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熟晚粳连晚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晚抛秧因受早稻收获期、品种生育期、秧龄等因素限制,一般多选用特早熟晚粳品种.但特早熟晚粳作连晚抛秧栽培增产潜力小,且年度间产量变幅大.针对上述问题,1997年我市开展了中熟晚粳连晚抛秧栽培技术研究,经三年试验示范,解决了许多难题,使全市中熟晚粳连晚抛秧面积迅速扩大,单产不断提高.据对比试验,在同期抛栽条件下,中熟晚粳比特早熟晚粳一般可增产10%左右,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中熟晚粳连晚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其他文献
通南高沙土地区河坡的水土保持和高效开发利用,60年代起,通常采用栽植芦竹、芦苇等植被的方法,但随历史的发展,这种模式已愈来愈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此,我们自1998年起,在泰
目的 分析高危妊娠监护结果 ,预防围产期产妇与胎儿死亡,提升产科分娩质量。方法 依据我国高危妊娠监护评分标准,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调查的500名孕产妇资料,结合高危
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脚秆、烂脚秆,是我市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生面广,用药次数多,危害损失重.1发生及为害水稻纹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第二年飘浮水面的菌核萌发抽出