13例伴右心衰,其中10例肺清晰,11例有低血压。平均右房压(MRAP)≥10mmHg20例,8~10mmHg3例,3例扩容治疗后≥10mmHg。23例MRAP/肺毛细血管嵌入压(PAWP)>0.65;右室每搏作功指数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观察到:巯甲丙脯酸治疗4周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运动肢体血流量及氧代谢能力。治疗前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治疗后前列腺素E2、I2增高程度与运动耐量的改善相关显著。提示长期巯甲丙脯酸治疗改善中枢及外周血流动力学及代谢能力,提高心衰者运动能力;血管活性激素变化起中介作用。
营养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定义是研究如何选择食物,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代谢以维持生长、发育与良好健康的相关过程。营养学的功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专家组1990年的意见概括为:①消除营养缺乏病。②减少与营养及膳食有关的急性与慢性疾病。③增进人体健康,包括增加婴幼儿与青少年的生长率与延长人类的寿命。④增进人体的免疫力,增加对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疾病的抵抗力。
期刊
对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和32例非吸烟的健康者进行了14项实验指标检测。发现慢性肺心病患者血中弹力蛋白酶、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II(ATII)、5羟色胺(5-HT)、IgE、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全血乙酰胆碱(Ach)明显升高,而6-酮-PGF1α、补体C4和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则明显减低。讨论了这些指标在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热量摄入增加,尤其是脂肪摄入过多,冠心病、脑血管病与恶性肿瘤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技术报告提出“人群营养目标”,其中确定每日应摄入16~24克非淀粉多糖,对改变膳食结构,防病治病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原发性后腹膜肿瘤系指由腹膜后脂肪、血管、淋巴、肌肉及神经组织发生的肿瘤。现将我院从1960~1988年经手术治疗的64例(其中61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后腹膜肿瘤报道如下。
期刊
血液的凝固与抗凝是一对精细复杂的矛盾,当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时,血液维持其正常的流动性,如凝固活性增高和(或)抗凝活性降低,即为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HCS)。一旦体内发生血栓,当可说明已有HCS。临床工作者更为重视的问题是预报有发生血栓可能的HCS,有人称后者为血栓前状态。
期刊
对19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第3~12病日肝活检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培养技术,证实EHF患者肝细胞内有活的EHF病毒存在和复制。用电镜观察相应感染肝细胞,见EHF患者肝细胞亚微结构损伤明显,并发现肝细胞浆内、肿胀的粗面内质网空泡内、内皮细胞内及微绒毛处有EHF病毒颗粒及包涵体。提示EHF患者肝损伤可能与EHF病毒的直接作用有关。光镜动态观察了52例2~105病日患者肝脏病理,发现肝损害
中性粒细胞不依氧的杀菌机理
期刊
我们就104例白血病剖检病例的肾脏改变,探讨其临床及病理,以及二者关系。肾脏的病理改变主要有重量增加,肾小管钙质沉着,白血病细胞间质浸润和血管内淤滞,以及出血等。肾小管钙质沉着占20.19%,白血病细胞血管内淤滞占75.96%。肾脏出血,血尿酸增高尿检易出现异常(P<0.05)。白血病细胞浸润的有无和轻重与尿素氮,肌酐,尿酸值,尿检无明显关系(P>0.05),而血管内白血病细胞淤滞易引起肾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