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生态环境促学校发展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j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队伍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丰富学校内涵的动力源泉。因此,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师专业引领,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便成了学校管理层面的重要抓手。
  营造生态氛围,让教师有满足感
  满足教师合理的诉求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证。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合理化建议,对被采用的建议应予以嘉奖。同时,对教师工作岗位的安排,亦可改变传统的派任制,充分尊重教师的自主选择权。
  决策公正,强化激励 绝对的公平不是管理,但公正、阳光则是优质管理公开的“秘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管理就必须阳光公正,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切身体验公正对待、享有尊重的满足。
  加强沟通,生态阳光 沟通是营造生态教师环境的绿色净化剂,能让教师始终保持阳光心理。作为校长,必须高度重视教师情感和心理问题的疏通,让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职业的快乐。
  搭建专业平台,让教师有成就感
  成就感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催化剂,为了迅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铸就教师的成就感,学校应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规范引领,明确发展方向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引领广大教师自觉转变旧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理念,使自己成为与时俱进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兼具的教师。
  因人制宜,明确发展目标 针对教师现状,帮助教师确立发展目标,给教师以压力,更予以前进的动力。对于缺乏成就感的教师,学校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早日走上毕业班的讲台;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教师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
  严格要求,鼓励脱颖而出 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严格的要求,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规范等必须提出明确要求,对集体备课等环节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制度和规范基础之上,教师能普遍接受的举措可采取制度入轨。对于需要强势推进的重大举措,亦可通过跟踪强制入轨的办法,整体推进学校中心工作。
  大胆尝试,推行学科名师制 学校除了对在学科教学研究中的骨干教师给予一定的津贴外,也可向社会公布,提高骨干教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大胆启用年轻教师,以先进带后进,以优秀带平庸,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功效。
  构建激励机制,让教师有归宿感
  更新理念,畅享成功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治校之本,是建立、健全学校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的前提条件。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本着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的办学宗旨,让广大教师在不断自我充实的前提下,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储备丰厚的优质资源。
  科学评价,激发潜能 科学的评价,不仅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能让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评价必须讲究艺术,而不是一味地套搬现成的条文,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教师发展的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师资与班额的比例问题等。管理绝不仅是制定条文和对照条文,而是要把教师想说的话先挑开,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充分调动教师潜在的巨大能量,让教师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任何一个计划的落实、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一定的制度、纪律作保证。但如果在管理中一味强调 “刚性约束”,而忽视“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忽视广大教职工的情感、态度和合理需要,往往就会产生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让一些制度的执行障碍重重,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如果一味强调“人文关怀”而缺失“刚性约束”,就会使制度的执行变得松散而无力,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便成了学校管理艺术的魅力所在。
  研教结合,提升品位 教师资源是一所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以教促研,以研兴教”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抓手,是学校发展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的重要保障。校本教研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三位于一体,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要以研究的心态务实看待教育教学、反思实践、交流合作,从而使教师的知识、经验上升为教育的智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理论与教学水平。同时,校本教研要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宗旨,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让教师充满底气,洋溢“家”的归宿感。
  事实证明,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绿色生态的管理环境, 教师的管理更多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人”是学校管理核心的思想,只有“人”才能盘活教育资源。成功的教师管理,就是要让教师有满足感、有成就感、有归宿感。一句话,一所让教职工有满足感、有成就感、有归宿感的学校,一定是一所充满活力和管理智慧的学校,一定是一所有追求、高品位的学校。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丰市金丰路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社区教育为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社区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因时、因人、因地而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用人性化的教育来调动居民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居民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技能。  因地制宜,营造环境  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多比较实际,尤其是在内容的选择上,一般都是有针对性的根据地域特色而确定,根据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作为切入点,选择一些居民能够真正用得上的内容来进行集中性的培训,使
【摘 要】电袋复合除尘器经过几年的大力推广及在大型机组(660MW机组)的成功应用,已经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论文就电袋复合除尘器总体设计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Abstract】After several years of vigorous promotion, electric bag composite dust collector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
在去年夏初召开的2014年中小学教学质量暨“贵生课堂”理念推进会上,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教育局朱堪智局长的一句“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的核心利益”的话唤醒了笔者,并燃起了笔者的教育激情去,坚定了笔者进行课改的信心和勇气。  学校的工作千条万绪,校长手上的事情方方面面,但教学质量才是一所学校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校长办学的核心价值。  “如何提高初中教学质量”这道题对笔者来说确实比国际奥赛还要难!本以
学生大量展示作为课改背景下新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正在或已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随着教师放手度的日益加大,学生展示已经成为日常最重要的课堂模式之一,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早已不再是新鲜的名词和现象,我们也迈出了课堂革命至关重要的一步,然欣悦之余,静观深思,学生展示在红红火火的背景下,却是暗流涌动,存在着一些应该正视和深思的问题。  一、“展示”承载什么使命?  当前课堂上的展
什么是意外?意外是指意料之外的事情。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时会给教师制造一些“意外”,当“意外”发生时,如果教师忽视仍依照原教案实施,这必然会使课堂索然无味。应利用这些“意外”,解决“意外”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近音乐,体会音乐独特的快乐和美好。笔者就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几个小事例,谈谈对于“意外”的认知。  唱歌课中的一次“意外”  执教音乐课《彩云追月》时,我知
本文章在创意城市理论背景下以台湾温罗汀公馆片区和广州T.I.T创意园区为讨论对象,解读两种创意生活圈的区位、历史沿革、功能空间、尺度密度、规划手段以及文化注入方式等要
【摘 要】论文研究了适用于大断面煤巷支护中的高强度锚杆,并运用相关模型模拟了在不同锚杆支护中巷道围岩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旨在对高强度锚杆支护技术在大断面煤巷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high strength bolt applied in large section coal roadway support.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