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当前及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将是高校的学术信息中心与知识传播基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为高校学术研究信息网络提供一个交换站和节点,从而更加发挥图书馆的知识信息传播功能。因此,探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数字化信息服务的现状与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CD-ROM为典型载体的出版物风靡世界。图书馆员开始用这种新型载体为用户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信息密度更高、更便捷的服务。20世纪90年代,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据2004年1月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3年12月,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7950万。2008年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2008阳光绿色网络研讨会”上指出,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超过2.2亿,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无论从上网的人数,还是上网的地点,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因特网的最大用户。高等学校引进、开发了更多的虚拟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个性化的、便捷的信息服务。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高等学校的用户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用户通过电子化、网络化资源,以十分便捷的方式,获取了广泛的、多样性的、个性化的服务。他们不仅能够得到收费信息,也能得到免费信息;不仅能够得到本馆收藏的电子信息,也希望得到其他馆、甚至是外国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馆藏书目信息,也能够足不出户地获得全文信息。高校图书馆应认识到这种变化,并能尽快适应它,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信息需求。这不仅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社会对图书馆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途径:一是通过购买获得数字化文献信息产品;二是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整序,以提供免费服务;三是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开发本校的信息资源。
1 有目的、有选择地购入数字信息资源
随着图书、期刊及二次检索工具的电子化、网络化,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和专业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购入数字资源。如国内三大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一清华同方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公司的《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及重庆维普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中文图书数据库一《超星数字图书馆》、《APABI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等全文图书数据库。外文期刊是高校师生的重要参考文献,由于我国加入WTO,影印外文期刊逐渐减少,订购原版期刊又价格昂贵,而数字化的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比原版便宜,再加上数字出版物本身具有的优势,外文数字全文数据库集团采购已被许多高校图书馆所采用。国外一次文献全文数据库种类繁多,如OVID、SPRINGER、EBSCO、KLUWER、SCIENCE DIRECT及PQDD等,应对它们的类型、学科特点等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选购。二次文献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情报源,它在科技查新、鉴定、文献信息检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诸如《化学文稿》、《生物学文摘》、《工程索引》等大型检索工具电子版、网络版的购入,将对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2 整序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免费服务
互联网上的信息庞大繁杂,对网上免费信息进行整序,将极大地丰富高校图书馆的虚拟数字资源,利于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如《sCIENCE》在国内是免费使用的。据世界最大的全文免费网站Highwire2004年3月统计,有70余万篇论文是免费使用的。目前,Highwire优质学术期刊数据库包括145种期刊,由37个非营利的学协会和大学出版社出版,学科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该数据库的145种期刊中,被SCI收录的期刊有83种,被SSCI收录的期刊有16种,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