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提倡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多任务、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构成的运动过程。将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增进了学生合作精神,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大大激发了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对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识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教学呢?
一、改变课堂教学空间形态
所谓课堂教学空间形态,是指课堂教学参与者之间组合的空间表现形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导向来选择不同的空间形态。应当允许学生移动座位并选择一个令他们感到舒服的场所来参加小组学习。例如,当教师进行演讲或师生之间开展讨论时,可以采用传统型(Traditional)或半圆型(Semicircle);当彼此会见时,学生可以面对面坐(face-to-face);当模拟打电话时,可以背对背(back-to-back);当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围圈而坐(in circles);当要求学生阅读,计划一个Party或写作时,可以采取相邻而坐型(side-by-side);当学生讲幽默故事或扮演角色时,可以采用来回走动型(move around the class)。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学习英语,并运用所学的英语互相交流。
二、合理组合小组,明确分工
小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上课之前预先划分;另一种是在上课时随机划分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自由组合。无论哪种方法,教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思想活跃程度、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这样有利于形成学生之间帮带学习的良好环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小组成员最好以前后桌为准,并要相对稳定,且民主推选组长,落实组长职责。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同时小组合作中,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如小组笔录、发言代表、小组长等,这里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以小组中成员的学习进退情况为依据做相应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在充当不同角色的同时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并发挥各自的特长。
三、操作实例列举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小集体里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每个小组确定了话题后,小组成员在课外独立完成,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时担任特定的角色,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1.自编对话
以复习“问路”(asking the way)和“指路”(showing the way)为例,布置同桌两人一组按下列提示,课外合作写好一组“问路”对话:Asking tke way our school library/Chemistry Lab/hospital/post office/railway station…要求课内每组1分钟左右的对话表演(采用站立面对面型face-to- face ),并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下面是其中的一组表演:
A: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hospital?
B:Yes,walk down this roa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Then walk unitil you come to the bridge. Just walk aross it. Follow the sign that says“To the hospital” you can’t miss it.
A:I see. Thank you very much.
B:Not at all.
学生表演生动有趣,兴致很高,情绪高涨,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2.词汇复习造句
教师写出重点词汇或词组,要求学生在课外前后桌四个组一起造句,课内全班互相交流。
3.写作训练
要求按课桌四个纵排大组以“Beautiful Sanya”为题,由组长负责每组合写一篇代表作。教师提示如下:①Where’s your Sanya city?②What’s the population?③How is the weather?④What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ere?⑤What is produced/made?⑥How is the people’s life/education?⑦How do you like your city?因为写自己的城市,在小组合写时,人人参与,共同修改写稿。课内选一组长将其代表作板书在黑板上,其余三组由组长朗读,老师适当点评并表扬鼓励。由于来自学生本身的习作,学生听起来备感亲切、有趣,讲评代表作也减轻了老师单独批改作文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4.阅读训练
课外分小组开展阅读竞赛,课内师生共同评价讲评。例如,外研社版初三英语上册Work book Module12.Why do we learn English?这篇阅读短文。我处理方法步骤是:①全班分成四大纵排组,要求各组课外用12分钟限时完成阅读题,然后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查阅资料,讨论,最后确定代表本组的最佳答案;②课内各组长把该答案抄在黑板上,然后根据教师给的正确答案改正并写出得分;③让最高分的小组代表谈解题体会;④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讲解和点拨解题思路。
5.以现实话题即兴交谈
有一天英语课,因我班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后,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我便趁热打铁,给学生6分钟按四人小组讨论这场球赛(采用围圈而坐型in circles),教师板书提示:①What is the result?②How do you feel?③Why?④What to do?
四、优化教师指导(方法与技巧)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尽力创设真情实景,结合对话、课文提出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尽量把词汇、对话和课文融于实际生活,变成他们想说的话,使他们乐于谈论;其次要适时纠错;再次要表扬与鼓励:教师注意板书学生报告中重要词汇并加以评说,给予真诚而恰当的表扬,尽力发现其可取之处。
总之,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改变课堂教学空间形态
所谓课堂教学空间形态,是指课堂教学参与者之间组合的空间表现形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导向来选择不同的空间形态。应当允许学生移动座位并选择一个令他们感到舒服的场所来参加小组学习。例如,当教师进行演讲或师生之间开展讨论时,可以采用传统型(Traditional)或半圆型(Semicircle);当彼此会见时,学生可以面对面坐(face-to-face);当模拟打电话时,可以背对背(back-to-back);当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围圈而坐(in circles);当要求学生阅读,计划一个Party或写作时,可以采取相邻而坐型(side-by-side);当学生讲幽默故事或扮演角色时,可以采用来回走动型(move around the class)。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学习英语,并运用所学的英语互相交流。
二、合理组合小组,明确分工
小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上课之前预先划分;另一种是在上课时随机划分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自由组合。无论哪种方法,教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思想活跃程度、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这样有利于形成学生之间帮带学习的良好环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小组成员最好以前后桌为准,并要相对稳定,且民主推选组长,落实组长职责。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同时小组合作中,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如小组笔录、发言代表、小组长等,这里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以小组中成员的学习进退情况为依据做相应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在充当不同角色的同时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并发挥各自的特长。
三、操作实例列举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小集体里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每个小组确定了话题后,小组成员在课外独立完成,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时担任特定的角色,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1.自编对话
以复习“问路”(asking the way)和“指路”(showing the way)为例,布置同桌两人一组按下列提示,课外合作写好一组“问路”对话:Asking tke way our school library/Chemistry Lab/hospital/post office/railway station…要求课内每组1分钟左右的对话表演(采用站立面对面型face-to- face ),并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下面是其中的一组表演:
A: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hospital?
B:Yes,walk down this roa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Then walk unitil you come to the bridge. Just walk aross it. Follow the sign that says“To the hospital” you can’t miss it.
A:I see. Thank you very much.
B:Not at all.
学生表演生动有趣,兴致很高,情绪高涨,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2.词汇复习造句
教师写出重点词汇或词组,要求学生在课外前后桌四个组一起造句,课内全班互相交流。
3.写作训练
要求按课桌四个纵排大组以“Beautiful Sanya”为题,由组长负责每组合写一篇代表作。教师提示如下:①Where’s your Sanya city?②What’s the population?③How is the weather?④What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ere?⑤What is produced/made?⑥How is the people’s life/education?⑦How do you like your city?因为写自己的城市,在小组合写时,人人参与,共同修改写稿。课内选一组长将其代表作板书在黑板上,其余三组由组长朗读,老师适当点评并表扬鼓励。由于来自学生本身的习作,学生听起来备感亲切、有趣,讲评代表作也减轻了老师单独批改作文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4.阅读训练
课外分小组开展阅读竞赛,课内师生共同评价讲评。例如,外研社版初三英语上册Work book Module12.Why do we learn English?这篇阅读短文。我处理方法步骤是:①全班分成四大纵排组,要求各组课外用12分钟限时完成阅读题,然后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查阅资料,讨论,最后确定代表本组的最佳答案;②课内各组长把该答案抄在黑板上,然后根据教师给的正确答案改正并写出得分;③让最高分的小组代表谈解题体会;④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讲解和点拨解题思路。
5.以现实话题即兴交谈
有一天英语课,因我班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后,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我便趁热打铁,给学生6分钟按四人小组讨论这场球赛(采用围圈而坐型in circles),教师板书提示:①What is the result?②How do you feel?③Why?④What to do?
四、优化教师指导(方法与技巧)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尽力创设真情实景,结合对话、课文提出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尽量把词汇、对话和课文融于实际生活,变成他们想说的话,使他们乐于谈论;其次要适时纠错;再次要表扬与鼓励:教师注意板书学生报告中重要词汇并加以评说,给予真诚而恰当的表扬,尽力发现其可取之处。
总之,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