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抗植物致病真菌的深海霉菌的鉴定和活性成分理化性质分析

来源 :应用海洋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印度洋深海底泥中分离到一株真菌S2915,经ITS基因序列分析及显微形态观察,鉴定$2915为支顶孢属Acremoniumsp.真菌.其发酵液对5株植物致病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硫酸铵沉淀后的抗菌活性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抗菌活性成分为蛋白类物质,且最佳硫酸铵饱和浓度为70%(m/m).初步分析了该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耐热性,经60、80、100℃甚至121oC处理后,活性均无明显差异;耐强酸强碱,在pH值为2~12范围内活性不受影响;紫外照射0—12h及用蛋白酶K、胰蛋
其他文献
为解决海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中氮磷污染源强统计指标与海水水质标准因子不同的问题,本研究以罗源湾为例,采用现场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罗源湾表层海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位中神经再生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采用Longa’s线栓法,利用成年雄性SD大鼠制作
根据包纳米虫(Bonamia sp.)SSU rDNA和派琴虫(Perkinsus sp.)ITS rDNA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两种贝类原虫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
依据2006年7-8月对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总有机碳(TOC)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的TOC含量范围为0
德、法、英三国法院都在考虑用调解解决行政法纠纷,但各国的调解方式有不同特征,原因也不同,各国也都有不同的经验和教训,调解在行政法领域的应用或许正标志着行政法的新发展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真空状态"的发展现状,给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按层级设计的中小企业智能车间系统架构,并详细介绍了各层的基本结构和技术要求;该系统可实现
VP12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该蛋白质由病毒基因wsv009编码,分子量为10.9kDa.转录时相分析表明wsv009属于早期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了该全长基因,成功构
<正>巴金一生,共创作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十五本短篇小说集和三十余本散文集,翻译过二十余部外国思想文化论著和文学作品,总计一千余万字.其文学活动历经了大半个世纪.
<正>合同法的精神就是契约自由,保证合同当事人具有足够自主决定能力,使得意思表示健全。然而,每一个意思形成的过程中都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以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分析模型,采用Ansoft/Maxwel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永磁电动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电机在稳态电磁场以及瞬态电磁场的内部磁场分布规律,为电机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