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众医学》杂志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突出,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19%。而5年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肥胖率为42%,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16%。显然,国人的超重、肥胖比例明显上升了。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困扰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均有所上升。而超重、肥胖都是上述慢性病的高危因素。
我国过半成年人超重、肥胖,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超重、肥胖之所以“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很多人“不会吃饭”。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 “饮食营养素养”沒有提高,不少人把握不好饮食结构和数量。目前的普遍现象是:肉和油吃得太多,谷类食物摄入明显减少,蔬菜、水果吃得不够。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体重增加。
其次,日常锻炼少、身体活动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过去大家上班走路、骑车,现在开车、乘车;原来经常爬楼梯,现在乘电梯,很多家务活也被机器代替;电子产品普及导致静态生活时间普遍增加;等等。身体活动不足导致能量消耗减少,为超重、肥胖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多年来,我一直在推广“十个网球”和“四个一”的健康饮食理念。“十个网球”指每天摄入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的肉,吃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和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四个一”则是每天吃一个鸡蛋、一斤(500克)牛奶、一小把坚果和一副扑克牌大小的豆腐。我们应该保证食物多样化,什么都吃一点,但都不要过量。如果大家能在生活中严格执行这样的健康饮食,体重一定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
运动锻炼对控制体重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周要至少有三天参加运动锻炼,每次锻炼0.5~2小时。运动锻炼的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也要注重力量锻炼。锻炼不一定要去健身房,在家里、在车上,都可以锻炼。
知道这些道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把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形成习惯固定下来。一般地说,坚持三周就可以初步养成习惯,坚持三个月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坚持半年就可形成牢固的习惯。为此,既要自律,还要真正领会健康的含义。曾经有人对我说:“我知道自己肥胖是不健康的,但宁可少活几年,也要享受口福!”我耐心向他解释说:“问题有时并非那么简单,肥胖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健康人的数倍;假设一个人不幸发生中风,他很可能因此余生会瘫痪在床,那样生活质量肯定会明显下降,到时再后悔自己没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健康体重就为时已晚了。”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突出,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19%。而5年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肥胖率为42%,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16%。显然,国人的超重、肥胖比例明显上升了。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困扰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均有所上升。而超重、肥胖都是上述慢性病的高危因素。
我国过半成年人超重、肥胖,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超重、肥胖之所以“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很多人“不会吃饭”。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 “饮食营养素养”沒有提高,不少人把握不好饮食结构和数量。目前的普遍现象是:肉和油吃得太多,谷类食物摄入明显减少,蔬菜、水果吃得不够。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体重增加。
其次,日常锻炼少、身体活动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过去大家上班走路、骑车,现在开车、乘车;原来经常爬楼梯,现在乘电梯,很多家务活也被机器代替;电子产品普及导致静态生活时间普遍增加;等等。身体活动不足导致能量消耗减少,为超重、肥胖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多年来,我一直在推广“十个网球”和“四个一”的健康饮食理念。“十个网球”指每天摄入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的肉,吃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和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四个一”则是每天吃一个鸡蛋、一斤(500克)牛奶、一小把坚果和一副扑克牌大小的豆腐。我们应该保证食物多样化,什么都吃一点,但都不要过量。如果大家能在生活中严格执行这样的健康饮食,体重一定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
运动锻炼对控制体重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周要至少有三天参加运动锻炼,每次锻炼0.5~2小时。运动锻炼的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也要注重力量锻炼。锻炼不一定要去健身房,在家里、在车上,都可以锻炼。
知道这些道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践行,把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形成习惯固定下来。一般地说,坚持三周就可以初步养成习惯,坚持三个月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坚持半年就可形成牢固的习惯。为此,既要自律,还要真正领会健康的含义。曾经有人对我说:“我知道自己肥胖是不健康的,但宁可少活几年,也要享受口福!”我耐心向他解释说:“问题有时并非那么简单,肥胖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健康人的数倍;假设一个人不幸发生中风,他很可能因此余生会瘫痪在床,那样生活质量肯定会明显下降,到时再后悔自己没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健康体重就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