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减施量下玉米针叶豌豆间作体系的产量及效益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12569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探讨河西绿洲灌区氮肥减施对玉米针叶豌豆间作体系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为玉米针叶豌豆间作体系氮素资源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基于2011年设置在武威绿洲灌区的玉米间作针叶豌豆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不施肥和习惯施肥(N100)处理为单作玉米,施用习惯氮肥量95%、90%、85%、80%和0%处理为玉米间作针叶豌豆。调查了2014—2019年玉米针叶豌豆间作体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经济效益、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肥料贡献率。【结果】玉米针叶豌豆间作种植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而且这种
其他文献
9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召开2021年全国秋粮机收减损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毫不放松抓紧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按照“一个品种一个品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好粮食生产的要求,將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重要工作抓实抓细、常抓不懈,努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确保颗粒归仓。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机收
【目的】探究开花期土壤水分含量对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转移、土壤硝态氮含量、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小麦氮素高效利用及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供试品种为济麦22,在开花期设置3个水分处理:不灌水(W0)、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W1)和85%(W2)。测定了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的积累和转运、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并对小麦成熟期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1)W1处理中,两个小
【目的】研究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glabrescens)不同翻压量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绿肥的养分供应潜力,为玉米–绿肥轮作系统中的化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和2019年在云南省嵩明县开展玉米(黑糯1号)田间试验,共设5个处理:冬闲(CK);不施氮肥但翻压绿肥光叶紫花苕15000 kg/hm2(G1)、30000 kg/hm2(G2)、45000 kg/hm2(G3);冬闲+常规
以山东省陵城区义渡口镇省级数字化乡村镇建设试点案例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数字乡村内涵与特点、分析义渡口镇数字乡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设思路、系统架构及重点行动计划,对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进行了探讨。
【目的】磷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磷多以植酸形式储存在成熟籽粒中。非反刍动物,包括人类,无法消化植酸来获取磷及植酸螯合的有益元素,籽粒中收获的大量磷素进入人及动物排泄物,不仅造成磷资源浪费,也加大了环境风险。因此,培育籽粒低植酸品种是改善作物营养品质、降低磷素环境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作物籽粒磷的来源,控制籽粒植酸磷含量的主要生理过程及遗传改良策略等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研究奠定基础。【主要进展】籽粒植酸磷的积累主要由3步组成,木质部或韧皮部向籽粒转运无机磷酸盐,籽粒利用无机磷酸盐合成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施磷水平下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与其植株磷浓度的变化关系,构建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模型,为夏玉米磷素优化管理及磷营养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9—2020年在陕西关中平原,以两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和豫玉22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定位试验。共设4个施磷量处理(P2O5):0、60、120、180 kg/hm2。在夏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地上部取样,分析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全磷含量以及产量。利用2019年试验数
【目的】研究产量高低差异明显的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对水氮响应的差异,为以产量为目标的小麦优化水氮运筹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2018年,以中产型品种‘泰科麦33’和高产型品种‘济麦22’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两因素三水平完全方案田间试验。两因素为灌水量和氮肥用量,3个灌溉水平为300、450和600 m3/hm2,依次表示为W1、W2、W3;3个施氮量为135、180和225 kg/hm<
摘 要:锌肥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肥料,因此开展了在柑橘上施用不同硫酸锌肥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施用不同硫酸锌肥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柑橘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柑橘;硫酸锌肥;产量;品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3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6 文献标志码:B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九龙坡区西彭镇真武宫村,隶属
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Linn.)DC.〕又名白背三七,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菊三七属(Gynura Cass.),为多年生草本[1]。白子菜是中国传统中草药,用于治疗咳嗽、疮疡、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疼痛等[2],在部分地区亦基于其保健作用作为蔬菜栽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子菜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治疗糖尿病等功效[3-6]。白子菜中丰富的酚类成分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等[6-8]。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气候和季节变化等外部因子密切相关[9
【目的】采用GIS定位和养分丰缺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西辽河平原耕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点,建立直观、精准的推荐施肥系统。【方法】西辽河平原包括科尔沁区、开鲁县、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以该区域的15421个土壤测试数据和143个玉米“3414试验”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方法计算耕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空间插值结果,结合土壤丰缺指标,将西辽河平原耕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分区,确定不同土壤氮磷钾养分组合下的施肥量,并制作玉米氮磷钾分区施肥图。【结果】西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