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_mark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了2200多万。他们能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化,健康地成长,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发展,而且对于社会是否能良性运行,是否能早日完成现代化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因素入手,着重分析了家庭功能的缺位对他们情感形成、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人生价值观等社会化素质的影响。这种留守状态对儿童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消极的方面,也有积极的方面。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化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194-02
  
  历史地看,“家庭是社会共同体的一种最古老的形式”。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家庭在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和维持社会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社会学家郑杭生的观点,家庭具有社会化、情感交流、抚育和赡养等功能。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最大利益而发生的交换行为。霍曼斯还认为人们所做的行为要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这种最大利益的原则就是人们交往的原则,同时情感也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这种社会资源包括好感、反感、赞同、反对等。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缺位也主要通过这些方面而得以体现:
  一、影响正常情感的形成、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
  婴儿期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初始阶段。美国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森认为婴儿期是儿童形成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形成对父母、对世界信任感的时期。如果父母能给予婴儿适当和稳定的关心、照顾,满足婴儿的需求,他们就会形成对父母、对世界的信任,否则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甚至变得孤僻和冷漠。幼儿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很多农村家庭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孩子缺少必要的情感沟通和行动指导,容易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
  (一)焦虑
  焦虑是人处于负面情境中的消极适应现象,这种消极适应现象不但体现在心理和行为上,而且还发生在人的体验感受中。留守儿童的焦虑主要是因为亲情的缺失,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不在身边。他们大多与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思想落后的祖辈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的关心只限于吃、穿等方面,忽略了与孩子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所以,留守儿童的情感非常缺乏,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有着强烈的情感渴望和心理上对亲情的依恋,两者之间的矛盾加上平日的委屈和无助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
  (二)自卑
  自卑是一種自我评价偏低,甚至轻视自己的心理感受。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因婴幼儿时期的无助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和烦恼,有时候甚至产生焦虑和紧张。由于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他们的生活中缺少相濡以沫的父母做榜样。虽然他们大多与祖辈相处,但祖辈对儿童的影响力远不及父母。榜样的缺失让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感到缺少指导、力不从心、技能不足。父母外出务工的儿童,表现出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比较孤僻的性格。自我体验是自我认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根据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是通过儿童对父母评价的理解来获得的。没有父母的表扬和肯定,留守儿童很难有良好的自我认知,缺乏自信,容易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评价,因而产生自卑感。
  (三)孤独
  留守儿童没有身边同学拥有的完整的温暖的家庭,他们只有供自己吃穿的祖辈,这种对比的落差和周围环境的刺激难免会使这些儿童产生孤独的感觉;同时他们无处宣泄内心的苦闷和委屈,他们与祖辈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代沟,无法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这些都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
  (四)敌意
  敌意是一种复合的情绪状态,是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一般在少年时期才会发生,它包含着认知成分,是认知评价的结果。怨恨是敌意的主要成分,厌恶和轻蔑也是起主要作用的成分,留守儿童往往出现虚荣与空虚同在,嫉妒与怨恨并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亲情感无法得到满足。有的留守儿童开始怨恨自己的出身,怨恨父母撇下自己不管,怨恨父母自私,怨恨家庭分离,甚至发展到怨恨他人。这些儿童心理极不平衡:因为自己的不幸而感到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而感到嫉妒,甚至不惜采取过激行为来满足自己的不平衡心理。
  但是也有的留守儿童具有更强的独立性,父母不在身边,很多事情要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他们有时甚至还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他们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对比自己困难同学能伸出温暖的手,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有的留守儿童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留守生活,辨证地评价父母外出务工以及由此形成的留守生活对自己的积极影响。他们认为这种留守生活能够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果断的判断能力,能够磨练意志,培养他们学会自己处理困难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因此,有的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务工这一决策持理解、支持的态度,且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
  二、社会行为规范缺乏引导,容易出现偏差行为
  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和长期共同生活中确立的、为多数成员所承认和期望的行为方式,如风俗、禁忌、社会道德等。库利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初级群体对于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初级群体包括家庭、儿童的同辈群体、邻里和社区等,而家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在家庭中成员之间有面对面的交往,正如库利的“镜中我”的理论,儿童通过父母对他的认同领悟了角色的期待,做出符合角色规范的行为。而这种作用往往会通过家庭的经济收入、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载体来体现。儿童相当长的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所以父母对儿童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由于体力、文化等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次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隔代的老人大多信息闭塞、观念落后,他们对孩子溺爱放纵,使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偏差行为:
  (一)暴力行为
  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暴力行为。这种暴力行为主要表现为,讲脏话、欺负弱小学生、吸烟、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由于这种暴力行为往往得不到监护人的及时纠正和批判,可能影响他们以后的性格发展和人格形成,甚至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自闭行为
  与存在暴力行为的儿童相反,还有少数的留守儿童存在自闭行为。这部分儿童一般情绪比较冷漠或者自卑,表现在行为上即为逃避各种活动、害怕与人交往。这部分留守儿童不愿意和同学、老师接触,不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班级活动,显的不合群、孤独自闭。
  (三)不良生活习惯和违纪行为
  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家长的言谈举止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这些留守儿童一些错误的行为和做法往往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包括上课乱说话、抄袭作业、撒谎、旷课等。与攻击行为和自闭行为相比,违纪行为是留守儿童群体中发生率较高的问题行为。同时男女留守儿童在违纪行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男生存在更多的违纪行为。这些男生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监管,水塘里游泳、沉迷于网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父母外出打工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过早独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些儿童能做到平时在家干家务活,包括整理房间、做饭刷碗、洗衣服等,甚至照顾身体不好的祖父母。与留守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强,大部分留守女生能做到自己做家务、照顾老人等。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强。由于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更能体谅别人,多帮助别人,因为他们自己就能体会到在困难时候不被别人帮助的滋味。
  三、影响学习成绩
  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成绩在中下等,这是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亲子教育缺失使子女的学习辅导和学习监督出现了真空。这些儿童自制力较差、天性贪玩,因此,他们放学后往往不能独立地完成家庭作业,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玩耍、休息的时间分配问题。臨时监护人一般年龄较高,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甚至还有一些临时监护人错误的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家长的职责主要是照顾孩子的生活问题。父母外出打工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许多留守儿童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时间少、学习习惯差。
  但是有的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和计划行,能很好的处理做家务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坚持帮助他人。在学习上,他们具有不服输的性格,希望用学习成绩来回报在外辛苦的父母,他们有的品学兼有。一般来说农村留守儿童比农村其他儿童拥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学龄留守儿童比农村其他儿童的入学率更高,究其原因: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其家庭经济条件好于非留守儿童家庭,使留守儿童在经济上有更好的条件接受教育;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之后,教育投资的观念也会有所变化,希望子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四、影响价值观念的形成
  留守儿童处于他们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塑性很强。瑞士学者皮亚杰曾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他律阶段”与“自律阶段”。他认为,儿童在他律阶段主要通过服从权威来获得基本的道德意识,而在自律阶段则有了相对的自我判断能力,不再是盲目的服从。那些处于“他律阶段”的留守儿童处在习得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关键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使得他们失去了可靠的权威,这对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与法律意识等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当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非常普及,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干扰下,这些留守儿童有的无所适从,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的按照自己幼稚的心理与观念,建立与社会相背离的价值体系。同时这些留守儿童交往的主体是同龄群体,很容易在这些同龄留守儿童中间形成他们自己的背离社会的亚文化。
  有的留守儿童能在监护人和老师的引导下实施自我管理活动,能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在老师的帮助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通过学习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立志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他们通过开展一系列集体活动,如生活技能比赛、演讲比赛等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在锻炼中不断认识自己,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总的来说,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必然结果。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不仅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要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面改进留守儿童的支持系统,加强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
  [2]余文盛,钟昭会.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
  [3]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7(6).
  [4]许海文.关于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及反思.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吴桂彬,龚剑.文化传递缺失与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现代教育科学.2007(5).
  [6]殷世东,张杰.农村留守学生行为.教育经纬.2006(5).
  [7]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人口研究.2004(7).
  [8]李斌强,赵鹏程.和谐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6(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高校教務档案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和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需要一些教务管理人员提出有意义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管理;教务档案;解决对策  高校教务档案肩负着记录整个教学的所有具体过程,是高校教学过程的真实痕迹留存,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过程、办学水平、办学层级和办学质量。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不断的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学科系统型模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提出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凸显职业竞争力,在课程目标中纳入行业能力目
[摘要]“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着特殊的时代发展脉络和法律经济学意义,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和认可。我国《公司法》应尽快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增强法条的可适用性,促进中国法治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法人人格否认 法人实在说 历史经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D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35-01    众所周知,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
一个国家的警察,他们何以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协调配合、尽职尽责、发挥最大效能呢?答案是依赖科学的、健全的警察组织和警察人员,警察组织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警察勤务的效果
学习型公安机关作为一种新型公安机关,在其构建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障碍,本文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障碍就是公安民警的学习理念障碍,了解我国公安民警现有的学习理念障碍是构建
所谓的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校内的体育比赛以及课外的体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将三者都纳入到最后对学生健美操学习情况的评估中去。大
对文章的感性分析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作用,使用文章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基于对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阐述了
[摘要]中美国情不同,历史不同,中美校园安全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也有很大差异。求同存异,互通有无,借鉴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是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力图通过对中美校园安全立法与警务运用的对比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美 校园 安全立法 警务运用 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39-02    
动画制作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求非常高,本文首先对现有的教学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竞赛教学谈了一些看法。 Animation production course has very
本文深入研究中药学教育发展趋势,探索中药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提供了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