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与“合同”之辨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区别清代的“单契”与“合同”,本文指出,由于缺乏人格概念和平等价值,清代的契约关系体现为当事人之间的具体关系,其中,“单契”是一种不平等的具体关系的反映,而“合同”中则存在着相对平等的具体关系。在清代,“契”与“合同”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合同”与“单契”才是平行层次的概念。1900年以后,西方大陆,法学传入中国,由于法典体例要求法学概念须在逻辑上保持统一,又由于古典契约理论只承认抽象契约关系,因此,中国法学中形成了“契约”与“合同”两个概念相互排斥的格局,并延续至今。以民间借款契约、格式契约等现代契约活动为例,本文试图说明,现代契约中仍然存在着因“议价能力”、垄断地位等因素形成的不平等的具体契约关系。因此,一方面,在现代法中,仍然有维持契约范畴内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性的必要;另一方面,除抽象关系外,今后对现代契约的分析还应适用“具体关系”这一概念。
  关键词 契约 合同 单契 具体关系 议价能力
  作者俞江,1972年生,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 430074)。
其他文献
本文在作了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思想史考察后,在总结概括中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及其代价的一般理论,这主要包括:发展和代价的基本含义及其实质,代价的基本类型和代价产生的根源。作者强调,代价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来为自己开辟道路,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提高领导干部和国民的素质,把中国社会发展
期刊
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存有四大误区,它们是:偏狭拘谨的批评视野、理念在先的批评向度、二极对立的批评方式和机械呆板的批评文体,从而导致了批评的无力与苍白。作者认为,要走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误区,必须确立真正的批评精神,将文学批评当成一种独特的精神创造活动认真对待。  关键词 批评视野 批评向度 批评方式 批评文体 批评精神    作者杨守森,1955年生,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期刊
本文通过司法个案的分析指出:(1)习惯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司法实践中实际起着重要作用,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能置换制定法;(2)习惯影响司法的途径是案件当事人以及法官对相关利益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交错利用制定法和习惯;(3)因此,对习惯之变迁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文化",而是各种物质性的社会制约条件。  关键词 司法 制定法 习惯    作者苏力,1955年生,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期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英国曾为促使联合国接纳新中国做过努力并投过赞成票,这是一个被许多史家忽视的问题。英国对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投票政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演变过程。在最初的弃权方针受到中方批评之后,英国努力游说一些安理会成员国支持中国,但未获成功。英国政府在1950年6月做出的改变弃权政策而投票支持中国的决定,因美国的强烈反对和朝鲜战争的爆发而两度中止。但朝战的爆发并非如一些论者所说,使英国政策立转
期刊
本文利用天津市居民问卷调查的有关资料,重点分析了代际职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和特性,并通过对收入决定模型、职业地位实现模型的推导和分析,说明了有关变量对个人地位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而揭示了社会转型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代际间的职业流出率和流入率因职业的性质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在大多数职业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父子或母女的同职倾向;收入决定模型和职业地位实现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人在经济收入和职业
期刊
期刊
本文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认为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存在明显的分层,户口登记状况及单位性质等对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产生着显著的影响。虽然这种分层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劳动力起着保护作用,但它同时意味着,随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开放,外来劳动力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将对本地劳动力就业产生竞争与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保护性政策,导致劳动力成本的系统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有企业创造就
期刊
罗尔斯的理论在当代西方的政治自由主义中占有核心地位,但仍不乏反对者。本文以统合效用(功利)主义理论对罗尔斯理论中的三个要点进行了批评。作者认为,第一,罗尔斯的在原初状态下作为起点的无知之幕理论是平等主义的,符合效用原则;第二,罗尔斯将功利主义视为一种允许替代、功利主义牺牲和转换,且对分配漠不关心的理论,是对功利主义的误解;第三,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在理论上不能作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原则,在实际上它对改进
期刊
1990年代以来,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西方福利国家在强调家庭责任的同时更重视对家庭的支持,从而在社会政策中注入了发展的成分。这一政策趋向给我们的启示是:(1)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社会政策不只是社会稳定的工具,其更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和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2)社会政策不能局限于缺陷修补,而要以支持和满足社会成员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3)社会政策只有建立在家庭功能及其需要之上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有
期刊
如何看待人文科学的本性,关系到人文科学的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如果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特点,就不能正确发挥人文科学的作用;可如果片面强调人文科学的特点,把它驱出科学的范围,就会在人文科学的定位、创新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难以跨出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雷池,这两种情况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自然科学不是科学的惟一模式。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就在于它不是停留在个性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