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心静、心动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学生承载着家庭、学校、社会更多的关注,但这些关注往往都放在成绩上。同时,毕业班的学生即将面临人生最重要的选择,12年的基础教育即将画上句号,在心理上将由学生逐步转为社会人。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内心是否得到成长,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沉着冷静应对高考,还关系到学生能否以成熟的心态拥抱社会。因此,学生心灵成长应该是毕业班班主任真正应该关注的焦点。
  怎么才算心灵成长呢?我认为应该从“心”着眼,在心定、心静、心动上下功夫,让学生内心安定知行止、内心沉静善应对、内心激动勤奋进,拥有一颗不断成长的强大心脏,顺利毕业并考入理想的学校,迈出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开阔视野,合理规划,让学生心定


  进入高三,高考迫在眉睫,学生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也容易出现内心浮躁、不知所措的状况。学生的心态不稳,学习成效就难有保证。班主任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定下心来复习备考。
  班主任可以根据需要召开系列主题班会,如“高考的意义”“我与这个时代”“二十年后来相会”等,让学生明白高考不是终点,弄清自己和高考、大学、社会的关系,明白高三的作用、高考的意义,站在整个人生的长河中来审视这一年。当学生能够从一生的角度去审视现在,理解高考不是一个具体分数的呈现,而是整体能力的展示时,学生才可能跳出分数,看重分数背后能力素质的提升。学生有了这样的视野后,分数的高低起伏就不太容易影响到他的备考。
  高考是学生共同的目标,班主任要让学生有向目标进发的底气,做到气定神闲。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对高三这一年的复习备考节奏进行安排并做出详细的规划,让学生清楚何时第一次诊断考试,何时一轮复习结束等。恐慌心理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未知,当复习时间表、进度表都提前知晓了,学生对高三的学习节奏心中有数时,就不容易恐慌。学生节奏不乱,心绪就不易乱,学习效率就高。
  有了统一安排的大节奏,还应该有小节奏,如同钟摆一样,时针按照它的节奏走,分针秒针也有自己的节奏。如果一两个月是大节奏的话,那么两三天就算是一个小节奏。这样的小节奏也要让学生踩准,比如每次考试前中后加起来就三四天,考前如何复习、考中如何调整、考后如何总结,就是具体的节奏,应该做出具体安排。安排越是具体,学生的节奏感越强,心绪越是安宁。对此,我们可以及时开展“诊断性考试的意义”“潜力如何变成实力”“学习方法面面观”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知晓具体方法并实践,在一次次实践中让学生的心绪安定下来。
  正如《大学》所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学生在毕业季能够“心如磐石”,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营造氛围,调节情绪,让学生心静


  班级是一个情绪互相感染的能量场,和谐积极的氛围能在学生中形成正向的能量场,这对高三年级的备考尤其重要。班主任要把重点放在营造班级氛围和应对突发事件上,通过情绪调节提高学生克服急躁焦虑心态的能力。
  班主任可以从起始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冥想静心练习,在毕业班召开“以兄弟姐妹的名义,我们一起上名校”的班会活动,开展“国王与天使”“感恩大声说”等系列活动,促使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及时的情感互动,使学生的内心平静安宁。
  突发事件处理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常规工作,对于高三年级,突发事件打乱的不仅是班级秩序,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备考的成效。班主任除了教会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帮助学生调整情绪,不让情绪波动影响学生的时间管理和学习效率。在高三,学生最容易出现焦虑紧张、茫然无助的情绪,班主任应该教给学生“情绪管理ABC法则”“表扬三部曲”等方法。很有效的一招是给学生写小纸条,比如在一次考试前,一名学生正焦虑着,你悄悄给他一张小纸条,学生立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班级是一个生态系统,师生彼此会相互作用,心静不仅指学生这一方,也包括教师在内。高三这一年里考试排名、成绩分析以及各种杂务层出不穷,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将面对各种挑战。班主任应冷静面对学生成绩的起伏和外界的评价,平静处理学生在困难、茫然、冲动、反常时制造的种种事端,保持最好的状态。

把握节奏,鼓足动力,让学生心动


  高三阶段,学生处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容易出现懈怠、疲惫,甚至无助、放弃的心理,学习动力容易消退。班主任要认识到心动和心定、心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通过认真设计活动,让学生不断被激励、被打动,产生持续不断的动力。
  班主任要选择重要时间节点设计系列活动,有计划地持续调动学生。从距离高考一周年起到高考前一天,在特定的时间节点组织班会活动,以仪式化的活动让毕业年级的学生始终处于心动状态。在距离高考一周年时,可以组织“高考一周年倒计时”活动,让学生树立明确的时间意识。在距离高考100天时,可以组织“高考100天献祝福”活动,强化学生必胜的信念。在距離高考一个月时,一些学生认为大局已定,此时最重要的是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让学生的激情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班主任可以设计每10天一次的系列主题班会:30天时,召开“30天的力量”主题班会,20天时召开“静水流深”主题班会,10天时召开“高考,通向幸福的航程”主题班会,1天时召开“出发,去看更好的世界”主题班会。除此之外,还有重大考试的考前考中考后等时间节点,也是符合学生心理期待的时间点,此时组织活动会有以一当十的功效。
  班主任还可以制造特别事件让学生心动。刚进入高三时,可以倡导每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段高三寄语,然后让家长的寄语每周轮流出现在班级墙壁上。也可以把各个大学学长学姐的祝福、生动有趣的电影视频、名人的经历压缩打包,分批次地在合适的时间点进行分享,让学生心动起来。
  心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懈怠时能够主动,在低迷时能够感动,在消极时能够激动,在平常时心有所动,如此,学生才能自我鞭策、自我完善,克服懈怠并走向成功。
  心定心静心动的办法还有很多,只要班主任拥有一颗勇于探索之心,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认识呢?你对这种现象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从本质上讲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根据漫画写作文,首先要读懂漫画的意思。只有读懂了画意,明确了画旨,才不至于偏题跑题。我们可以结合漫画及其他
1995年9月8日(中秋节),74岁的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黯然去世,但却在一周后才被发现,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张薄毯子。年轻时十分时髦的张爱玲曾说过:“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但离世时却异常简单。   这位被认为象征着民国贵族精神的女作家最后是在孤独中拉上了人生的帷幕。   25年过去,张爱玲一直在“被重新发现”,读者群不减反增。而2020年是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各类纪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  公鸡和母鸡在垃圾堆里刨来刨去。突然,母鸡发现一块闪着光芒的宝石。  母鸡说:“亲爱的,快过来看!我刨出了一块宝石。”  公鸡走过去看了一眼,淡淡地说:“这块宝石的确很漂亮,它一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主人得到它,肯定会高兴地不得了。它虽然光彩夺目,价值连城,可是,在我们眼里,却一文不值,还不如一粒小米来的实惠!”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们是否要责怪公鸡有眼无珠呢?显然
大雨突至。  正在古城墻上游玩的我对这夹杂着春寒的雨猝不及防,于是带着恼意匆忙躲避。仓皇之间,我走下了城墙,躲到近旁的一处屋檐下。微微颔首,想撩开被雨水粘在前额的碎发,目光却撞上了身旁古老城墙上的一行字:西安碑林博物馆。  连绵的雨帘中,这一行字也沾满了湿漉漉的水汽,朦胧拙朴。字的下方是一扇大门。明明是醒目明艳的朱红,却仿佛其中沉淀了无数岁月。没有街角红灯笼的艳丽张扬,与灰黑的城墙融成一体,像从一
要说年末最火的剧,当属《庆余年》无疑。  在几乎没什么宣传的情况下,忽然就火了,难得的是口碑也不差。打分苛刻的豆瓣,近8万人打出了8.0的高分。   不落俗套的剧情,个性鲜明的人物设定,再加上各个演技在线的演员们,让《庆余年》成为这个年末不可错过的一部好剧。  而其中最大的惊艳,当属64岁的老戏骨陈道明。   一向以“皇帝专业户”著称的他,在戏中饰演枭雄庆帝,有野心有实力有手段,演技爆表。  
学养深厚加上文笔简洁老练,使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幽默处温柔敦厚,谑而不虐;议论犀利,情思隽永,不卖弄学问,文字朴实简单却耐人咀嚼。《流行的谬论》就是其幽默隽永风格的出色之作。  有许多俚语俗谚,都是多少年下来的经验与智慧累积锻炼而成。简单的一句话,好像含着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在言谈之间,常被摭引,有时候比古圣先贤的嘉言遗训还更亲切动人。  由于时代变迁,曩昔的金言有些未必可以奉为圭臬,有些
【新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多想,邂逅一次心的相知,多想,让孤独的心影不再寂寞。愿把心灵寄予世间一切美丽,让紧闭的心蕾,在理解的和风下,绽放心灵之花一朵朵!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命题者给出了一段文字材料,我们必须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
01   2019年12月22日,刘鑫的微博终于被封了。新浪的理由是:经核查,该账号存在通过私信、点赞等形式消费并攻击被害人家属的行为,现依据《微博投诉操作细则》第二十二条之规定,即日起关闭@刘鑫6_6 微博账号。   2019年11月3号,是江歌去世整整三周年的日子。在这一天,大家发现案件另一位当事人刘鑫改名为刘暖曦,江歌妈妈江秋莲在微博上发布长文,并且放出法院受理起诉刘暖曦立案通知书的照片
我听见了。  听见他有力的喘息,听见他汹涌澎湃的记忆,听见这一方水土上无数春秋掠过,听见呼啸的生命力。秋湖,我听见了你。  我听见万顷芦苇密密匝匝的叶儿推搡,沙沙作响声,如蚕食桑葉,似春水涌动,清晰地触及你的神经,我听见溶溶的月光洇开在苇叶上,在水色里,在浮动着幽香的夜幕中,浸入这湖的脉络,染上皎白诗意。我听见风过,听见云起,听见霞光的烂漫,听见破晓的斑斓,而那湖,那层层云雾后的,密密蒹葭旁的少有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每每读到这里,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于是就会想到那个人,想起那些事。   大概是从初二开始吧,几乎每天放学后,校园里蹒跚地走着一位老奶奶,她是位拾荒者,八十岁上下的光景。头顶一团乱蓬蓬的白发,岁月在她灰黄的脸上完美地镌刻上了一道道皺纹,常年的劳动使得她的背弯得近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