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盖叫天讲课

来源 :杭州·党政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an415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十多年前,杭州开元路与青年路交汇的“三岔口”有个新中国剧院。因剧院地处繁华的市中心,有许多重要的文艺演出和文艺讲座都是在这里举办的。1960年春末夏初,笔者有幸在新中国剧院聆听过盖叫天老先生讲京剧表演艺术课。我当时是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声学专业的学生,这一课是相当专业对口的。
  岁月悠悠,五十多年倏忽而过,但盖老当年讲课时的情景和内容我仍记忆犹新——这句绝对不是套话,这么多年来我经常在脑海中“复习”,故能常学常新。正如盖老讲课时所说,人生就得“活到老,学到老”。
  盖叫天老先生说:“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他自己学的专项是京剧“短打武生”行当,上台演出时,总是穿箭袖紧身衣,脚着薄底快靴的侠客、武士,诸如武松、石秀、任棠惠、黄天霸等角色;但盖老对京剧中的生、净、旦、丑四大类专业都“通学”过的,故能厚积薄发融会贯通。
  讲课那年盖老已年逾七旬,但讲话时中气很足声音宏亮,动作敏捷灵活。经常练功的人精气神的确非同一般。他深有体会地对我们说,京剧表演中的一招一式都得下功夫仔细琢磨,戏是假的,但演的时候就得假戏真做,演员要十分投入才会感动观众——任何表演艺术都是“以情动人”的。盖老举例说,同样是演古代的女人,孙二娘与潘金莲走起路来都不一样的,让人看了就觉得潘金莲是个不正经的女人;孙二娘不愧为女中豪杰。盖老边讲边做,一口气讲了三个多小时,真是出神入化、触类旁通,十分精彩动人。台下数百名听课的师生都很认真专心,整个会场鸦雀无声。盖叫天先生的讲课与他舞台上的表演一样富有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令人终生难忘。
  盖老又教导我们说:“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十年功可不是花拳绣腿,得是真功夫。要练出真功夫就得出几层汗:先是出表面的皮汗,再是练出肉汗、血汗——听说过‘汗血宝马’吧?人跟马是一样的,练出汗血才能成千里马。直到练出骨汗,才算是练出了真功夫。”这是老辈人武功的传统说法,意思是说练功不仅仅是学几招套路,更是要练出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盖老说他中年在演出“翻九楼”时折断了小腿骨,经骨科医生接骨,由于手忙脚乱接错了位,以为这错位腿再也不能登台演出了。盖老为了重返舞台,自己在棕棚框的硬木上猛地又将小腿骨磕断,再让高明的医师正确地接骨愈合。不久舞台上又出现了英勇无畏的打虎英雄——盖叫天演的“江南活武松”。
  盖叫天(1888年~1971年),本名张英杰,河北高阳人。他虽出生在贫苦农家,但自幼勤奋好学,不甘人后。他八岁入天津“隆庆和”京剧戏班子学艺,艺名“金豆子”,1901年与父母兄长南下到杭州。在拱宸桥天仙茶园的舞台上,他主演了京剧《三岔口》、《十字坡》、《一箭仇》等精彩剧目,一炮打响,从此走红。用盖叫天的话来说,真是“一招鲜,吃遍天”。为赶超当时闻名遐迩的京剧老生谭叫天(谭鑫培),他豪气十足地将艺名“金豆子”改为“盖叫天”。
  盖叫天的拿手好戏是《三岔口》和《十字坡》。
  京剧《三岔口》是《杨家将》里的一则故事。盖叫天扮演的任棠惠是武艺高强忠于“杨家将”的侠客。他为暗中保护被解差押送的大将焦赞,当天傍晚亦投宿三岔口旅店。店主刘利华亦是敬佩杨家将忠勇报国的江湖好汉,他怀疑尾随焦赞等人独自投宿的任棠惠是奸臣派来行刺的。刘利华在黑夜中撬开任的房门……刘、任二人因误会在房内摸黑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他们先是刀对刀对劈,只见刀光闪烁,不时铿锵有声;双方手中单刀被对方击落、踢飞后,两好汉又赤手空拳地擒拿格斗,蹿跳闪躲,拳打脚踢,把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拿、跌、击、劈等动作表演得淋漓尽致。盖叫天演的《三岔口》,看戏时叫人紧张地手心出汗;戏演完则是满堂喝彩。
  京剧《十字坡》取材于古典名著《水浒传》。
  打虎英雄武松为兄报仇血溅鸳鸯楼,自首后被发配充军。途经十字坡一家独门独户的酒家喝酒吃饭,不知江湖险恶的两解差被药麻翻,黑店伙计将他们拖进了专做人肉馒头的屠宰场。店主婆人称母夜叉孙二娘,他嫌伙计力气小,就自己动手来拖身材魁梧烂醉如泥的武松,她嘲笑闯荡江湖十分机警的武松道:“由你奸如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她话音刚落,只见佯醉的武松一个“鱼打挺”猛地跃起,飞拳劈面打去,……好一场龙腾虎跃,男争女斗!……盖叫天演的武松,英气勃勃,身手矫健,煞是英雄豪迈!
  1969年,无法无天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入第三年,颠倒黑白的“斗批改”运动更加疯狂地展开了!我当时真正是“无产阶级”:夫妻两是同厂双职工,在筒子楼一间13平方的厂宿舍里,无厨无卫,床下一只痰盂;房门口一只煤球炉。月薪35元,还得违心地唱高调:我们工人阶级要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得那年五月里一个骄阳如火的大晴天,杭州文艺界的造反派头头,在青年会灯光球场召开了一个批斗大会。凡是搭上“宣传”和“文艺”边的省、市领导几乎全被揪来批斗和陪斗了。我因为是复退军人车间工人小组长,被“光荣”地指派到批斗大会去充当摇旗呐喊的“革命群众”,因此亲眼目睹了这场“阳光下的罪恶”:一个满脸横肉的“络腮胡”煞有介事地在话筒前大声喝道:“……把文艺界的牛鬼蛇神统统压上台来!”我担心的事出现了:年逾八旬的盖叫天先生也被揪来批斗了,污蔑他是“戏霸”,是“狗叫天”。盖老因年事已高不再演戏所以蓄发养须了,有人硬要上纲上线,胡说他是“蓄须明志”,对抗“文化大革命”!有个瘦小如猴的家伙,为了显示他有“革命大无畏精神”,竟马上拿来一把剪刀,当场扯住盖老的胡须乱剪,盖老的嘴唇也被剪破了,鲜血直流!我当时真恨不得挤上前去,狠狠地掴那瘦猴三个耳光!
  1970年“五·一”劳动节,我和一起在南京市郊当过五年兵的小骆骑车春游。路过西山路一个“三岔口”时,发现马路左边,在苍翠的绿叶丛中,有一座难得见到的石凉亭。我们停下自行车走进前去观看。原来此处乃盖老“生圹”。在“学到老”三个遒劲的大字横匾下,有一副对仗工整匠心独运的楹联镌刻在方形石柱上:“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当时盖老尚在人世,所以楹联顶上“英杰”两个字是红色的,十分醒目,我对小骆认真地说,我老婆边红这几天就要生了,倘若生个儿子,我就取名王英杰。张英杰从农家一个贫苦孩子,勤学苦练成南北武生泰斗,一代京剧大师;王英杰也将学习盖老锲而不舍的勤奋,从一个贫苦工人家庭的孩子,成长为爱国发家的杰出人物。小骆当时是某国企的一个车间党支部书记,他好心地提醒我:给儿子取盖叫天的名字,如果有人诘问你怎么回答?我说我用毛主席诗词作解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黑。
  光阴荏苒,三十多年后,梦想成真。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政府部门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给我两个儿子带来了发展机遇。如今,大儿子已是留美博士后,浙大教授;小儿子是资深执业律师,曾获全省律师专业英语考试第一名。
  我和两个儿子说,我学盖叫天信奉“学到老”。右手伤痛,不能写字,七十岁开始学左手写字竟也学好了;有志者事竟成。盖叫天先生一堂课,激励了我家两代人。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人们通常把语言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其中阅读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英语没有什么诀窍,主要是多读多练。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多读多看,换句话说,只有经过大量的语言刺激,才有语感而言。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大家都知道,阅读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是需要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的,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87-02  一、创建班级特色文化,优化班级育人环境  “教室是书的海洋,知识的世界,创造的乐园”
【摘 要】初中班主任是班集体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的有力助手,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桥梁,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初中班主任工作往往把握不好工作的“限度”,影响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性培养,也使家庭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初中教育的实践中,要合理定位职业角色,明确班主任职责的 “分内”与“分外”, 把握教育学生的
自撤市设区以来,富阳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富阳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快融入,抓落实不懈怠,紧紧围绕三大任务,深入开展“标杆三学”:转型升级学(深圳)南山、法治建设学(上海)普陀、城市治理学(天津)河西。以“三学”拉高标杆、找准差距,以“三学”提升理念、落实举措,加快把富阳建设成为东方品质之城的新空间、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平台、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力争早日建成生产美的智慧新城区、生态美
【摘 要】 分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引导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交流、分析、思考、各抒己见,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创造力与协同能力。我们结合农村高中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分组合作交流的机会,依据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特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探索。  【关键词】 农村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