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现代商业景观设计原则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步行街商业景观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商家与消费者的双向需求,商业景观设计需要新的设计观念,来配合步行街商业景观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把体验设计理论与步行街商业景观设计的理论相结合,来试着探讨新的现代商业景观设计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步行街;商业;景观设计;体验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21-1
  一、现代步行街商业景观设计概述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街道文化产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城市生活的一种集中反映。在如今的大城市中,商业步行街也是缓解城市对人们的负面影响,为人们提供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重要场所。而步行街的商业景观则是整合步行街内部与外部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商业区主题和提升体验品质的重要角色。
  现代步行街商业景观设计是将体验设计的设计思想融入到商业景观设计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在体验经济时代下,随着社会发展的日趋成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求不同的生活体验已渐渐成为一种需求和时尚,人们对于步行街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如今电商兴起的时期,单纯的购买商品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如何吸引人们来步行街购物,是必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现代步行街商业景观设计也需要以体验性为设计重点,进行新的探索与创新。
  二、国内步行街商业景观设计的问题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成果丰硕,在这种利益推动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国内许多开发商过于急功近利,盲目的跟风模仿,沿用过时设计理念和致富经验,将一些吸引眼球的噱头做为步行街景观设计的重点,而忽略了消费者对于步行街的整体体验。由于景观必须从属于步行街而存在,并且景观设计在国内的发展也比建筑设计要晚,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因此许多开发商只注重步行街商业景观设计的功能性。认为商业景观设计只是建筑的附属,只需满足其应有功能和规划要求的绿化率即可,导致景观设计千篇一律,没有时尚与特色可言。同时又过于强调景观设计的标志性,使景观设计与步行街建筑不相协调,给深入其中的消费者留下不伦不类和不够人性化的印象。
  三、现代步行街商业景观的设计原则
  (一)确立明确的主题
  首先,做为步行街建筑及功能的延伸,商业景观的主题必须支持和围绕步行街的商业主题。当人们从四处走来远远的看到步行街时,此次的商业体验已经展开。随后进行的浏览、购物、休憩、交谈、用餐等活动,穿插于景观与建筑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人们所产生的商业体验,更是抽象的一种情感,一种相对概括的印象总结。因此,为了保证人们体验的完整性,商业景观设计应保持与整体商业相辅相成的关系,围绕整体的主题。
  其次,在确立主题之前,设计师应该做好足够的市场调研工作。设计场地的区位、气候、自然资源、当地的人文特色等等都是影响设计主题的因素。同时,也要考察商业项目主要受众对体验的喜好。通过前期资料的收集,进行整理和归纳,最后分析出对于景观设计的体验预期和确立最终的主题。
  (二)塑造深刻印象
  通过对于艾宾斯记忆曲线的研究,人对景观的感知所产生的印象,同样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的,特别是在印象最开始产生的阶段。因此,设计师需要在人停留在步行街的短暂时间里,珍惜每次人与景观互动的机会,通过巧妙的主题重复,来塑造深刻的印象。
  这里必须强调体验线索的概念:在景观设计中,由设计师设计创造的,能给人带来体验的部分,称之为体验线索。体验线索为了能起到塑造印象的作用,首先是要围绕主题。通过变换表达的空间、形式,让穿插于商业景观中的体验线索,重复的强调主题,以此来深化消费者的体验印象。同时,也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心理的研究和对景观元素的掌控,准确的控制景观所传达的体验,以免产生负面效果。最后,设计师也需要通过巧妙的引导设计,来减除步行街区域自身的负面线索,给消费者留下最完美的购物体验。
  (三)建立多感官互动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注重对于视觉上的体验,对环境的改造也多出于对于视觉体验的追求,因此,传统的景观设计几乎可以概括为通过景观所营造的视觉设计,积累了丰厚的设计经验。在步行街的现代商业景观设计中,视觉上的审美体验同样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是如果在视觉体验的同时,加上听觉、触觉、嗅觉的体验,则更容易成功、更令人难忘。例如现代商业景观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旱地喷泉,就是融合的非常好的例子。通过对于喷泉力度的控制,可以很好的创造出具有层次感的视觉体验,配合音乐的节奏可以将听觉和视觉体验完美融合。还会加上喷雾效果,雾气随风变换,吹拂到周围驻足观看的人们身上,皮肤会感受到夏日的清凉,最后还可以闻到仿佛热带的潮湿空气,无疑是一次打动人心的完整体验。
  四、结语
  体验性的商业景观设计是体验经济下商业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该课题
  存在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应用价值,设计师必须更加关注经营模式与艺术设计的结合,让主题更具有针对性和市场性。随着体验经济的日趋成熟,能够带动整体商业区域的商业活动,甚至创造直接效益的商业景观设计才是有价值的、成功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著,夏业良,鲁炜等译.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2]赵飞鹤,张先进.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J].华中建筑,2004,(01).
  [3]徐默诵.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导则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吕渊峰,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樊巧思,女,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现象:众创空间推进互联网创业  人物:马云/范渊/廖杰远  区块:特色小镇  活动:市民卡工程  现象:生态循环打造美丽新样本  人物:芦俊  区块:杭州生态优化和水系沟通工程  活动: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  现象:社会治理彰显东方式智慧  人物:张平  区块:《我们圆桌会》/“湖滨晴雨”工作室  活动:生活品质总点评交流发布会  现象:全民健身掀起体验型运动  人物:同在蓝天下·运动医学服务中心/
一、活动主题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城市国际化·点评杭州二、活动时间2016年1月启动、6月18日发布
由杭州生活品质研讨组群、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杭州》杂志社、杭州市社会治理研究与评价中心等共同举办的2016杭州生活品质总点
目前杭州每年接待入境游客300余万人次,常驻外籍人士2万余人,大量外国人到杭州旅游、学习、经商或投资,对杭州的经济及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按照《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杭州将以科技优势及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成为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及东方品质之城,届时杭州未来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到杭州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2016年G20峰会及2022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谚,是杭州出现较早、影响最广的,几乎遍布于海内外的一句著名谚语,凡是以杭州为旅游目的地的旅行者,特别是国际友人出发前、旅途中和到达后都要多次念叨这一句谚语。但是,对于它的来历与内涵,他们往往讲不上什么。  今年G20峰会落户杭州,这是杭州千载难逢的良机,也是杭州“国际化”的新起点。向国内外游客特别向G20国际友人介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谚语,对促进外国友人对杭州的文化
豌豆的狡猾,人皆不知。  开白花的豌豆,结青色的豆子;今年开白花的豌豆,明年开紫花。这还不算,开白花的豌豆,结青色豆子的时候,里面的豆肉却是绿色的。按照书上说的,天气晴好的时候,你不要去豆地,天气阴雨的时候,你也不要去豆地。按照书上说的,女人心海底针,豌豆形恒河的影。  反正,豌豆你只管吃,只管煮,只管去其形,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管,煮熟了,嚼碎了,捣烂了,一口气吞了它,都行。只是,万万不要去琢
西溪路之名 ,始见于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顾名思义,“西溪路”应是一条沿着西溪由城里通往城西的路。约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经留下直通余杭大涤山洞霄宫的西溪辇道,辇道巨石平铺,石平如砥,宽丈余,长约十八里,沿西溪流经区域的有十余里长。南宋灭亡以来,这条大路仍为杭城通往余杭的重要通道。至明代,民间称之为沿山大路。民国初年,修筑从杭州城里通老余杭、闲林并与安徽相接的杭徽路,此沿山大路成为杭徽路的一部分。1
作为全国首家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专业文艺团体,杭州新青年歌舞团成立至今,更像自我寻梦蜕变的过程,从零到一,从单纯的演艺公司到资本市场,褪去一身陈旧的外壳,一步步更接近绚丽。  绝处逢生  2004年的6月30日,对于张钎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在这一天,他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南京,来到了杭州。用张钎的话说,在决定来杭州的时候,他还一次也没来过杭州,但光听着“杭州”这两个字,就很爽。此前张钎担任江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