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创新习题设计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hmao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 )
  A.闭关锁国政策
  B.文字狱
  C.重农抑商政策
  D政治腐败
  2.英国外务大臣巴麦尊在其对华照会中有这样一句:“demand from the Emperor satisfaCtion and redress”,直译过来应该是“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但道光帝看到的译文却是“求讨皇帝昭雪伸冤”。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
  B.中国没有翻译人才
  C.清朝官员欺瞒皇帝
  D.中英两国缺乏文化交流与沟通
  3.近代中国一本著作曾经在日本引起广泛关注,有人高度评价道:“本书译于幕末海警告急之时,最为有用之举,其于世界地理盲无所知的幕末人士,此功实不可没也。”该书是( )
  A.《康鞘纪行》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4.下列是关于中国近代某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引旧学而办新政,事事袭其皮毛。”据此判断,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
  A.龚自珍
  B.张之洞
  C.康有为
  D.严复
  5.清政府原来管理外交的机构是理藩院、礼部以及鸿胪寺等机构,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责专成。这不能说明( )
  A.清政府中央权力削弱
  B.殖民化程度逐步加深
  C.天朝体制遭严重冲击
  D.外交体制日趋近代化
  6.辛亥革命以前,中国常以天干地支纪年。那么,《马关条约》签订的年份是( )
  A.甲午年
  B.乙未年
  C.癸巳年
  D.以上都不对
  7.《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的言论:“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解决这种形势采取的根本方法是( )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8.梁启超说:“先生(康有为)日:吾所办此会(强学会)者,非谓其必能成而大有补于今时也,将以冲百年之网罗,而开后此之途径也。”可见,强学会成立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推动了戊戌变法的顺利开展
  B.成为中国最早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
  C.冲破封建专制,成为现代社团发展之滥觞
  D.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和政治基础
  9.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时建议清政府:创办工商实业之事,应“一付于民”,“纵民为之”。该愿望( )
  A.积极肯定洋务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
  B.直接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C.很快变为现实
  D.清政府坚决反对,成为空谈
  10.近代史上某历史人物甲批评某历史人物乙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据此判断,这很可能是( )
  A.李鸿章在批评倭仁
  B.林则徐在批评琦善
  C.梁启超在批评李鸿章
  D.章炳麟在批评康有为
  11.谭嗣同认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无暇相治,于是供奉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这反映了什么思想( )
  A.自由平等
  B.天赋人权
  C.人民主权
  D三权分立
  12.下列诗词不能反映康有为史实的是( )
  A.革命先行心坚毅
  B.留恋帝制太支离
  C.维新明治强迫邻
  D.保皇岂即拯邦难
  13.下面是关于某时期北京地区的历史记载:“都中讳言洋字,店肆招牌一律改换,如洋布改作粗布、洋药改作土药之类,西图书籍,皆于夜深人静时暗中抛弃,沟井皆满。”该时期应该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4.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15.20世纪头十年前半期第一批爱情小说的共同主题是婚姻自由;在随后的数年间,消闲小说的主题主要是侦探小说、黑幕小说和武侠小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方启蒙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
  B.中国俗文学的兴起
  C.革命逐渐高涨,社会日趋动荡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6.某个历史时期在中国各地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某人投资2 000万元兴办工商业,被授予一等子爵;某人投资750万元兴办工商业,被授予三品卿。该时期应该是( )
  A.明朝末年
  B.乾嘉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20世纪初期
  17.某年2月《大公报》记者云:“盖自新旧历并行,中国人之一岁过两年者,已经三度。”这里的“某年”是指( )
  A.1898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52年
  18.下列《临时约法》的相关规定中,最能体现责任内阁精神的是( )
  A.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B.国务员及其委员得于参议院出席及发言
  C.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D.参议院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
  19.1911年10月至1914年1月,全国出现了具有真正政党性质的会、社、党等组织多达312个,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背景不包括( )
  A.《临时约法》的相关规定
  B.西方政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
  C.各种政治派别斗争的复杂化
  D.新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20.他在位主政仅仅百天左右,但在政治、经济、文教、社会风俗等各个领域内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为新政府奠基,更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史称“百日创制”。其中的“他”是指( )
  A.康有为
  B.光绪帝
  C.孙中山
  D.袁世凯
  21.1904—1907年,普通读者欣赏《老残游记》,当读到孤独的主人翁面对封冻的黄河沉思国家和自身的悲惨命运而流泪的时候,很可能被这种难忘的激越感情与美丽的诗意所感动;而到了1915年,普通读者却只会为徐枕亚的畅销小说《玉梨魂》中为爱情而烦恼的鸳鸯情侣一洒同情之泪了。从历史角度看,出现这种变化的社会原因是( )   A.现代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市民阶层开始出现
  B.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新道德,反对旧文学和封建礼教
  C.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斗争文学让位于消遣文学
  D.人们面对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失败,转而产生麻木与悲观的情绪
  22.北洋政府外交总长位列各部总长之上,号称“首席总长”,相当于内阁第一副总理,其中像陆征祥、王宠惠、顾维钧等人甚至由外交总长而署理内阁。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
  A.是对晚清体制的大胆突破
  B.表明北洋政府的殖民化色彩
  C.体现外交人才的雄厚实力
  D反映北洋政府的世界眼光
  23.下列四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①利权挽回堪贺,国货盛行可嘉②民气昭苏商业中兴,国光焕发自立自强
  ③同胞热心提倡国货,诸君协力挽回利权④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
  A.抵制洋货
  B.实业救国
  C.重商主义
  D.反帝爱国
  24.民国初年,中国小麦、棉花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其原因不包括( )
  A.90强对中国原材料的掠夺
  B.中国面粉、纺织等行业的迅速发展
  C.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和应用
  D.中国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商品化
  25.1919—1920年,华商新开设火柴厂31家,其增长幅度创历史之最;1925—1926年,华商开设卷烟厂50家,其增长幅度创历史之最。这说明( )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民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长期持续的发展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以轻工业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形成
  26.同鲁迅一样,郭沫若和胡适的志向也随着时代发展发生了变化:郭沫若留学日本本是学医,后来走上了文学的道路;胡适留学美国本是学农学的,后来也投身于文学创作。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文学是一种快捷广泛的信息传播途径,具有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②医学、农学不是实学,起不到救国救民的社会作用③中国近代化进入思想观念层次,重视国民现代人格的塑造④文学比医学、农学更快、更容易成名成家
  A.①④
  B.②⑧
  C.②③
  D.①③
  27.新文学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文学市场充满了日记、书信和自传体的作品—全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在于( )
  A.促进了日记、书信和自传等新文体的出现
  B.促进了日记、书信和自传等传统文体的新解放
  C.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促进了个性的解放和张扬
  D.促进了白话文的普及和应用
  28.从“公车上书”到五四运动,反映出( )
  ①国家的核心利益损失更严重②信息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③人们的近代国家、民族意识更强烈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更加壮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以五四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依据之一是( )
  A.运动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B无产阶级对运动起了领导作用
  C.运动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斗争的思想武器
  30.毛泽东说在某个时期“国民党的军队本来是有大体上相同于今日的八路军的精神的”。该时期是指( )
  A.辛亥革命时期
  B.护国、护法运动时期
  C.北伐时期
  D.抗战时期
  31.某校开设的课程有:三民主义浅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社会主义原理、中国农民运动等。由此判断,该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红军大学
  32.20世纪20年代前后,郭沫若创作了一系列狂飙激越式的文学作品,但到了30年代前后,郭沫若则主要从事于甲骨文等文字研究以及古代社会等历史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出现这种变化的客观历史背景最有可能是当时( )
  A.新文学革命逐渐走向低潮
  B.进步的社会变革走向失败
  C.郭沫若的学术兴趣发生了转移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大的变化
  33.20世纪30年代初“马占山”牌香烟畅销中国,其相关背景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3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某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最有可能是( )
  A.原地职业转移
  B.异国职业转移
  C谋生性地域转移
  D.牟利性职业转移
  35.下图是某个时期香港小学教材《高小公民》的目录,据此判断该时期应该是( )
  
  A.19世纪40年代上半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36.1943年1月9日,日本照会所谓的中国政府,宣布废除北平使馆界之一切行政权以及日本租界,日本人所享受之治外法权,则予取消。随后,意、法两国政府亦发表同样的声明。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中国政府”的政治中心在南京
  B.法西斯国家加强外交宣传攻势
  C.材料中的“法国政府”是指维希傀儡政权
  D.德国加紧侵华,不废除其在华特权
  37.苏联先后于1938年3月、7月和1939年6月与中国国民政府订立对华优惠贷款,其背景是( )
  A.中国国民政府具有亲苏性质
  B.苏联最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C.英美等国推动日本进攻苏联,企图劝降国民政府
  D.日本始终以正面战场为军事进攻重点,正面战场局势恶化
  38.建国初期的土改虽然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但是在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违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B.造成了土地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的小农经济
  C.打击面过宽,不利于经济恢复
  D.否定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和所有权,破坏了生产力
  3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是(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对私人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40.“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反映的时代特征不包括( )
  A.对外开放
  B.以苏联为榜样
  C.优先发展工业
  D对苏联的依赖
  41.中国有别于苏联工业化时期斯大林提出的“干部决定一切”、“技术决定一切”的建设思路,夸大了重视群众运动及其主观热情在建设中的作用。最能体现这种建设思路的典型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
  B.整风运动
  C.反右派斗争
  D.“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2.20世纪50年代,夏衍在《文艺报》上发表《量中求质》的文章,提出“写 又快又好且适于上演的大量剧本”;同时巴金宣布将在一年之内,写一部长篇小说、三部中篇小说,再加上一本译著的任务;田汉则宣称他在一年之内写十部戏剧和十部电影剧本。这充分表明( )
  A.夏衍、巴金等人为当代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B.“大跃进”战略在文艺界的贯彻和体现
  C.新中国的成立大大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激情
  D.中国文艺界求真务实的精神面貌
  43.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诗人笔下经常有“烟囱”的身影,如“彩霞里伊水似凤舞,白云中洛河似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囱森林”等。这种文学现象反映的时代信息是( )
  A.人们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B.喜好黑色的时代审美观
  C.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D.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
  44.人名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发展轨迹。洛阳某人一生三次改名,原名翟耀祖,后改为翟志修,再改为翟红卫,最后定为翟耀。请判断“文革”期间他的名字最有可能是( )
  A.翟耀祖
  B.翟志修
  C.翟红卫
  D.翟耀
  45.右图为某一时期的结婚证,仔细观察该证书判断,它属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6.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有一个广阔天地乡,原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公社。那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公社最有可能成立于( )
  A.建国初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文革”时期
  47.“知识分子代替了前十年不可替代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的主人公形象,成为‘伤痕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伤痕文学”最有可能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流派( )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48.下列是新中国某位农民收入途径的演变情况,排序正确的是( )
  ①承包村里土地,依靠家庭成员发展农业生产②依靠家庭成员在自己所有的土地上精耕细作③从事农业生产,但主要收入依靠在工厂打工④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从生产队分得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49.海南岛原属广东省,1988年脱离广东升格建省,与此紧密相连的重大事件是海南岛( )
  ①成为经济特区②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具有特殊的海防意义④建立和发展的是外向型经济
  A.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中国共产党吸取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采取的举措是( )
  A.开始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顺利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调整外交政策,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1925年,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我国的七个地方被列强占领,写了《七子之歌》,其中一首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那么,该首诗歌的篇名是( )
  A.《七子之歌·台湾》
  B.《七子之歌·澳门》
  C.《七子之歌·香港》
  D.《七子之歌·广州湾》
  52.2009年国庆大典上有一位特邀外国嘉宾,他是第一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递交外交国书的外国使节,也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位外交使节。那么,这位嘉宾是哪国人( )
  A.英国人
  B.朝鲜人
  C.美国人
  D.俄国人
  参考答案:1.A 2.C 3.B 4.B 5.A 6.B 7.A 8.C 9.C 10.C 11.C 12.A 13.C 14.B 15.C 16.D 17.C 18.A 19.D 20.C 21.D 22.B 23.B 24.D 25.C 26.D 27.C 28.D 29.A 30.C 31.C 32.B 33.C 34.C 35.C 36.D 37.C 38.B 39.B 40.A 41.A 42.B 43.C 44.C 45.C 46.D 47.D 48.C 49.C 50.D 51.A 52.D
其他文献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是一个甚为平常的清晨。当柔柔的阳光用温暖的手掌叫醒了熟睡中的人们后,紫藤小区的居民都带着惺忪的睡眼,开始洗漱用餐,不一会儿,街上便挤满了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古老的神灯  在这个普通的小区中生活着两个普通人。  玛丽是一个勤劳美丽的主妇。她总是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并且一直精心为家人准备美味可口的饭菜。  汤姆是一个懒散独居的单身汉。他总是将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只会在自己饥肠辘辘的时候随便弄些吃食
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的《春天的故事》探究活动课为例,我作了如下教学设计,较好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具化教學目标,设计导学案  《春天的故事》作为活动探究课,主要活动目标是:“了解邓小平的生平,掌握他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活动;初步掌握观察历史人物的角度,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学会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不仅要掌握邓小平领
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8年12月1日傍晚,金星、木星与月亮一起在天宇上演“双星拱月”的美妙天象。当日下午5时左右,在南宁,一抹泛着银辉的弯月就出现在蔚蓝色的天幕上。在月亮左上方不远处,金星在闪耀,而在金星右上方不远处,明亮的木星像一块宝石。夜幕降临时,三者形成一个三角形状,显得浪漫悠
历史材料解析题是高考历史的主要题型之一。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近几年的高考中,材料解析题是否能得高分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成绩。但考生却普遍认为此类题型较难,除了个别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审题和解题的技巧。为此,本人以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7题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以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关于月球的探测即将拉开一场新的大幕,比如印度的月船二号探测器将携带一辆重27千克的迷你月球車踏上月球的南极区域。还有民间机构赞助的如德国的奥迪月球车、美国的月球快车也将进入月球探测的大Party!  月球探测小档案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从1959年起,人类就开始发射探测器探测月球。月球探测会经历绕、落、回三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左右,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10点,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经确认造成12 157人遇难,15 496人失踪。此次强震使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给当地造成严重的辐射,并引起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普遍担忧,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引发了我们对人类开发能源问题的思考。  阅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正确定位,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高考文综历史专题复习的任务是把前面复习过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从纵向和横向把知识连成线、拉成网,以把握好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同学们在进行专题复习时,一定要清楚自己在前面的复习中有没有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如果没有,就要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把遗漏的相关知识补充进来,避免在专题连线时“停电”、形成网络时“断线”;如果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这一阶
很多动物天生带着难闻的体昧,虽然有的是有难言的“苦衷”,但很多的时侯,动物会对自己的臭味“引以为豪”。因为它们的臭味是让自己转危为安的法宝。  臭鼬常常被人们评为“最臭的动物”。它一身黑衣,从前额到身体两边分布有一条较窄的白色条纹,奔跑起来很像一个黑衣骑士。受到敌人威胁时,臭鼬会立刻低下身来,竖起尾巴,用前爪跺地发出警告。如果这样的警告未被理睬,臭鼬便会转过身,向敌人喷一种恶臭的液体。这种液体是由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改革趋势的不断加强,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一些新的史学观点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在世界史的复习中,贯穿以中外对比的方法,使中外历史相互印证,可以极大提高复习效率和认知水平。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从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时期来复习。    一、前资本主义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世界与中国(14、15世纪—18世纪中期)    经济:欧洲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