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走向大众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onm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3月,为纪念著名波兰小提琴家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100周年诞辰,在华沙举办了以维尼亚夫斯基姓氏冠名的为期两周的国际小提琴比赛。这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小提琴大赛之一,更是迄今已知创办最早的国际小提琴大赛。
  20世纪初期的波兰并不算是欧洲强国,不过却是最早举办国际性音乐大赛的国家,这其中的原因还要追溯到波兰另一个重要的音乐大赛——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此大赛创办于1927年,每五年举办一次;1935年之前,在华沙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大赛(1927年和1932年),并且从中累积了一些经验,在社会中也取得了一些正面的效应。大赛让音乐艺术在波兰人民的生活中传播开,而并不像以往那样,音乐是只有少数人才了解和掌握的一门艺术。有了成功举办这两届大赛的经验和信心,波兰人对于举办其他大型国际音乐比赛的热情大为提升。第二届肖邦大赛结束不久,在波兰作曲家即维尼亚夫斯基的侄儿阿达姆·维尼亚夫斯基(Adam Wieniawski,1879-1950)的发起之下,以波兰著名小提琴家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为名的国际小提琴比赛正式诞生。它的目的不仅在于纪念和传承他伯父的音乐,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具有小提琴天赋的青年一个展示和走向国际的平台。
  翻开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历届获奖者名单,几乎所有得奖者都是来自欧美或者俄罗斯的选手,很少有亚洲选手能在这种国际大赛中获得名次。直到1972年,日本选手石川静在第6届比赛中获得银奖,打开了亚洲选手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奖牌的大门。日本从亚洲来说,是最早参加各项国际音乐比赛的国家之一。
  随着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创办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陆续续在欧洲和美洲出现了许多迄今为止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国际小提琴比赛。1945年开创的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1950年创办的巴赫国际音乐比赛,1954年开创的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1958年开创的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1965年开创的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1984年创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小提琴比赛,1983年开创的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等等。虽然在这些世界级比赛中,中国选手晚于日本选手被世界知道,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选手们逐渐开始在各项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奖牌。1980年,胡坤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第4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五名,这是第一位中国大陆选手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荣获名次。1986年,薛伟在第11届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同年,在第8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二名。1987年,吕思清在第34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随着亚洲人开始在国际比赛中的获奖,小提琴这门艺术,渐渐在中国社会的土壤中埋下了种子。
  笔者作为一名80后,正是从80年代末期开始学习小提琴的。当时身边很少人会选择学习小提琴,且了解的人也很少。相比当时钢琴被人们了解的程度,小提琴要更晚一些。但80年代却是中国小提琴发展迅速的时代。在笔者记忆中,有一个比赛几乎伴随着那时候所有中国学习小提琴的琴童一起成长,它就是1983年在英国开创的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它见证了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崛起,也对中国小提琴教育的传播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该大赛规定参赛者年龄必须在22周岁以下,分“少年组”和“青年组”两部分进行比赛,是一个真正选拔发掘具有小提琴天赋青少年的比赛。因而参赛者对于当时七八十年代学琴的孩子来说,正是他们的同龄人,所以有特别深切的体会。在1983年第一届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少年组”中,中国选手王晓东、王峥嵘、张乐、吕思清分别获得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名的成绩。两年之后的第二届比赛中,王晓东又获得了“青年组”第一名的成绩,紧接着每一届几乎都能听到中国选手获得名次的好消息。这些积极的消息对于正在犹豫或刚开始学习小提琴的青少年和家长们来说,是一种鼓舞更是一种力量。小提琴这门艺术在中国逐渐被更多的家长和琴童接受和喜欢,也正是从那段时期开始,中国学习小提琴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长。
  80年代对于中国的小提琴事业是一个飞跃的年代,世界小提琴重心渐渐从整个西方转移到了东西方平衡的水平。这种变化自然是令人激动和振奋的。而在中国大陆,由于小提琴教育逐渐被人们重视,且学习小提琴的青少年逐步增多,水平越来越高,中国文化部决定,在北京创办了第1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大赛(1981年),获得第一、第二、第三名的正是后来在梅纽因大赛中获得奖牌张乐、王峥嵘和王晓东同学。这也是中国为小提琴举办的第一个全国专业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11届大赛,目的在于挖掘优秀的中国小提琴演奏人才。薛伟、何弦、黄滨、乐微微、宋歌、顾晨等一大批优秀的小提琴人才都是在此大赛中脱颖而出,走向世界级舞台。时间到了2005年,中国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世界级小提琴比赛——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China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Qingdao),大赛同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下,每三年在青岛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四届。在第4届比赛评委中,担任评委会主席的正是由当年第一个为中国在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获得名次的著名小提琴家胡坤担任。12年是一个轮回,在经历了三个轮回之后,第一批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小提琴家们,如今无论以何种形式,大部分还是在为中国小提琴事业服务。当年实现零的突破固然不容易,但如何坚持下去,是现在音乐家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便已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小提琴家”,但他/她作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者,不但应该是一名出色的演奏者,更应该是一名好的传播者和推动者,音乐家们最终的角色还应该回归到“教师”这个身份上,让音乐给更多人的生活带来美和乐趣。
  在中国举办小提琴大赛必然能推动小提琴事业在本土的发展。但在笔者看来,任何比赛的目的都不应只是选拔具有小提琴天赋青少年,而应该是将这些青少年发掘出来,为了更好地将这门乐器在国际社会中普及、传播、推广开来。而传播不仅仅只是通过一时的比赛,更应将比赛资源可持续发展化,长期充分地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比赛只是一个手段,如何传播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德国学习生活了5年,深深被西方音乐传播工作所影响。每周末音乐厅和歌剧院都举行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室内乐和歌剧,每场音乐会之前都有专业人员进行一个简单的讲解介绍。对于青少年和学生来说,只要年龄低于26周岁,办一张“青年卡”,就能用几欧元的价格买到每场音乐会的剩余票,同花几十欧元的人一起欣赏音乐和歌剧。贝多芬、马勒的交响曲,莫扎特、瓦格纳的歌剧,基本每人都听过一两部之多。在城市的乐器博物馆,每周也有针对小朋友举办的活动,主要是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的乐器,辨别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有专业院校的学生义务讲解。许多专业院校的公共课都是对外开放的,只要感兴趣的人,无论年龄、职业,都可以来听。当然每年定期还有各种国际音乐节,人们的参与性非常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音乐传播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就融入他们生活学习中去。有时和德国同学开玩笑讲,在和别人聊天时,一般都不说自己是学音乐的,深怕别人的问题自己回答不上来。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的音乐普及教育虽晚于西方,但随着各种大赛的举办和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学习,已逐渐变得成熟。仅从小提琴教育来看,刚开始并不丰富的学习资源,到现在可以自由选择好的资源;刚开始很少人学习小提琴到现在小提琴的学习人数仅次于钢琴,这本身就是一种质的飞跃。而今年中国又要增添一个世界级的小提琴比赛——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SISIVC),该赛事由上海交响乐团创立,每两年举办一届,目的为了传承并发扬斯特恩(Isaac Stern,1920—2001)的音乐精神,并延续大师与中国近半个多世纪的不解音缘。在学习小提琴人数众多的中国,举办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音乐赛事确实是有必要的。但笔者希望,在追求“世界级”的同时,那些从比赛中走出的音乐家们能更好地思考下,如何通过比赛的影响把中国的小提琴教育推广得更好更成熟,这才是应该首先去完成的使命。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对于上海越剧院来说,共襄盛举国庆盛举的同时,还有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那就是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建团60周年。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越剧同仁不断探索,在女子越剧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同时,令男女合演成为越剧传承发展的重要一脉。  为了纪念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海越剧院今天宣布,特别策划“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建团60周年系列活动”,用越剧汇演、
期刊
在本次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中,有历史题材的当代新书写,有承繼创自出新意的当代转化实践,亦有对当下的观照和体悟。在今年新中国70华诞的年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无异于是一场全面的、最高规格的当下舞台视觉艺术的致敬之礼。  这一届中,舞剧的崛起和转变是最大的惊喜。中国其实本身就是舞剧生产大国,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舞剧甚至是许多省份重要的文化产品。然而,已经很长时间,舞剧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所以通过这次艺术节看
期刊
2018年底陕西小梅花秦腔团带来的秦腔新编历史剧《诗圣杜甫》,在沪上演取得成功。该剧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与较深的思想意蕴:在剧情构思上以人物命运的悬念牵引观众,在情感展现上以诗歌的重新演绎感染观众,在思想启迪上以辛辣的讽刺与深刻的批判警醒观众,在审美层面上以干净洗练的形式之美征服观众。但是秦腔新编历史剧在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如何取舍,程式化表演与生活化表演之间如何融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期刊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于2019年9月底开幕,为期两个月。本届空间艺术季邀请日本越后妻有艺术节和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策展人北川富朗(Kitagawa Furamu)擔任总策展人,以“相遇”为策展主题,进行整体展览策划。策划方案包含分布于杨浦滨江5.5公里公共空间内——指杨树浦路以南、黄浦江岸线以北、秦皇岛路以东,定海路以西的区域的二十件永久公共艺术作品和五件公开征集艺术作品,以及位于原上海船厂
期刊
6月毕业季,上海越剧院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推出实验戏·曲《绿袍情》,这部由90后主创主力完成的作品,以新一代越剧男女合演的演出阵容亮相中国大戏院。作为上戏“大学生创新计划”的扶持项目,这是上海越剧第十代演员对公众的一次教学成果展示,同时作为“演艺大世界2019国际戏剧邀请展”唯一一部原创实验戏曲剧目,该剧更要对标邀请展的其他参演剧目,在同一个竞艺平台上接受艺术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那么这样一部实验作
期刊
法国哲学家朗西埃提出了今天发生在美学和政治上的伦理转向问题:“伦理转向意味着在今天,有一种逐渐增长的趋势,让政治和艺术从属于关于其原则和实践结果的正确性的道德判断。”1  他接着写道,他并不相信为此叫好有什么理由,因为伦理是一种思考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在环境,即存在方式与行为原则之间建立了一种同一性。”2而当代的伦理转向的意味,正在于此。  联系到我们今天要谈的戏剧“二度西潮”的现象3,从上世纪
期刊
当有人问你“好莱坞是什么”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或许有人会说作为地名的好莱坞,洛杉矶和南加州片区曾是众多电影公司所在地,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会在世界各地谈论那么一个地方。或许,有人会从抽象概念式的好莱坞电影系统角度去回答,认为好莱坞是一种梦幻的、让人向往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对以美国为源头输出全世界的电影形态的概念整合。也有人会回答好莱坞是一个生产文化商品的工厂,电影的商业属性决定了我们不能单以艺术或
期刊
本刊第五期《富贵的弱者,有限的反抗》刊出后,引发专家的质疑和批评。戏剧学家周锡山认为,这篇对经典名著的颠覆性讨论虽立论新颖,却存在诸多纰越。然而,如原文作者方冠男所言,作为一部经典,《西厢记》在诸多角度都有可供挖掘、解读的空间。希望借此一石,激起思潮与争鸣,对于深化《西厢记》思想文化内涵、拓展古典戏剧研究维度有所增益。  《富贵的弱者,有限的反抗——〈西厢记〉中的女性图景及其社会想象》一文,以反传
期刊
国家京剧院出品的《曙色紫禁城》,首演于2010年;2016年,在国京“致春天”系列演出活动中再现于北京舞台。显然,这出戏已经成为国家京剧院的保留剧目,也成为知名老旦演员袁慧琴非常看重的代表作。  时隔六年,我们不难发现复排版相对原版而言,削减了移植自话剧的痕迹,演员的表演与舞台节奏、导演的处理也有较多不同。尽管此剧受到的“好评”未见特别,但从文学与表演的双重意义上看,这部剧作可以看成是对上个世纪8
期刊
2016年8月,第一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上海拉开帷幕。在组委会提供的评委名单中,我看到一个亲切又熟悉的名字——大卫·斯特恩。恍惚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位竟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的儿子!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那部纪录片《From Mao To Mozart:Isaac Stern In China》(《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小提琴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