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创新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是还会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存在其中。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针对高等教育共性规律以及高职教育个性特点进行直观体现,是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过程当中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尤其是要注意符合职业院校管理特殊要求。在此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机制可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保障,这不仅对学院教育工作水平的改善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路径
  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学校不仅需要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同时也面临较为繁重的教学改革以及建设任务。在此过程当中,针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不断完善,是实现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重要途径。职责分明、制度健全以及功能完备,是在构建质量监控框架时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这可将较为理想的平台提供给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发展。这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办学效益的改善也有重要作用。
  一、深入研究、提高认识,为实现制度创新、规范管理奠定基础
  首先,以人为本是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在修订以及制定过程当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修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推动作用。在研究管理方法的过程当中,需要从管理对象着手,实现与管理对象发展规律之间的相适应,这对创新理念以及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从创新着手是开展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必须在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学校教学工作新思路。制度的创新可促使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对时代性的进一步体现,把握自身的规律性与创造性,实现对全新局面的不断创新。
  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及与时俱进,是高职院校在针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建设与创新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实现与市场经济发展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无限贴近,是解放思想的实质内容,在培养人才的同时需要将现代化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标,这对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转变有积极意义。在此过程当中所树立的人才观、质量观以及教学观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有重要作用。针对相关规章与制度进行建立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有章可循、规范运行是建章立制的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当中,领导人员所做出决策的科学性得以进一步提升出现失误的概率不断降低,在改善工作中盲目性以及随意性方面,建章立制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新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章立制,规范专业建设发展
  首先,我们建立了“市场有需求、教学有条件、质量有保障、就业有出路”的专业建设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规划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和学院办学条件,构筑生命力强、可持续发展且具有弹性的专业平台,规划招生计划,规范了专业开发和设置的要求和程序,立足在现有专业平台上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利用已有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建设,利用已有的基础,实现高职专业的“按需开办,灵活设置”;在专业平台上,寻找经过努力和建设可衍生或派生出的新专业,实现专业口径的“长短结合,宽窄并存”;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适应市场需求,做到人才的“提前培养,同步使用”。从而在机制上确保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直接对接,把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
  2.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推进课程改革
  学校所进行的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是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驱动转变的重要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以及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可得到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在这一过程中该项理念得到真正的落实,学院在使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注意充分融合自身实际,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过程当中,可对多种方法进行使用。现阶段最为普遍的就是学分制教学管理,这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也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满足经济建设以及人才多样化需求方面,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通过对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可以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着手,实现对学分制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的重新构建。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客观因素,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课程体系等都在其中。
  三、规范教学运行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高职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机制保障,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软件准确性以及科学性保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多项内容,其中最为中心的就是教学管理。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需要利用教学管理来维系。教学运行管理与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规律以及规范日常教学管理之间呈现出一种相契合的状态。其中会涉及到多种内容的管理,师资配备、教材建设、教学设备配备以及课程改革等都在其中,规范化以及程序化是教学运行管理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校需要针对教学运行流程图进行科学的绘制,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过程评价——建立了学院(教学质量督导组)、系(部)和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经常性开展了领导评教、教学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活动;开展目标评价——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调研活动,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以及毕业生对我院课程设置、知识能力要求、培养规格与目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学院进行调整、改革等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四、规范教学工作岗位管理,激发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热情
  在体制和组织建设方面,首先是就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制定了相应的规定,通过学习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履行“计划、组织、协调、研究、服务”的五项基本职能。
  二是就发挥系(部)和教研室的职能制订了相应的规定,如系(部)教學秘书工作细则、教研室管理条例等。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任务、教改项目、质量控制的实施等,从组织上加以落实。
  三是就实行资格管理制订了相应的规定,如教师培训(进修)管理工作细则、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带头人实施意见、高职教育“双师型”素质教师的选拔培养方法等,进一步细化了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实验实习教师任职资格等,从组织上确保任职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建立一个以“绩效”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奖励体系。教育教学改革能否出成效,关键在于教师的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1]孙爱军.以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带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4):50-51.
  [2]曾万里.信息化建设助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的成效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122-124.
其他文献
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前准备、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三方面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导。
患者女,30岁,因“停经30+6周,发热2d,颌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收入院.入院前7d出现左侧下方智齿痛,口服头孢抗炎治疗,未见缓解,左侧面部及颈部肿胀加重,体温开始升高,最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56-01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教学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并概括出来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
期刊
摘要:化工工业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化学品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给相关的产业带来了巨大变化,为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绝大多数化工原料属于危险化学品,有些化工企业生产的中间体或者成品也属于危险化学品。因此化工企业普遍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安全生产的特点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那么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化工企业应急队伍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化工企
《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自然教育”原则,书中提出了许多教育观点.有些教育观点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有些教育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商榷;有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在许多重污染产业也逐渐开始走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通过使用水循环系统对锅炉烟气进行的保温处理,从而减少了运转机组在回热抽气环节的造成的锅炉尾气余热损失,这样做还能够实现对锅炉尾气余热的温度控制调节,还有利于循
文章分析了“官产学研金”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论述当前广西“官产学研金”结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广西区域产业集群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
在圣米歇尔大街,马尔克斯看到了海明威,他一下子不知所措了.这是1957年的一个下着雨的春天,马尔克斯28岁.在他的家乡哥伦比亚,他是一名成功的新闻记者,并出版了一本获奖小说.
每天当最后一缕阳光隐没到山坡背后,6岁的小女孩芭丽·费特纳就会走出自己的房间,来到户外。她看着群星出现,月亮升起,在月光中光着脚丫欢快地跳着、舞着。“当月亮出现时,我
摘要:我国发展重心由东部沿海转向内陆,对内陆经济发展以及制度建设讨论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的根据法律制度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了贵州发展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对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建设法律制度建设,构建基本理论。试图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建设找到最优法律制度建设方案,并对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建立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法律制度建设  一、贵州内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