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容隐权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容隐权是指在刑事司法程序中,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所享有的对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包庇和拒绝指证权.是现代刑事制度中一项基本的权利,其历史渊源悠久。我国古代刑事司法的“亲亲相隐”制度就是对容隐权的具体体现。容隐权在法理上的根本理论依据在于:任何人都不能自证其罪。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刑诉法第188条的新规定是我国当代刑事立法对容隐权的具体表现,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如适用的刑事诉讼阶段范围不够明确、近亲属范围过于狭窄、缺乏价值比对机制、包庇犯罪嫌疑人限度没有详细规定、缺乏对侵害容隐权行为的救济机制等。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面对企业当前快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主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社会主义
文章主要以默顿的中能功能论为切入点,从高校社团具有的正功能与负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等方面就’高校社团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功能分析。旨在使大学生和高
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
不管任何一位班主任,当你去带动一个班的班集体进行学习生活时,总要或多或少地遇上几个思想、学习、行动上都要落后一点的学生。这部份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对班集体的影响却不小
我国《刑法》第347条所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在出现多种行为并存的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情形下,此类罪名的认定变得较为棘手。对此,应当遵循罪行
诉调对接机制是指诉讼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为了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各地法院不断探索创新,建立健全诉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后进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转化后进学生现已被放到教育的突出位置。后进学生,不论哪类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尤其是职业技术学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震撼人心、催人反思的重大事件之一。国内知青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成果颇为丰硕。对这些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